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家乙肝研究汇总

【字体: 时间:2006年02月2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综合:中国是个肝病大国,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变、药物性肝损害及肝癌等肝病已越来越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了。因此一直以来国家都把这一方面的研究放在疾病研究项目中的重要位置,近期国内科学家在乙肝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生物芯片独创乙肝检测治疗新策略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
人物:闫小君、郭晏海
突破:高通量的乙肝病毒基因突变检测体系、高效能的体细胞疗法体系、可视化的生物芯片疗效评估体系近日在临床上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肝病治疗策略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解析:这一被称为“细胞导弹”的疗法重点就是合成了乙肝病毒特异性抗原表位肽,原理即乙肝病毒多价位优势抗原表位肽(靶向肽)与其他的细胞因子一起培养,使其产生对乙肝病毒特定的靶向性及主动式细胞免疫和细胞杀伤功能,从而很彻底杀灭血液和肝细胞中的乙肝病毒,这种疗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方向性和确定性。而在乙肝治疗方面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相关链接:
我科学家独创乙肝治疗新模式
专门攻杀乙肝病毒的细胞导弹研制成功

抗HBV末端蛋白杂交瘤细胞系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
人物:赵玉红
突破:该杂交瘤细胞系的成功建立,为研究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乙肝患者的生物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解析:近年来国际兴起的PCR检测新技术,因有某些局限性而不能作为病毒感染的早期指标。因此,研究HBV多聚酶mAb在HBV相关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建立抗HBV末端蛋白杂交瘤细胞系,以寻找HBV感染的最佳临床治疗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和最活跃的新思路。在这一研究中,通过经原核表达的乙肝病毒末端蛋白(HBV-TP)免疫BALB/c小鼠,通过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S2/0融合克隆,从而成功地获得被命名为E3mAb、F5mAb和F7mAb并具有稳定分泌抗体的抗HBV末端蛋白杂交瘤细胞系。


同时靶向乙肝病毒与艾滋病病毒

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人物:董俊兴
突破:中国国内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同时抗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的化学药物“二咖啡酰奎尼酸”已经开始一期临床研究,有望为中国治疗乙型肝炎和艾滋病开辟新途径。

解析:二咖啡酰奎尼酸(IBE-5)早在1994年就开始了研究,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贺福初认为,评价抗艾滋病药物的疗效,主要根据药物抑制艾滋病毒的强弱及停药后的维持时间来确定。IBE-5在艾滋病毒感染MT4细胞中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在猴艾滋病毒感染石蟹猴体内能显著降低病毒水平,且能有效逆转猴艾滋病毒病变。因此IBE-5也就成为了近些年来HIV研究的重点之一,而在2006年年初又发现这一药物在抗HBV方面有抑制抗原的产生和病毒DNA复制的作用,但未获得临床证明。

相关链接:
可同时抗乙肝和艾滋病病毒新药开始临床研究

更多关注:
中国卫生部发布未来五年全国乙肝防治规划
全国首例乙肝歧视 
(生物通记者:张迪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