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自主创新问鼎军事医学高峰纪实

【字体: 时间:2005年12月08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前不久,以第三军医大学蒋建新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牵头申报的国家973项目“严重创伤救治与损伤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由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获资助经费3000万元。这是该校继1999年以王正国院士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的全军第一个973计划项目结题后,再次获得的国家973项目,成为该校夺得5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在科研工作中的又一亮点。一个建校只有50年的军队医科大学,之所以在科研领域屡获重大进展,主要得益于该校在军事医学领域的不断创新和长期积累,得益于该校党委紧紧扭住学科人才建设“主线”,引导和鼓励科研人员通过自主创新问鼎军事医学高峰。

  紧盯前沿选课题

  第三军医大学人对科技发展尤其是军事科技发展的动态,有一种天生的职业敏感。几十年来,他们紧盯世界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发展的前沿,紧贴战场、紧贴实际,在高起点上选择科研课题,在高水平上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科研成果社会和军事效益的双丰收。

  当燃烧炸弹出现在战场上时,他们很快意识到,烧伤的救治将成为战创伤救治的一个重点领域,于是率先在国内成立了第一个烧伤科。在已故著名烧伤专家黎鳌院士的带领下,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从过去一个仅有3名军医、6张病床、20平米房屋的小科室,一跃而成为成功救治不同烧伤程度患者10000余例,总治愈率达到99%以上的“模范军事医学烧伤科”。

  为了防护战场冲击伤,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就自行设计研制了我国第一台RST-1型生物激波管,建立了世界上唯一具有大中小型系列生物激波管的实验室,把我国冲击伤研究推到世界先进行列。

  为了创建我国的原子辐射防护医学,程天民院士等科研人员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14次深入原子弹爆炸现场搞实验,逐步搞清了核武器的杀伤效应和防护原则,建立了中国的防原医学。

  针对严重创伤发生率不降反升、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创伤发生率急剧上升趋势,他们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以交通医学研究为突破口,向这一世界难题发起了挑战。1999年,由王正国院士任首席科学家、在全军首获“973计划”资助的“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及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主要抓住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与组织修复的分子机制展开研究,通过5年的协同攻关,在创伤发生后所涉及的应激、缺血缺氧、感染、炎症反应失控、创面愈合等几个重要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

  美英联军在伊拉克大量使用高新技术武器,使他们又敏锐地意识到,高新技术武器防护将成为军事医学研究前沿中的前沿。于是迅速组织力量,由该校的宁竹之、余争平教授领衔,对一项军队“十五”重大科研项目进行攻关,完成了性能优于外军的某型防护材料的研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整体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进入21世纪以后,他们又制定并实施了新型常规武器、高新技术武器医学防护和生物医学与生物高新技术发展战略,完成对军事医学和生物医学与高技术两大方向的战略部署。正是靠着这种敢为天下先、盯着第一干的勇气,使三医大在科技竞争中保持了完整的特色和优势。

  知己知彼闯新路

  第三军医大学地处大西南,缺乏天然的区位优势。只有摸清别人的,了解自己的,才能在科研上避开盲目跟踪的陷阱,闯出自主创新的新路。

  他们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3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交流,组织召开了中美国际烧伤医学会议、中日外科感染会议、国际创伤弹道会议、国际交通医学大会等多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实施了3届“海外学者交流计划”、4届“生命科学前沿论坛”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

  他们设立了“院士、名师、名医讲坛”,定期邀请校内外的知名专家教授举行专题报告会。他们还建立了MEDLINE和中英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开通了中国教育网、电子检索室和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使广大科研人员足不出户,便对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了如指掌。

  搭建平台促飞跃

  一流的科研成果必须以一流的学科和实验室为支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们近年来新成立了军事预防医学院、野战内科研究所、军事检验学和野战护理学等与战场需求紧密联系的新学科,调整优化了高原军事医学学科。先后建成了“创伤、烧伤与复合伤联合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原军事医学”、“交通医学”等3个军队医学重点实验室,组建了特殊环境冲击伤、轨道式生物撞击机、生物芯片与毒理基因芯片等高新技术平台。联合军事与基础、临床学科,成立了“战创伤救治”、“高原卫勤保障”、“野战内科”等科研协作组,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攻关。与部队合作开展“生命支持系统”、“战伤伤员信息化管理、搜寻与识别系统”等的研制工作,与多家军地单位合作开展了以高技术武器防护为重点的科学研究。

  近年来,他们经过多方筹措,投入1700万元用于加强6个生物学科建设。加大军事医学投入,仅2003年,就争取到1500万元全部用于军事医学学科建设,重点支持13个军事医学实验室和技术平台建设。投入力度之大,为该校历史上少有。

  党委一班人认为,科技创新从来都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来不得半点浮躁和功利。多年来,他们坚持在全校上下积极营造一种“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治学态度,扎扎实实、老老实实的科研作风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形成了鼓励自主创新、容忍实验失败、敢冒科研风险的良好创新氛围。

  一系列平台的搭建使该校的科研自主创新如虎添翼。2003年,该校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2720篇,居全国高校第14位。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上资助项目及经费排名全国高校第13位,连续4年居全国医学院校首位。涌现出了一批以实施“973”重大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人才基金、军队重大科研项目等为代表的科技自主创新团队,涌现了一大批以院士为代表的科技自主创新人才,为该校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奠定了坚实的科技人才基础。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