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RNAi技术应用的骄傲

【字体: 时间:2005年07月2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综合性国立研究机构,成立于19997月,集成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地区8个生物学研究所的综合优势,瞄准世界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前沿,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其作为我国生命科学高级人才培养地,表现也极为出色。Nature杂志曾经评价道:上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所指其中之一就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

 

最近几年,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陆续在CellScience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其中利用到RNAi技术的就有3篇。

 

RNA干扰(RNAi)是利用具有同源性的双链RNA诱发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的现象,它可以通过抑制蛋白表达模拟基因敲除技术。从利用体外合成双链RNA到通过质粒稳定表达小型干扰RNA诱发RNA干扰现象。这项技术被不断完善,并被广泛的应用。尽管RNAi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但实验证实在RNA干扰过程中,外源的双链RNA在体内会被切割成小片段、新的双链RNA被合成,从而RNAi的作用机制假说正被逐步修正。由于RNAi技术的高效性和特异性,它已经成为基因功能研究、微生物学研究、基因治疗等等领域的一种新方法。

 

今年310日,Nature刊登了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王以政博士和袁小兵博士课题研究组首次发现了神经纤维最前端生长锥的细胞膜上的TRPC阳离子通道(一种受体电位通道)起着传递神经纤维生长“指挥官”的作用,其中就应用到了RNAi相关技术研究TRPC3的表达。

 

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博士研究组的Requirement of TRPC channels in netrin-1-induced chemotropic turning of nerve growth cones4月刊登在Nature上,其中也有提到RNAi的作用。

 

7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郭爱克院士小组的又一篇关于果蝇学习的文章被Science接受(Crossmodal interactions between olfactory and visual learning in Drosophila),由于在果蝇中易于进行遗传操作以及RNA干扰,因此在许多研究中,郭院士都充分利用到了RNAi这这一技术。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附属第二医科大学的肿瘤基因组学研究组在国际上首先发现蛋白激酶Cd是调节磷脂酰融合酶的表达,尤其是利用小分子RNA干预技术抑制磷脂酰融合酶表达明显抑制蛋白激酶Cd信号途径相关的白血病细胞分化。基于这些重要的原创性发现,研究者正在利用该酶作为候选药物靶标,试图通过它获得一些新型的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候选药物。研究论文已经被国际血液学最高级别刊物、影响因子达10.12的《血液》网络版上首先刊登,并于去年121日正式刊出。

 

2003年中国爆发SARS时,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成立的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科研攻关小组,从生物信息学研究,反义核酸研究和RNA干扰研究、免疫学治疗和免疫学诊断等四个方面展开专项科技攻关。其中的RNA干扰研究为之后SARS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我国其实对于RNA的研究曾经一度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上世纪60年代,生物学领域刚刚开始了解核糖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我国就进行了对RNA的研究,所以在1981年,我国出色地完成了一种小分子RNA―――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合成,而且这种人工合成的RNA分子具有生物活性,完成了全部的碱基修饰,其产率和活性是世界上最高的。这一壮举也是由现在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前身完成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一领域迎头赶上,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生物通记者:张迪)。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RNAi|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