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杨树专家质疑“国际反感”

【字体: 时间:2005年03月11日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编辑推荐:

  

  中国转基因杨计划引起国际反感?

  俄罗斯《林业报》2004年11月27日报道:国际运动--全球禁止转基因树木运动很重视中国的转基因杨。中国是世界第一个开始商业化使用转基因树木的国家。根据官方资料,中国南方人工林有50余万公顷耐抗虫害的基因变异杨。

  世界一些反对转基因树木的积极分子非常担心,因为迄今人们并不掌握转基因树木特性的资料。一位生物安全学者芬兰人瓦尔基阿伊宁指出,中国的转基因杨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危及世界的生物安全。

  芬兰"地球之友"主席斯脱拉尼乌斯认为,中国人没有权利开展违反国际生态安全的行动,希望尽快听到中国停止这一项目的消息。



  专家观点一

  对待转基因杨要有个科学态度

  本报讯记者陈永生报道"对转基因杨怀疑可以有,但要有个科学态度。转基因杨理论上存在着花粉传播,影响天然群体的基因组成,但中国的转基因杨商品化考虑了这一因素,说转基因杨影响天然林甚至世界生态安全,这不是科学的态度,甚至是有点危言耸听!"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分子生物学首席专家卢孟柱说。

  卢孟柱是瑞典农业大学森林遗传与植物生理系分子遗传学博士,参与出版了论著《生物安全》。目前,卢博士正在从事"抗虫基因工程--转基因杨树的培育与开发"研究项目。其成果包括分离、鉴定了杀天牛基因,获得了抗天牛的转基因杨树。

  谈到《我国转基因杨计划引起国际反感》这个消息,卢博士首先指出了文中所述的栽培地域和引用数据的不准确,"什么南方人工林,我们国家的杨树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北。我国的转基因杨树人工林不会超过1万亩,被夸大了太多。"

  "转基因杨有可能存在花粉传播,我们在批准之初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卢博士说,首先,杨树花粉虽有较强的传播能力,但在自然条件下授粉成功率非常低。其次,我国北方普遍干旱缺水,不像国外杨适生区的雨水、土壤条件好,这是自然的抑制因素,使杨树种子的萌发、实生苗成活很不容易。我们允许商品化的是转基因杨树雌株,本身不产生花粉,这进一步降低了传播的可能性。第三,我们的转基因栽种在农村相对较差的耕地上,不是野生状态,放牧牛羊和农事耕作会把可能萌发的小苗破坏掉。第四,我们批准时要求转基因杨树栽植要远离天然林。我国真正的杨树天然林分布在西部,而转基因杨树的试验和推广被限定在东部平原,距离非常远。卢博士说:"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说我国的转基因杨会影响天然林甚至世界生态安全,这确实有点危言耸听!"

  卢博士现从事的研究课题,旨在对转基因杨树的生态安全性进行评估。研究已经发现,转基因杨树花粉与我国的乡土树种青杨存在杂交可能,但对毛白杨杂交可能性非常低。转基因杨树的花粉传播能有多远,授粉可能性有多大,结实率有多高,能否结籽长出幼苗?都在课题的研究范围之内。他说:"希望尽快拿出科研数据,以理服人。"

  卢孟柱说,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搞杨树转基因研究,但真正获得应用批准是2002年。"我国的转基因杨项目总体上还处于试验阶段,只有几个抗虫的转基因无性系可以商品性应用了。"

  卢孟柱说:"国际上对我国转基因杨项目的'反感'有必要澄清。中国批准转基因杨树商品化不是随意的,中国科学家对生态安全也是非常重视、非常负责的。"



专家观点二

  转基因作物总的来说是安全的

  本报讯记者陈永生报道"中国的转基因杨树充其量只处于试验阶段,没有大规模推广。没有这么大面积,哪有这么多啊?这是一条虚假报道,不符合实际的。"看到《我国转基因杨计划引起国际反感》的消息,长期以来从事转基因研究的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树专家黄敏仁先生难以认同。

  黄先生说,目前我国发展杨树存在的主要难题之一就是虫害严重,而采用常规方法选育抗虫的杨树品种很难,因为缺乏抗源。解决杨树虫害问题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将抗虫基因转入杨树。目前,我国已获得了欧洲黑杨、741杨以及美洲黑杨、小叶杨等杨树的转基因植株,有的已进入田间释放或中间试验阶段。

  "中国的转基因杨尚处于试验阶段",黄敏仁说,"从世界范围来说,所有转基因作物都存在所谓安全性的问题,国际上有不同意见,但转基因作物总的来说是安全的。"据黄先生介绍,美国对食品安全的检测非常严格,但近几年美国转基因作物的栽植面积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目前,美国的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加拿大的转基因油菜等,栽植面积在数以千万公顷。"吃的东西都没问题,何况只在工业领域利用的杨树呢?"黄先生这样反问。



专家观点三

  中国转基因杨树栽植在基因安全管理条例指导下进行

  □韩一凡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转基因树木的研究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取得了显著成绩,达到或超过国际研究水平。

  我国在2001年5月9日,由国务院颂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1年7月11日,经农业部第五次常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该办法提出,转基因生物在大田释放之前,需经过中间实验、环境释放和生产应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必须经过专家评审。

  转基因树木的研究及应用同样遵守上述条例和办法。如转Bt基因的欧洲黑杨(抗虫杨12号)于1990年开始中间实验,然后在华北8个省(市)小范围内进行环境释放,2002年经过安全评估之后,释放到生产中去。目前,全国只有2个转基因杨树品种,即抗虫杨12号和741杨,通过了安全评估,进行商业化生产。到目前为止,在全国种植面积达5000亩,其中741杨不超过50亩。现在,我们在转基因欧洲黑杨的实验地上进行了非靶性昆虫耐受性、杨树种子天然更新、花粉漂迁和雌雄不育基因的克隆、构建及转化的研究。后者将从根本上解除人们对转基因树木释放的担忧。上述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成果。抗虫杨12号和741杨均为雌株。在中国立地条件下,转基因树木的种子不可能获得出苗或成苗的机会。

  此外,中国政府为什么重视林木转基因的研究及应用,因为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气候,虫害发生猖獗,每年有40%的林地遭受食叶害虫的危害,而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依赖化学方法防治虫害,极易污染环境,而生物防治的效果又受到环境的影响,迫切需要种植转基因杨树来解决这一矛盾。

  (韩一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从20世纪80年代末即开始从事杨树转基因研究工作,从Bt基因、抗天牛基因转化入手,目前正在从事杨树雄性不育以及雌性不育基因的转化。)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