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体分析中国学术腐败

【字体: 时间:2006年09月1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各大媒体分析中国学术腐败

  

生物通综合:

中国科技界开始警惕科技腐败
  
 
六日在全国政协举行的「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专题协商会上,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一批中国科技界专家纷纷呼吁要警惕腐败现象在科技界蔓延。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甘子钊在此间协商会上的发言振聋发聩﹕「有时候在科研上弄个虚假成果,还会比豆腐渣工程好弄一些。」

甘子钊认为,当科技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科研经费业大多来自政府时,在市场化过程中,科技领域容易滋长与所谓「权力寻租」相联系的腐败现象。而科技成果本身并不是产品,多数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市场检验往往是比较间接的,需要时间考验的。因此这种腐败不容易被发现,也就更加值得警惕。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尚廉对科研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反思后连发四问﹕科技项目的立项审批存在哪些不尽完善的地方﹖现行的人才遴选制度是否有些问题﹖现行的验收鉴定和成果评审是否存在严重问题﹖大型科研资金是否进行了审计和监督﹖

黄尚廉说,如果科学技术评价制度上不健全或者存在法律漏洞,或者组织实施不当,将会阻碍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他建议,改革科技评估制度,提倡「求是」、「诚信」的科研风气﹔防止政府某些主管部门及其主管人员的权力过于集中,从制度上加强审计监督,制止贪渎行为﹔减少对科研院所频繁的评价与排名,创造有利于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好氛围。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听取了多位政协委员的发言后表示,国家有关方面已经重视这些问题。「未来国家科技发展,在立项方面将采取专家遴选制,建立国家科技计划促进管理平台,对项目实行网上立项、评审,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上,还准备聘请外国专家评审」。

徐冠华表示,科技部还将建立科技经费监督中心,独立于该部其它局之外,切实防止出现科技腐败现象。国家也将下决心减少科技评奖,并推动科技评奖向以人才为主的目标发展,促进人才「脱颖而出」。

港刊: 学术腐败像癌细胞侵蚀国家

去年底,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宣布「汉芯一号」新一代芯片研制成功,震撼了学术界,但最后被举报造假,追缴所有骗取的经费。香港报刊发表文章指出,学术腐败早已像癌细胞渗透到中国学界各个器官甚至大脑神经,不但直接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创新能力,且影响中华民族的发展根基。

文章说,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当前,学术研究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关键所在,因此当韩国干细胞研究专家黄禹锡造假事件被揭露,韩国当局毫不犹豫地严肃处理。相对来说,上海交大教授竟以国外购进的产品,请民工将标志「MOTO」磨掉再冠名汉芯,骗取经费一亿一千万人民币,后来只被低调处理。这一事件发展过程,的确令人省思。

造假欺骗无人道歉公众无言

文章指出,首先,无论是上海交大乃至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或项目的鉴定专家,无人向公众道歉,更没人汲取教训,追问一下:为何民工打磨的东西,可一路从交大骗到国家部委?其次,一如既往,中国公众对此没有更多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也没有表现出更多愤怒。

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学术界早已被弄虚作假、权钱交易、关系评审等腐化行为蛀空,重权术而轻学术,监督机制在权力和市场的扭曲下早已失效。

文章举出多个例子:○二年一月,北大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的「想象的异邦」一书,被证实抄袭;○四年一月,北大英文系副教授黄宗英的「艾略特─不灭的诗魂」被证实七成多抄袭;去年十二月,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教授胡兴荣的「中国传媒呼唤权威型经理人」被指严重抄袭;今年三月,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被证实个人履历作假,把姓名拼音相同的人的论文列入自已成果呈报出去。

抄袭体制缺乏监督十大怪象

文章说,多数学者不讳言主要是体制问题,认为中国学术界所存在的权力系统,一是行政权,二是由此产生的人际影响力,而主体是被视为「法定最高学术权威」的院士。这一庞大且直接的权力系统,正具备产生腐败的最根本条件:缺乏监督。

在此情况下,也才能产生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一项调查:受调的一百八十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六○%承认曾花钱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文章指出,学术腐败下去,只会促使学界领袖或者清理门户,或者更加混乱。

文章还列举出大陆学界归纳出十大腐败怪现象,一为粗制滥造,拼凑抄袭;二为造假浮夸,虚假引进;三为跑步钱进,钱权交易;四为近亲繁殖,学术乱伦;五为师生一气,互相利用;六为内定奖项,关系评审;七为买卖论文,互搭便车;八为热中社交,注重创收;九为学霸横行,排斥异己;十为派系恶斗,互相倾轧。

学术界:盛年退休与近亲繁殖 
 

  梁:最近,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在三联书店演讲,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说,自己进北大的时候,校园里面有好多七八十岁的老先生在散步,今天北大校园里却没有多少老先生了,老先生全到校外,越住越远。即将成为老先生的人,按照规定63岁退休,校园里面没有63岁以上的人,那是很可怕的现象,都是年轻人的校园,不是一个特别美好的校园。陈平原还讲到,搞自然科学的人到了60岁,再往下发展很难,那时候主要的任务是当伯乐。而人文学者到60岁以后才是经验最丰富且能够出大成果的时候。人文学科就像做汤,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阅历慢慢出来。他提出,能不能规定自然科学63岁,人文科学70岁退休。

  毕:我想,规定教授63岁退休,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现在大学教授的名额为行政编制机关所掌握,老人不退,占着位子,新人就上不来。事情总是很难完满。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使任何制度都不敢有弹性。制度一旦有了弹性,难免造成腐败。中国退休制度的建立,其积极意义最主要是结束了干部终身制。延伸到教育制度中来,我想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至于这会对中国人文学科产生什么特别的影响,制度设计者很难兼顾。

  梁:但世界上的事情,凡到了没有一点弹性的时候,总会出现问题。科举制度本是一种制度化的选拔方式,但在这种制度形式下,还会用“大挑”的形式来补充和调节其不足之处。这都是对人性和制度具有深刻洞察力的表现。

  毕:现在,也有一些大学把某些成就高、名气大的教授评为终身教授。比如中国政法大学评了江平先生等三位终身教授,他们不受年龄限制。但这只是特例。

  梁:发达国家比中国先进入老龄社会,他们的退休年龄比我们高,有的国家在65岁,有的国家在68岁。他们不是限制你推迟退休,而是限制你提早退休。他们也有终身教职的说法,取得终身教职,意味着教师不必为一个聘期结束而担忧。这是许多资深教师都能享受的待遇和保障。终身教职的获得者,还是要退休的,只是比中国教授晚几年罢了。

  毕:大学教授何时退休为好?人文学科能不能有所变通?或者制定一些退居二线的办法,让超过63岁的教授继续介入校园生活?这都值得思考和研究。孔子说他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如此,一般人也类似。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大学要想办好,需要各个年龄段的优势互补。陈平原自己上世纪80年代进北大,得益于一些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先生的教诲与熏陶,所以他知道老人在场的重要。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梁:陈平原提出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大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保持多样性的问题。我还想讨论另一个问题,在教师受业的来源上,是不是也要有多样性?也就是说,大学教师队伍近亲繁殖的现象,是否同样应当反思?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最近做了一项调查。他选择了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17所名牌大学和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6所海外知名大学的财经院系作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大学近亲繁殖程度比海外高5倍。他的结论是,中国越是知名度高的大学,其近亲繁殖程度越是严重。

  毕:在中国大学里,优秀毕业生留校做教师是多年的惯例。美国的博士毕业生留在本校任教,制度上是不允许的。大学教职有空缺,就要向全社会开放,公开竞争。体制不同,结果当然不同。现在,我们一些大学,师生两代在同一院系任教的现象极为普遍,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也不稀罕。有的院系,甚至几乎所有教师同出一门,互相都有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共事,总要讲点师道尊严。晚辈做事,不能不顾及长辈的面子,这对学术创新会产生负面影响。

  梁:近亲繁殖的负面影响恐怕还不只是影响学术创新。本校成员代际相传,有可能形成人事壁垒,使得外人不敢进,进不去,进去也是局外人。我就知道有一位很有成就的学者,本来想离开研究部门,到某大学就职,一看那里的人员构成,几乎是清一色的本校毕业生,左右局面的是一个同学圈子,他马上决定不去了。这已成为中国大学校园政治的一个特色。

  毕:解决近亲繁殖的问题,恐怕比前一个问题更困难。已经三代同堂了,总不能把现有的人都调走。即使意识到近亲繁殖不好,从现在起加以防范,也需要经过一两代人,才能有根本的改观。

一些官员急功近利促科技造假 


昨天,在人民网接受网友提问时,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徐善衍表示,学术腐败问题的出现,有一方面的原因来自一些官员的急功近利,促使一些科技工作者造假。

  徐善衍说,国家在有关的政策和机制上,带有一种引导性的考核指标,科技工作者不急于拿出这个成果不好交账,不好生存。有的时候有的科技工作者叫屈,说被“逼良为娼”,“我看是有这方面的问题的”。他建议国家在政策制定和引导上不能急功近利。

  徐善衍还说,这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在整个科技的管理工作上缺乏对科技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他说,科学发现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它不怕失败,因为失败也是对科学进步的一种贡献,可使后辈人不至于再走弯路;而真正谁发现了真理,在科学上有重大发现,是很难作出计划的,因为科技工作者可以确定方向,却很难确定时间上的计划。但是有些官员却有急功近利思想,不一定按照规律办事,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是不行的。

  徐善衍还对目前的一些风气提出了警告。他说,一些学生要从学校里获取各种学历,要迎接评估,要有了什么成果才能晋级等等,这促使一些人不得不拼凑资料、编写论文。他说,这种风气对建立创新型国家肯定有害。

  此前,全国政协常委张涛透露,中国科技泡沫严重,所谓的科研成果90%以上无实际价值。


 近期新闻:

田刚回应"人才造假说" 希望在北大全职工作(图) 

 据北京晨报报道,12日,北京大学一场纯学术讲座却引来了众多听众。主讲人是处于“丘成桐所指北大引进人才造假”旋涡中的主角——中科院院士、北大数学学院教授田刚。而他演讲的内容,正是目前国内对其破解贡献争议颇多的“庞加莱猜想”。整场演讲,田刚绝口不提学术之外的事。在回答记者关于“质疑北大人才造假”的追问中,田刚也极为低调。他只是说:“目前每年在北大工作时间已超过4个月,希望以后在北大做全职教授。”

  讲座现场 回答只限“学术问题”

  12日上午,田刚院士的“庞加莱猜想”讲座在北大图书馆北配殿悄悄进行。讲座开始前10分钟,会场进口已提前关闭,会场内、过道及会场后方都站满了学生。

  尽管是纯学术讲座,但很多听众并非数学系的学生。一位男生明确表示不懂“庞加莱猜想”,只是想看看田刚其人。不少校外人士也赶来听讲座。演讲结束后,还有几个中年人过来请田刚院士签名。

  这次讲座是北京大学数学学术讲座新学年第一讲。田刚演讲后也承认,这是他所有学术演讲中“听众最多的一次”。或许是他意识到了听众们对他本人的关注,在回答提问的时候,他特别要求,“回答两个学术提问。”

  首度回应 希望以后保证“全职”

  尽管田刚在讲座中只回答学术问题,但讲座之后,他还是难逃记者关于“引进人才造假”的追问。他说:“我在北大工作的时间已经超过4个月。我希望以后在北大全职工作。等北大数学研究中心成立之后,我就会在北大全职工作。”但他同时也说,他将在讲座当天下午飞赴美国,并将于10月初回到北大。

  田刚的表态与网上透露的信息相矛盾。在著名打假网站“新语丝”上有人贴出了“普林斯顿注册办公室公布的田刚2006年秋季在普林斯顿教课的时间地点”,并称“可以看出,田刚在普林斯顿两个学期的教课时间超过8个月。”

  就田刚究竟一年能在北大干多久,丘成桐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给他大笔资金,可他全世界走,来一个月到3个月不等,行踪不定”。12日下午,记者拨通了丘成桐在香港中文大学办公室的电话。工作人员陈小姐告诉记者,目前丘成桐教授在美国,暂时无法联系。

  记者追访 田刚始终三缄其口

  尽管外界对田刚有诸多争议,但他在讲座上下都出言谨慎。讲座之后,面对记者的追问,他也三缄其口。

  记者:“为什么庞加莱猜想在中国的报道会产生如此大的争议呢?”

  田刚:“我不愿意介入这样的问题。”

  记者:“中国数学家对庞加莱猜想作出了哪些贡献?”

  田刚:“作出很多贡献。”

  记者:“为什么有人对于您在北大工作的时间有这么多‘误解’呢?”

  田刚:“我也不知道。”

  新闻回放 丘成桐指“北大人才造假”

  在今年夏天,田刚的老师丘成桐首先开炮,提出“北大引进的海外人才一半是假的”,矛头直指北大数学学院引进人才田刚。之后,北大新闻发言人、党委书记等几次回应“北大引进人才没有问题”。整个夏天,田刚一直处在“丘田之争”的风波中。

  而百年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的破解又让这一风波更加戏剧化。

  丘成桐曾经在3个月前公开宣称,他领导的朱熹平和曹怀东研究小组完成了庞加莱猜想的重要工作,有媒体甚至报道为“庞加莱猜想的封顶之作”。但今年8月在西班牙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传来消息,俄罗斯人佩雷尔曼因破解庞加莱猜想获得本年菲尔茨奖。于是有人提出,基于“丘田矛盾”,丘过分宣传自己而无视田的工作。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