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港实验室:发现三个新肺癌基因

【字体: 时间:2007年10月1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了3个新的肺癌致癌基因,它们和20%的肺癌癌变有关。这三个基因定位在人类14号染色体上,它们彼此相邻,其中两个基因在胎儿肺发育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了3个新的肺癌致癌基因,它们和20%的肺癌癌变有关。这三个基因定位在人类14号染色体上,它们彼此相邻,其中两个基因在胎儿肺发育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冷泉港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David Mu表示,成人肺癌细胞能再次激活通常只在肺发育最初阶段活跃的基因。他的研究组则确定出了引发这种异常的发育基因再激活的突变,并且证实如果能关闭这些基因就能抑制癌症。

 

研究组发现这3个被称为TTF1、NKX2-8和PAX9的基因能再激活一种早期的胎儿基因表达模式——这会导致肿瘤的生长。文章的作者之一Scott Powers解释说,这3个基因的共同作用以及它们在染色体上如此接近的事实或许能解释该变异为何在肺癌中如此普遍。通过与Memorial Sloan Kettering肿瘤中心的William Gerald博士合作,研究小组发现这一变异在晚期肺癌中更常见,并有可能是癌症复发的危险因子。

 

冷泉港实验室进行的这项研究还证实,该变异导致的癌症是可以逆转的。未来这可能带来新的治疗手段。目前癌症研究只针对单个基因,而事实上癌症通常是由多个肿瘤基因联合造成的。这些基因的变异决定了癌细胞的生长以及癌症治疗的效果。

去年的调查表明,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向。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自40岁以后迅速上升,70岁达到高峰,75岁以后略有下降。女性和男性年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肺癌死亡率迅速上升的城市,不同时期的肺癌死亡率年龄曲线显示,肺癌死亡率高峰出现前移。如北京,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相比较,70年代肺癌死亡率由40岁年龄组开始迅速上升,而80年代则由30岁年龄组就出现上升,前移了5~10年。天津、沈阳等地也有类似现象。

    在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癌症之首。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发现手段,中晚期病例治疗花费大而且收效小,5年生存率仅约10%,使得肺癌防治成为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我国肺癌的死亡率上升了111.85%。到本世纪初,肺癌的死亡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位居癌症死因的第4位攀升为第1位。由于已暴露的人群数目甚大,上升趋势至少要延续20~30年。

    肺癌早期少有症状,因症状就诊者多属中晚期,疗效不佳。因而早期发现,早诊早治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但是,目前全世界尚没有成熟的肺癌筛查方案。(生物通雪花)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