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受瞩目的华裔生物科技研发力量

【字体: 时间:2006年08月2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这一高端研究队伍中,华裔科学家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各大高校,研究院中,也在各著名杂志中发表重要的研究成果。

  

生物通综合:生物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这一高端研究队伍中,华裔科学家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各大高校,研究院中,也在各著名杂志中发表重要的研究成果。

全球生物科技业前景看好
《华声报》

美国南加州玉山科技协会和加州理工学院青年创业学会,8月19日举行“生物科技研究应用和技术研讨会”。会中美国生物科技政策决策员孔繁建强调,经过30多年的发展,美国医药卫生研发领域,已是一个由华裔所领导的主流族群。 

据美国中国日报报道,孔繁建表示,中国人在生物技术上,不论研究工程与创业的人数,也是一枝独秀。,美国顶尖学府当中,生物科技科系内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生已有超过30-40%都是华人,这同时代表未来全球各大生物科技公司的研发人员,华裔比例会持续看涨。 

“尽管投资高、成本高、风险高,但生化领域仍会持续看涨10多年”,孔强调,主要因为人口老化现象,与医药卫生费用不断上升,已经是可以预期的两大全球趋势与生技领域的助力;以美国为例,整个社会花费在传统医疗保健卫生的费用,已经超过整个GDP的15%,这对政治家来说,如何减少美国人口老化冲击,是很大的课题。 

孔说明:“危机同时也是转机,尽管美国社会不断人口老化,对于传统制药公司来说,可能会面临没落;但相对而言,却是生物科技产业的好景,平均每一种热门的生技产品,都能迅速在全球建立起40-50亿美金左右的消费市场”;而美国生物科技业已经走了30年,算是一个成熟的开发市场,有良好的育成中心与全球资金,领导地位相当稳固。

 


华人科学家文章直击近期研究热点

生物通报道: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癌症免疫学研究及免疫学系的研究人员Yong-Jun Liu研究小组在白介素10调节性T细胞(IL-10-producing regulatory T cells,Tr1)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免疫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21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原文: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August 21, 2006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073/pnas.0603107103
OX40 ligand shuts down IL-10-producing regulatory T cells 
[Abstract]

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种,在免疫应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调节性/抑制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成为免疫抑制治疗的研究焦点,调节性T细胞包括自然产生的CD4+CD25+T细胞、Tr2/Th3、类Trn、CD8+CD28-Ts等,还有人和小鼠的CD4+ T细胞在IL-10的反复刺激下产生一类能分泌高水平IL-10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Tr1细胞(IL-10-producing CD4+ type 1 regulatory T (Tr1) cells)。最近在艾滋病研究方面,几项研究成果均与这个CD4+T细胞有关,见下。

虽然目前已经知道IL—10诱导的CD4+T细胞在周边耐受性(peripheral tolerance)的维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了解到免疫抑制药物(immunosuppressive drugs),细胞因子,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s)和未成熟树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都被包括进去了,但是对于Tr1细胞的功能和形成产生负调控作用的信号,至今科学家们还不是很了解。

Liu等人发现了OX40 ligand(OX40L)——OX40也叫做CD134,是CD4+T细胞表达的一个转膜受体蛋白——可以完全抑制白介素10Tr1细胞的形成(免疫抑制药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和维生素D3诱导的天然的和获得性的CD4+T细胞产生的),这是首次发现的OX40/OX40L调控免疫和耐受性方面的新功能。
(生物通:张迪)

 


华人科学家《自然》封面解开核小体之谜

生物通综合:来自世界著名的学术研究机构以色列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以及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等系的研究人员一道发现了核小体与DNA序列结合的秘密。这一研究进展公布在最新一期(8月17日)Nature杂志封面上。

主持这一研究的是西北大学的Ji-Ping Z. Wang和Weizmann科学院的Jonathan Widom。


(图片为带有几个核小体的一段染色质)

真核基因组在活体中不以裸露DNA形式存在,但在被称为染色质的蛋白-DNA复合物中是以裸露DNA形式存在的。染色质含有核小体,它们是紧紧包裹在一个组蛋白核心周围的短DNA片段,排斥大多数结合DNA的蛋白,所以起抑制剂的作用。在一项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将计算方法和实验方法结合起来,用以确定核小体对DNA序列的偏好,并预测整个基因组范围内核小体的组织。酵母基因组编码一个内在的核小体组织,这可以解释活体中核小体位置的大约一半。该编码在不同真核细胞中都高度保留了下来,它的作用是将转录因子引导到它们的结合点,并辅助很多其他的特定染色体功能。

原文:
Nature 442, 772-778(17 March 2006) |
doi:10.1038/nature04979; Received 16 March 2006; Accepted 14 June 2006; Published online 19 July 2006
A genomic code for nucleosome positioning
Eran Segal1, Yvonne Fondufe-Mittendorf2, Lingyi Chen2, AnnChristine Thåström2, Yair Field1, Irene K. Moore2, Ji-Ping Z. Wang3 and Jonathan Widom2
[Abstract]

另外Nature杂志一篇配发的News and Views文章讨论了DNA序列和其他调控因子在核小体定位中所起的作用。
Genomics: Predictable packaging p750
Nuclear factors must access specific sites within genomic DNA to function, yet the DNA is bundled up into many nucleosomes. Is the DNA sequence sufficiently informative to predict where each nucleosome will be?
Timothy J. Richmond
(生物通:万纹)

附:Ji-Ping W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Statistics
Ph.D., 2003,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Interest

1.Mixture model, computing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2.Species problem, capture-mark-recapture problem
3.Bioinformatics and genomics

Honors and awards

1.Distinguished Student Paper Award, 2004, ENAR, Pittsburgh
2.Travel fund award, Penn State 2002
3.Vollmer-Kleckner Scholarship, Penn State 2001

Software Developed

ESTstat V1.0: Quantitative EST library analysis tool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