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动物生物学”课程:人才基金锤炼传世精品

【字体: 时间:2006年08月14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2002年7月,国家基金委和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实施第一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时,就安排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三所高校“动物生物学”名牌课程创建单位的教师对国内约30所高校“动物生物学”基础课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在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厦门大学完成了“动物生物学”名牌课程的建设,并对理科基地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

  “在人才培养基金的支持下,厦门大学动物生物学课程完善了精品课程,并逐步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陈小麟说。厦门大学1922年设立动物学系和植物学系,由此开始动物学在厦门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历史。在80多年的悠久的历史中,已造就出一批著名的动物学学者,如唐仲璋、伍献文、陈宜瑜、唐崇惕等院士,许多校友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陈小麟介绍说,动物学课程组素有重视教学科研结合的优良传统。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该课程一直由已故的我国著名遗传育种学家张松踪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主持国家与地方的各类研究课题。

  1994年,厦门大学被批准建立“国家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即确立“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调能力、注重素质、立足创新”的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改革与建设并重,逐步完善生命科学基础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条件。将“动物学”课程改革为“动物生物学”就是其中的教学改革内容之一。1998年,厦门大学的“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被评为优秀基地,2004年在“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评估中名列全国第六。

  目前,“动物生物学”是厦门大学“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和“国家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2年首批被批准建立,以下简称为“国家生物技术基地”)的基础课之一,“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和“国家生物技术基地”涵盖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四个专业。

  1994年,厦门大学在国内较早地将“动物学”课程改革为“动物生物学”课程。1996年,“动物生物学”被厦门大学列入 “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该课程先后于1998至2000年、2000至2002年和2002至今被连续列入教育部“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创建名牌课程,厦门大学的“动物生物学”教材编写别列入“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

  陈小麟说,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需要,认真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青年教师,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动物生物学”课程组通过老教师对中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授课质量得到不断提高,老中青年教师相互配合,完成实验教学、现场教学、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多项教学工作。“动物生物学”已连续3次修改出版教材,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并带动其他课程改革。通过出版教材、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上网教学课件等,使其他高校共享该教学资源,并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具有显著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2005年,厦门大学开展对2003年度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动物生物学”课程被评为优秀。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