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科院重点实验室发表离子通道最新研究

【字体: 时间:2007年10月1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euroscience)、中国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ASICs参与慢性痛的诱发和维持的机制。此项研究成果于10月10日在线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这是继2005年在Neuron杂志发表ASICs是介导缺血诱导海马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重要分子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euroscience)、中国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ASICs参与慢性痛的诱发和维持的机制。此项研究成果于10月10日在线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这是继2005年在Neuron杂志发表ASICs是介导缺血诱导海马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重要分子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徐天乐研究员。

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是一类可以直接被组织酸化(即质子,H+)激活的离子通道,它影响从学习记忆到细胞损失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病理性慢性痛是一种与炎症、神经损伤、糖尿病和肿瘤等疾患相关的不愉快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作为现代临床医学的主要难题之一,慢性痛诱发和维持的机制至今不清。早在2004年,徐天乐课题组就发现了痛觉传输中枢第一站——脊髓背角,特异性表达一种通透Na+和Ca2+的同聚体ASIC1a离子通道(伍龙军等, J Biol Chem)。经过随后三年多潜心研究,由段波、伍龙军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在一种慢性痛模型(外周炎症)中,脊髓背角神经元中ASIC1a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行为学实验表明,在这种慢性痛模型中,抑制脊髓背角ASIC1a通道或降低其蛋白表达,都产生明显镇痛效果;而这一系列处理,却不影响对照组正常动物的生理性痛反应。通过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陈军教授课题组合作,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ASIC1a通道之所以参与病理性痛觉传递,是因为过高表达的ASIC1a通道增加了整体动物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和可塑性,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化和慢性痛。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生物体内痛觉诱发和维持的一种新机制,并且提示脊髓背角的ASIC1a通道可能成为研究镇痛药物的新靶点。

原文摘要: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October 10, 2007, 27(41):11139-11148; doi:10.1523/JNEUROSCI.3364-07.2007
Upregulation of Acid-Sensing Ion Channel ASIC1a in Spinal Dorsal Horn Neurons Contributes to Inflammatory Pain Hypersensitivity
Abstract


徐天乐
所系名称 神经科学研究所
性别 男
专业名称 神经生物学
技术职务 研究员
行政职务 课题组长
Mail地址 tlxu@ion.ac.cn
指导博士
生总数 16 指导硕士
生总数 8 通讯地址 上海岳阳路320号
目前博士
生数 12 目前硕士
生数 5 邮政编码 200031
研究方向 抑制性突触可塑性与神经行为稳态调节机理
研究工作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它是神经信号传递的基础。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突触功能的研究是神经科学重要的前沿领域。本研究组目前主攻突触生理学和受体药理学。在过去几年里,以抑制性氨基酸能突触为重点,围绕突触前GABA和甘氨酸的释放,以及突触后GABAA和甘氨酸受体调控展开研究。本研究组近期研究以甘氨酸受体,GABAA受体以及Cl-转运体为主要对象,以膜片钳电生理学,分子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为手段,研究:1) 神经细胞Cl-稳态(homeostatic)调节对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与突触可塑性的关系;2) 某些疾病条件下(如癫痫、抑郁症、神经损伤、大脑缺血、脑老化、Alzheimer病等)神经元Cl-平衡失调机制,以期阐明甘氨酸受体和GABAA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调控机理,以及甘氨酸受体和GABAA受体与正常细胞活动和细胞功能的病理性改变的关系,并为临床上进行药物干预和治疗提供分子靶点和药理信息。
获奖情况 1998年获中科院“****”
2000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
2001年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2年获中科院****优秀入选者
2002年获安徽青年五四奖章
2002年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4年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
2004年中科院优秀博士生导师

指导研究
生情况 4名博士生(董先平,李勇,伍龙军,高隽)和3名硕士生(吴志远,李艳芳,吕辉)已毕业。

研究生获奖情况:
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博士生李勇

中科院院长优秀奖:博士生董先平,李勇

谈家桢生命科学九源一等奖:硕士生吕辉

香港求是研究生奖:博士生董先平,李勇,伍龙军

宝钢奖:硕士生吕辉

个人简介 学历
1982年8月-1987年8月 第四军医大学军医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0年8月-1993年8月 第四军医大学,获组织与胚胎学硕士学位
1993年8月-1996年8月 第四军医大学,获人体解剖学博士学位

学术经历
1987年8月-1990年8月 第四军医大学组织与胚胎学 助教
1994年9月-1995年9月 日本九州大学生理系 访问学者
1996年8月-1997年7月 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 讲师
1997年7月-1999年1月 日本九州大学生理系 博士后
1999年1月-2003年3月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2003年4月-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突触生理学研究组组长

近期论文 1、Wu LJ, Duan B, Mei YD, Gao J, Chen JG, Zhuo M, Xu L, Wu M, Xu TL. (2004) Characterization of acid-sensing ion channels in dorsal horn neurons of rat spinal cord. J Biol Chem, 279:43716-43724.

2、Li Y, Wu LJ, Legendre P, Xu TL. (2003) Asymmetric cross-inhibition between GABAA and glycine receptors in rat spinal dorsal horn neurons. J Biol Chem. 278(40): 38637-38645

3、Lu H, Xu TL. (2002) The general anesthetic pentobarbital slows desensitiz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the glycine receptor in the rat spinal dorsal horn neurons. J Biol Chem. 277(44): 41369-41378

4、Li YF, Wu LJ, Li Y, Xu L, Xu TL. (2003) Mechanisms of H+ modulation of glycinergic response in rat sacral dorsal commissural neurons. J Physiol. 552(Pt 1): 73-87

5、Xu TL, Dong XP, Wang DS. (2000) N-Methyl-D-aspartate enhancement of the glycine response in the rat sacral dorsal commissural neurons. Eu J Neurosci, 12:1647-1653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