神经外科专家聚焦治疗脑癌的一种“智能”药物

【字体: 时间:2004年08月05日 来源:

编辑推荐:

  

  [AD340X300]

生物通报道:在切除脑瘤手术后利用一种“智能”药物靶向大脑中残留的癌细胞,将有可能提高最常见的原位恶性脑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生存率。

GBM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脑瘤,常发生在40到60岁的人身上。它是一种恶性肿瘤,能够渗入到肿瘤周围的大脑组织。GBM也能侵入到脑膜中或通过脑髓液和脊髓扩散。大多数恶性神经胶质瘤都能在肿瘤切除位置附近复发。病人通常受到头痛、恶心、呕吐、性格改变、失明、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困扰。

目前在脑瘤治疗中的问题是,虽然医生可以切除脑瘤的95%甚至更多的部分,但仍有剩下的一些癌细胞会扩散到脑瘤位点的临近大脑组织中而无法检测到。用放射治疗和化疗来杀死剩余癌细胞所赢得的平均存活时间仅为9到12个月(从最初的确诊算起),并且正常的脑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了伤害。

Rush大学医学中心的神经外科专家Richard Byrne正在进行新药IL13-PE38QQR的III期临床试验,包括一种叫做convection-enhanced delivery的新的大脑给药方法。IL13-PE38QQR能够专一附着到肿瘤细胞表面特有受体上。

研究组对GBM患者实施神经外科手术,尽可能切除GBM肿瘤。一周内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大脑中切除肿瘤后留下的空位,找出潜在的癌细胞残留位点。用图像引导技术进行二次手术,将导管插入颅骨到达2—4个潜在的有残留癌细胞组织,放置导管后用泵将药液缓缓推入导管,从而将药物沿着导管传递给大脑。这种方法就是convection-enhanced delivery(CED)。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可以随意走动。

新的给药方法能够直接将药物输送到大脑组织中的靶位点,突破血脑屏障。血脑屏障阻止传统给药方式的药物经血液传递到达大脑组织。无数的教训表明在培养皿中成功的肿瘤治疗方法在活体中都无法突破血脑屏障而失败。

IL13-PE38QQR是一种杂交蛋白,它含有细胞因子IL13,能使药物专一的附着到有IL13受体的肿瘤细胞上。在与受体结合后就能使药物进入并杀死肿瘤细胞。而且,正常的大脑细胞不受影响,因为它们没有IL13受体,所以无法结合。

“先前对这种药物的研究表明它非常安全,而且对大脑中移除手术残留肿瘤的反应相当强烈,它能延长患者生命。我们相信这种药物通过破坏手术残留的癌细胞,来延长一些GBM脑瘤患者的生命,”Byrne说。

参与本次实验的1/3的病人将接受现有的治疗方法——神经外科手术,并用FDA批准的化疗药物"wafers"置入切除肿瘤后的空腔,药物将在2—3周内缓慢溶解并释放出所包含的有效成分。另外2/3的病人接受IL13-PE38QQR治疗。

报名参与这项研究的病人都是GBM经过手术切除和放疗、化疗后再度复发的。这个III期临床实验(Phase III Randomized Evaluation of Convection IL13)将招募300名病人。多个世界顶级的脑瘤治疗中心都同意参与这个实验。(Yang Shujuan)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