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冰难破 中药国际化的十年艰难历程

【字体: 时间:2005年04月18日 来源:《商务周刊》杂志

编辑推荐:

  

          像《等待戈多》一样谜团重重的中药国际化,最终的结局却有可能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谜底.

  Grace Lee每天都要坐两个小时车从牛津赶到伦敦去打工,那是一家叫做天田的中医诊所。推开诊所的门,她总是能看到候诊的走廊里坐着几个因为习惯吃各种胶囊而不知所措的欧洲人,他们有的手举着一个硕大无朋的中药丸,想象自己怎么能把这个家伙一口吞下去;有的在细心地清点一瓶“香砂养胃”米般大小的药粒,把它们严格的分成数目相同的几队,以便在医生嘱咐的时间服用——往往由于Grace的进入分散了注意力,他们不得不重新再点一遍。

  Grace的工作有点像中国医院中一个写着“请遵医嘱服药”的木牌子的作用。她需要耐心的告诉患者,药丸要搓成小丸吞服;把药分成4次服用只是一个模糊的等分,没有必要精益求精;药瓶上标的时间都是出厂日期,不是欧洲人所习惯的保质时间。

  Grace工资并不高,但她在跨洋电话中向《商务周刊》记者表示,自己对这份护士的工作挺有兴趣。首先,把“舒肝活血”和“补肾去湿”、“滋阴补气”这类概念传递给英国人是一个非常磨练口语的事情,而且Grace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在向西方推进中国文化。的确,在西方文化像火车头一样碾过来的时候,Grace这样的人如同蜈蚣的细脚一样支撑着东方文化的巨大蠕虫缓慢地前行。

  但有一点她说错了,她并不是护士。在西方药物监管部门看来,grace的工作更像身上没有油渍的饭馆服务员,因为这家中医诊所卖的并不是“药”,而是食品。

  在欧洲和美洲主流市场,除了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华人占重要地位的州,至今还没有一种中成药被列入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检索名单,中成药的销售,只是以食品添加剂、营养补充剂和保健品的名目在进行着。

  企业的热情

  Grace的工作几年后会有很大的变化,她或许能得到真正的护士身份,或者永远失去这份工作。Grace的命运取决于远在中国的同行们的国际化努力。

  3月14日,记者从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获知,上海绿谷集团生产的抗癌中药“双灵固本散”已经通过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审核,获准进入美国进行临床试验。

  “又一个中国制药企业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中药国际化的拼杀中。”一位中医药管理局的官员慨叹到——他的语气不是高兴,而是慨叹。

  据这位中药管理局官员透露,目前共有4家国内中成药制药企业通过FDA审核,在美国进入临床试验。而板蓝根的最大生产商白云山中药厂已经在去年与英国剑桥大学签订了科研合作协议,准备进军欧盟。

  去年欧美主流市场相继颁布的传统药品新规鼓励了国内制药企业的国际化冲动。2004年,欧盟与美国先后颁布了《植物药研制指导原则》及《传统药品法》,随后香港卫生署也对中药销售进行了立法,规范中医药在当地的销售,与欧盟、美国遥相呼应。

  新法规的颁布立即赢得了中医药界一片“理论上”的欢呼。中医师们认为,《植物药研制指导原则》、《传统药品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正式承认了中药,并简化了中药等传统药品进入欧洲药品市场的程序,为中成药在欧、美主流市场的合法化销售“开启了一道门缝”。

  国家商务部科技司副司长单庆江分析说,从修改后的“指令”看,欧盟做出了如下修改:扩展了注册程序的适用范围,将适用注册程序的传统植物药的成分,从单纯植物药活性成分扩展到也可以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非生物成分;放宽了植物药注册的传统应用年限;修改了标志上的歧视性文字,将原来必须在药品标签、说明书和广告上注明的“该植物药的效力未经临床证明”,改为“产品的安全性和功效仅依赖于长期的应用和经验所获得的信息”等较为“友好”的说明。

  从1990年代开始,中药国际化已经艰难的走过十载,始终进展不大。尤其是中成药出口,在中药出口中所占比例一般只占20%左右,而出口对象国家也以亚洲地区为主。200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中成药对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额的66.08%、14.56%和14.46%。有关行业报告预计,中国中成药2004年的出口额相对2003年的1.12亿美元基本不会有改善。

  中药国际化先驱们的投资大多未能收回。三九集团在其创始人赵新先的带领下,1991年就开始在德国、美国、俄罗斯、南非、马来西亚和香港等6个国家和地区考察,希望开拓国际市场。1992年3月注册成立的三九德国公司是三九集团在国外的第一个公司。1994年,三九胃泰在美国获准以保健品身份上市。在俄罗斯,三九集团的拓展要顺利一些,不仅拿到了三九胃泰的药品许可,三九感冒灵和皮炎平也分别获得许可。2002年,三九通过其香港公司的一系列资本运作,购买51%的股权而兼并了日本的东亚制药,并把它名称改为三九集团东亚制药株式会社,这次兼并使其在日本拥有了130多种汉方非处方药品产品。

  但三九其后并未公布这些项目的利润回报,2004年,随着三九巨额银行欠款问题浮出水面和赵新先的下课,三九的中药国际化就再没有曝出新闻。

  早在2000年前后,国家有关部门曾先后力推复方丹参滴丸、大川芎丸等7种中成药分别冲击美国和欧盟的注册大门,但最终都无功而返。据悉,为完成此事,当时国家给每个品种补贴约30万元左右,企业各自增投数百万元。

  其中,由天津天士力集团开发的复方丹参滴丸向美国FDA提供了详细的产品资料,并获得FDA批准在中国国内按FDA提出的要求做临床实验,但因标准过于苛刻等原因,天士力终于放弃了继续做临床。

  一家已申请了美国FDA审核的制药企业内人士对《商务周刊》记者分析,这次法规调整,从中药进入欧、美等主流市场的长期看将有好处。因为一旦有中药获得药品“身份”,其要满足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检验检疫标准有所放宽,而且将有资格进入西方国家的医疗保险体系,为进入全世界药品市场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坚冰难破

  1997年年底曾经申报美国FDA临床用药的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基本可以说是现在国内中成药中稳定性最好的药品之一,但天士力集团却对再次赴美不感兴趣。天士力集团一位管理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公司关于药品在美国上市的问题还没有定论,要到今年年底才会有决定。“我们要再等一等,”他说,“一方面是要把复方丹参滴丸的质量控制在更稳定的水平,另一方面寄希望欧、美的药品管理规章有变化,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或商会做出更有力的公关工作。”

  该人士指出,如果没有这些变化,对于国内的中药企业来说,欧盟和美国新法规的可操作范围也仍然不大。

  以欧盟为例,经过两年多的征求意见正式颁布生效的《传统药品法》,对进入欧洲的传统药包括中药作出规定:在欧盟成员国境内已使用30年以上的传统草药制品,或在欧洲已使用15年以上,并能提供该产品在欧盟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应用了30年以上的证明,提供药品必要的理化、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试验数据,而且产品质量应符合欧洲药典专论或成员国的药典要求,方能通过登记注册,作为传统草药制品在欧洲销售和使用。否则,仍将按西药的一系列性和临床试验,以证实该药符合欧盟药品质量规范的规定方能注册。

  美国FDA对于植物药的注册审查比欧盟更为严格。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刘张林告诉记者,国内中药制药想要通过《植物药研制指导原则》进入美国市场,是一个“大的赌博”。他介绍说,在美国,一种新药经过毒性试验和三期临床通过的药品比率极少,光是第三期临床平均淘汰率就达95%。所以,中成药在美国进入临床,不是一件任务的完成,而是开始,因为美国临床费用高得惊人,能做完三期临床的基本要花费10亿元人民币左右,即使是这样还不敢保证能通过认证。

  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中药制剂通过欧美国家的药品注册关,身份仍是“食品添加剂”或“营养补充剂”。但以食品身份出口终非长久之计,欧盟已经给中药设定了一个注册过渡期:2011年4月之后,包括中药在内的所有传统药品必须以药品身份注册。

  “如果国内企业不能解决标准化检测问题,过渡期结束后,中药‘食品’身份一旦取消,出口将出现很大的滑坡。”刘张林忧虑地说.

  200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对欧洲出口中成药802万美元,同比下降13.34%,“这个下降主要就是欧盟的《传统药品法》宣布以后造成的,2005年10月欧盟《传统药品法》准备期过后效果将会更加显现出来。”刘说。

  中药国际化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在药品研发水平比较高的日本和韩国,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刘张林告诉记者,很多人说日本的中成药出口如何成功,其实是一种讹传,主要原因是前几年一家媒体的报道把日本出口金额单位日元错当成美元造成的。实际上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厂津村株式会社的出口额只有几十万美元左右;而韩国只有10家中医医院,中成药出口主要以高丽参制品为主。

  长期以来,中医药在欧、美各国作为一种补充疗法生存,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但随着大量亚洲新移民进入,中医药市场的规范逐渐成为当地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欧洲受过培训的中医药人员约有10万余名,中医药诊疗机构有1万多所,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已经成为在欧洲的中国人除餐馆以外的另一大谋生手段。由于没有明确的行医资格标准和行医者水平参差不齐,中医药质量缺乏标准,而后又出现了马兜灵酸和麻黄碱类药物中毒事件。“在这种背景下,欧盟的《传统药品法》出台很可能只是为更严厉的规范开个头。”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迂回突围

  但也不是完全无计可施。处于国内中药厂家龙头地位的同仁堂集团,2004年的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2000万美元,虽然这与其50亿人民币的总销售额看起来有点不成比例,但已经足以让同仁堂对进军海外中药市场增添信心。同仁堂集团宣传部主任金永年表示,到2010年,同仁堂要把出口额扩大到8000万美元。

  同仁堂的方法是“以医带药”,到目前为止,这是一种最有效的中药出口手段。其海外销售主要通过与当地的医药零售商合作,开办中医诊所。到目前为止,同仁堂已经在全世界14个国家开办了17家同仁堂药店,每家药店都秉承老传统,设有经过专业训练和多年实践操作的中医坐堂。金永年告诉记者,同仁堂在英国和美国的药店都能保持盈利。他预计,到2008年同仁堂计划将海外药店的数量增加到100家。

  但这种成功却不易复制,同仁堂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名气别人无法比拟。“同仁堂的中成药,例如大活络丹、国公酒、牛黄清心丸和乌鸡白凤丸,都是有上百年历史甚至几百年历史的,有的药品甚至能推演到宋朝。”金永年说,在一些地区,“同仁堂已经成为中药的代名词”。

  目前,在国内占主流的观点是,若想突破国际市场的坚冰,中药标准化才是惟一的出路。而且,对企业来说,一旦被国家承认,将成为整个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已经有一家企业成功了一半。由广州白云山中药厂起草标准、国家药典委审定的板蓝根颗粒,2004年6月已经进入法国国家药典,白云山与英国剑桥大学双方共同成立的中英科技(剑桥)发展公司已正式挂牌,白云山出资300万元,主要推广其板蓝根和穿心莲两个品种。

  另一些厂家则直接靠近国际检测标准。中国早期中药的质量检验方法非常简单,一直采用外观形态的经验鉴别方法,1963年开始采用重量法、容量法等实验室手段协助鉴定,直到1990年才真正开始采用气相/液相色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检测方法鉴定。但美国和欧盟对植物药的质量检测都要求制订指纹图谱检测标准,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作为国内中成药市场连续三年的单品销售冠军,已经在2004年通过了多元指纹图谱检测。参与这次检测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林瑞超教授对《商务周刊》记者说:这次多元指纹图谱检测对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122批浸膏进行指纹图谱检测,相似度在90%以上,“从试验结果来看,复方丹参滴丸已经相当稳定”。

  但标准化生产、检测也仅仅是跨出国门的一张护照,至于真正进入国际市场,则需要通过欧盟及美国严格的注册审查,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拥有参加豪赌的实力。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8年来,天士力在美国临床花费了几千万美元,而复方丹参滴丸只有两三味药的复方,从中药的角度看,属于组成和适应症比较单一的。按照美国FDA规定,有一种适应症,就要做一个临床。可以想象,其他品种的中成药要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将可能再高出几倍。

  市场风险

  对于按西药的检测标准生产中药,国内始终有强大的反对声。反对者担心,这会导致中药企业研发的重点转向成分单一、易于检测的植物药品种,其结果是失去特色的中成药不仅在国外很难被接受,在国内市场也会逐渐失去支持。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贾谦是坚决反对中药国际化的学者之一,他对中成药迎合国际标准作了个设问性的比喻:“人能和一只大公鸡结合吗?”

  贾谦是从1992年开始专门从事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的,并曾担任国家科技部“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课题组组长。他对《商务周刊》记者表示,自己刚开始也认为中药现代化是国际化的前提,国际化会促进中药现代化。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目前所谓的中药国际化就是要中药西药化,但现在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中药国际化问题,而是先让中药本土化,中药的轨即中药的标准只能由我们制定,再向国外铺轨,让他们和我们接轨。”贾说,“按照西药的标准来制造中药,就是要消灭中药。”

  他对自己的这个惊世之语解释说,中药国际化的困难,主要是因为中药和西药根本是建立在两个不同理论基础之上,中药是建立在宏观的哲学基础上,把人看成一个整体,缺少微观的精确性;而西医是建立在解剖学和显微技术的基础上,有微观的精确性。中医药是调动病人自身的免疫能力来对抗疾病;而西医西药是杀灭入侵的病毒病菌。

  而且,中药的复杂性远远超过西药。以感冒为例,对于南方人和北方人,有经验的中医用药都会有区别。实际上,中医和中药是不可分的,没有中医而用中药就失去了意义。这和欧美对于传统药草药的要求——在没有医生帮助的情况下服用不会造成毒性相抵触。大多数中成药成分极其复杂,几乎无法鉴定其理化指标,而单一把某种成分拿出来做毒性试验也是没有意义的。

  抛开学术之争不谈,中药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动辄上亿元的巨额投入能否收回,也是一个未知数。有国际药业人士也认为,中国一些中药厂家开始研制植物提取药物,如果在规模和资金上都不占优势,则并不见得是一个明智之举。“植物提取物的研发成本要比化学合成药物高几倍甚至十几倍。”诺华中国区总裁李振福对《商务周刊》说,“植物提取物药品是化学方法合成实在困难才有存在意义的,很多国外大制药厂商都在研制用化学方法代替植物药,如果成功,植物提取药物绝对没有竞争优势。”

  一位开始学中医后来改学西医人士对《商务周刊》记者说,中药国际化将是漫漫长路。他引用了加菲猫的名言来说明自己对中医药未来的看法:“如果敌人难以战胜,就加入他们吧。”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中药国际化|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