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6年研究发现先天免疫基因

【字体: 时间:2006年12月26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6年的不懈研究最终发现一种英文缩写为BCL10的基因在先天性免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项研究的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的《生物化学杂志》杂志上,并被评为2006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

  

生物通综合: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6年的不懈研究最终发现一种英文缩写为BCL10的基因在先天性免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项研究的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的《生物化学杂志》杂志上,并被评为2006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

 

先天性免疫是机体防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映乐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BCL10是先天性免疫系统中一个重要功能基因。正常生理水平上的BCL10蛋白基因,可促进利于免疫的因子产生,增强机体的先天免疫和抵御细菌类病原体感染的能力;但如果BCL10蛋白基因过量产生,相反会促生一系列抑制免疫的因子,可能会导致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刘映乐博士推测,如果在适当的组织和器官中调控BCL10蛋白基因生成的量,可能会治疗相关疾病。下一步,他将和有关临床医疗单位合作,共同推进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

 

武大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文章解析新发现昆虫病毒

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报告了新发现的昆虫病毒:武汉野田村病毒(Wuhan  nodavirus,WhNV)的物理化学特性(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以及这种病毒基因组大片段RNA1的核苷酸序列。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病毒研究》(Virus  Research)杂志上。

  Nodavirus属Nodaviridae科,为二十面体的RNA病毒,无套膜,直径大小约25~30  nm,为鱼类脑神经坏死症(viral  nervous  necrosis)之病原。受到感染的鱼会有不正常游动的行为,脑部及视网膜上的组织会受到损害,受感染的仔鱼及稚鱼有很高的死亡率。在欧洲、亚洲、日本、澳洲等许多国家的经济性养殖鱼类,其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Wuhan  nodavirus(WhNV)是一类在中国武汉Pieris  rapae  larvae分离得到的新型昆虫nodavirus,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研究WhNV物理化学特性和得到的基因组大片段RNA1的序列,发现WhNV是一种isometric,非包被,直径约为29nm的病毒粒子。而且这种病毒分别有一个大小为40kD和44dD的主衣壳蛋白和次衣壳蛋白。而WhNV  RNA1则被测定为3149nt长,包含一个1014氨基酸开放读码框(ORF),可以编码蛋白A——预计分子量为114,608Da。这种蛋白A与WhNV同源的病毒:Pariacoto  virus  (PaV)和Striped  jack  necrosis  nervous  virus  (SJNNV)分别有39%和27%的相似性,但是与其它的昆虫Nodaviruse,比如Nodamura  virus  (NoV),  Black  beetle  virus  (BBV),  Boolarra  virus  (BoV)  和Flock  house  virus  (FHV)同源性较低,仅为24%以下。同时研究人员也通过WhNV  RNA1的序列分析,得到了6  RNA-dependent  RNA聚合酶和假定ORFs(蛋白B)的预测区域。

 

重点实验室推介: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共同组建,于200411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是我国开展病毒学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病毒学高层次人才、促进病毒学及其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田波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陈焕春院士,实验室主任是“****”特聘教授吴建国。
    
实验室根据科学发展趋势、国家需求和人类健康需要等,瞄准病毒学研究前沿,以引起重大和突发性疾病的病毒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病毒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从病毒、宿主细胞、机体和人群等不同层面,研究病毒感染的分子过程及其伴随的生命现象,揭示病毒免疫、致病、致癌的分子机理以及病毒病的流行规律;完善我国病毒资源与信息库;发展病毒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新技术。实验室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遗传变异与分子流行病学、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病毒的免疫与致病机理、病毒病的防治基础研究。
    
实验室使用面积达7000平方米,拥有各种仪器设备近100台件,建有三级生物安全(BSL-3)实验室、动物三级生物安全(ABSL-3)实验室、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中国病毒资源与信息中心、SPF级实验动物中心和艾滋病中心等先进的科研条件与技术平台,可满足开展病毒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
    
实验室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人员40人,流动人员2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教授1人、中科院“****”入选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1人、“贝利-马丁奖”获得者1人、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实验室承担有多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已经形成了病毒学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相结合的特色和优势,在SARS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动物溯源及分子流行病学,昆虫病毒感染与生物防制,人类重要病毒感染、免疫与致病机理,病毒学研究新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生物通雪花)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