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连任 终结政府直接议定医保药物价格

【字体: 时间:2005年01月26日 来源:慧聪网

编辑推荐:

  

  

对制药公司和保险公司来说,布什的连任是个好消息,因为布什政府终结了联邦政府直接议定医保药物价格的立法。 

政府继续施行GOP控制也将有利于医保处方药津贴以及医保现代化法案(MMA)的顺利执行。健康和人类服务机构(HHS)官员正努力进行医保改革立法,并立志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布什政府不会优先考虑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或医疗补助制度改革。社会安全和税务改革才是布什最先考虑的内容。 

美国公众期望布什政府能够提供额外的税收激励,以确保个人和小型商业机构能获得稳定的医疗保险。而政府的主要策略则是依赖私立保险公司和雇主来保证足够的健康储蓄资金,并将鼓励实行更多可行的投保方式。 

■ 两个基本态度 

医疗问题非首要问题? 

民意测验表明,在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医疗保健并非美国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民意调查显示,只有6%的选民首选“医疗问题”,而有23%的选民则首选“道德价值取向”。大约80%的投票者认为医疗问题非常重要,然而其中绝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医疗保险的负担能力,而非扩大医保覆盖率。 

尽管年长选民对新的医保药物计划和MMA的“管理下的医疗选择”深感困惑,但仍认为新计划值得一试。实际上,布什在竞选时受到了年长者的支持。 

克里和民主党在竞选中谴责医疗保险制度。有关这一点选民普遍认为理由并不充分,并明显的给制药公司和保险公司制造便利,而对普通大众则少有顾及。此外,选民抱怨克里关于医疗保健的辩论不够充分,且提供不了真正的解决方案。 


控制医疗费用 

医疗费用增长态势将刺激共和党和民主党一起进行详细商议,制定相应政策以限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政府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预算赤字:伊拉克战争和反恐费用不断增加,全美4000多万老年人的新医保福利费用也在增加。 

2006年1月将要执行的医保药物计划将更关注于药品的价格、使用和销售方面的问题。医保药物计划将建立定价、议价和促进治疗的相关法案,并将更加全面彻底地对不良事件和结果进行跟踪。 

政策制定者还将面临如何使新的治疗方法更为可行和更易获得方面的压力。他们将尽力促使美国政府成为美国处方药一半以上的购买者。政府主动控制成本(包括在允许从国外进口药物上有更多的灵活性)的政策将会获得公众的支持。 

四大问题 

虽然进一步的医疗改革并不在布什政策的议程内,但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对制药公司来说十分重要。 

医疗责任改革 

共和党对参议院的控制敲开了医疗事故法的改革之门。医师们迫切要求为医疗事故赔偿金立法,以抑制医疗事故保险金的增长势头,但这项提议被参议院搁置了多年。在去年底的总统竞选期间,布什与其他的共和党人谴责高昂的医疗事故赔偿金助长了医疗费用的增势。几个州的公民投票,大多数选民都认为医疗事故赔偿将增加医疗费用。 

此外,生物防护计划(Project BioShield)的提议已经浮出。推进政府支持反恐疫苗研发的倡导者者呼吁给予该类用于高危情形产品的制造者提供责任保护。相对于民主党反对为大型制药厂商提供这种保护,众议院则是支持这种保护。 

药物进口 

尽管民主党支持增加从加拿大和其他西方国家购买药物的提议遭到反对,但是有关药物进口的战役并没有停止。出于政治和财政方面的考虑,白宫将会搜寻鉴定更多“安全”而又廉价的进口药物。许多新任的共和党参议员支持扩大药物进口,将其作为扩展易获得药物的一种方式。 

干细胞研究 

布什连任加速了联邦政府对研究工作的支持。实际上,研究将更多地转为私人和政府项目。加州选民主动提议为干细胞研究提供政府资助,而其他州也将可能效仿。国会中的温和派共和党人希望加州的行为能刺激布什修改相关政策,但事实上很难有足够的理由能使布什改变当前的态度。 

刺激税收 

布什政府将关注税收和市场激励方式,为个人提供更多的选择权以获得医疗保险。最初的方式是为健康储蓄存款帐户提供税收折扣,外加一个高折扣、低成本的保险费用计划。美国目前还有4500多万个工作岗位未进行医疗保险,共和党人的首选方式是鼓励老板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以实现医保更大的覆盖率。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宏伟计划,其开展都是以减少税收作为代价,由此仍是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赤字。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