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荣祥等7名院士当选2007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字体: 时间:2007年12月1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11月13至14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原称第三世界科学院)第十八届院士大会在意大利里雅斯特市举行。大会宣布,此次新当选的院士来自20个国家,共45人,其中有中国大陆和香港的7名科学家当选。

  

生物通综合:来自科学网的消息,11月13至14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原称第三世界科学院)第十八届院士大会在意大利里雅斯特市举行。大会宣布,此次新当选的院士来自20个国家,共45人,其中有中国大陆和香港的7名科学家当选。他们分别是:
 
方荣祥

方荣祥院士,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2000年-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2004年至今,任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方院士长期从事植物生物技术与分子病毒学方面的研究,围绕植物病毒基因组及基因功能、植物和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及抗病毒基因工程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序列及其变异的特点,阐述了1968年香港流感病毒基因可能来自于动物流感病毒的观点。完成了花椰菜花叶病毒(新疆株)和水稻黄矮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发现了弹状病毒中的一个新基因。研制成同时抗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在种植时间和规模上曾居国际领先;同样的策略还用于抗病毒辣椒的研制。分析和改造了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研究结果被广泛应用;界定了水稻细胞壁蛋白GRP基因启动子中负责维管束特异表达的DNA序列;发现了融合CMV外壳蛋白多肽可大幅度提高外源蛋白的表达水平。有三篇学术论文在国际权威杂志Cell、Nature上发表,多篇论文在PNAS USA、Plant Cell、EMBO J.等著名杂志上发表,并取得多项专利、获得多项成果奖励。


张亚平

张亚平,1965年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青联常委。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张亚平一直致力于研究动物和人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他是我国目前最年轻的院士,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立足西南生物资源的优势,瞄准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问题,在分子水平系统研究了生物进化的格局、过程和机制研究,揭示了东亚人群进化的一些规律,阐释了我国一些民族的演化历程。
1986年,张亚平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他没有留在繁华的上海,而是回到了素有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美誉的家乡—云南,师从著名遗传学家、已故院士施立明先生。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他埋头工作,刻苦钻研,获得博士学位的同年即在《Nature》上发表文章,深受导师和同行的赞赏。
1992年,张亚平到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分子遗传学实验室深造,两年后,突然传来导师施立明院士因病逝世的噩耗,使施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工作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张亚平继承导师遗志,毅然携家回到昆明,出任该实验室主任,继续推进先师的研究工作。他以真诚和热情团结、带领同事们刻苦工作,很快使实验室走出低谷,在国家检查的排名中名次显著提升。
张亚平扎根云南边疆,潜心研究,多次谢绝了到条件更好的单位和城市工作的机会。面对与发达国家和沿海发达地区客观存在的条件差距,他立足于西南的少数民族和动物资源优势,通过重要的科学问题与特色资源的有机结合,逐渐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研究特色,迈入了生物多样性国际研究的前沿。
近年来他主持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课题、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重大项目等大课题。由于研究成绩十分突出,他于2001年入选国家首批15个创新研究小组之一。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多项成果奖励。他和合作者在国际著名的刊物《Nature》、《Science》、《Proc Natl Acad Sci USA》、《Am. J. Hum. Genet.》等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论文,其中一篇被选为《Science》的封面。迄今为止已在SCI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累计被引用一千多次。张亚平的学术成就具有国际影响,2002年,他荣获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该奖项是由美国两个基金会(The Bay and Paul Foundations)联合十家著名学术机构(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设立的18万美元的国际奖“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是国际上专门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这一新兴学科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表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学者。张亚平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为此专门给他发来贺信。由于成绩突出,2003年,年仅37岁的张亚平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赛娟

陈赛娟 女 (1951.5.21 -) 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鄞县人。198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二医瑞金医院血研所执行所长、研究员。
  在国内建立了完整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技术体系,阐明了我国白血病核型变化的基本类型和分布格局,为白血病的诊断、分型、治疗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国际上首先克隆了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中BCR基因第一内含子的断裂点丛集区,提出了BCR-ABL基因重排的工作模型。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具有变异染色体易位t(11;17)的一种临床类型,证明了该易位导致的PLZF-RARa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作用。首次阐明了APL经典易位t(15;17)所致PML-RARa变异型转录本的形成机理。识别了一组核孔蛋白NUP98相关的染色体异常以及婴儿白血病中的t(11;19)(q23;p13)易位,揭示了NUP98-HOXA9,NUP98-HOXC11,NUP98-PMX1和MLL-EEN等染色体易位所致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机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和M2b型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丰富了白血病"多步骤"发病的学说。参与指导了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诱导分化、凋亡治疗APL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APL靶向治疗概念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发表论文300余篇,被引证7000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10个奖项。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支志明

支志明 (Zhiming Zhi; C.M. Che 1957 - ) 化学家。197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香港大学化学系Dr.Hui Wai Haan讲座教授。兼任道尔顿学报,化学会杂志,新化学杂志国际编委,美国化学学会杂志,无机化学,化学通讯和无机化学学报的审稿人,并承担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基础研究,在无机和有机金属合成,高价金属配体多重键配合物,发光无机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光诱导电子和原子转移反应,不对称烯烃环氧化和碳氢键氢氧化的金属催化有机氧化反应,生物系统中的电子转移以及分子装置和DNA辨认中的发光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在无机光化学方面,对多核化合物中电子转移和原子转移化学有重要创新成果,被Cotton教授的教科书等所引用。在氧化反应及催化机理方面,特别是对高价Ru-OXO体系的研究开辟了有机氧化方面的一个新领域。在生物无机化学方面,对高驱动力电荷转移反应及固氮活化机理研究提出了新见解。

他已发表400多篇论文。按照国际信息中心颁布的结果,在世界上发表最具影响论文的化学家中他名列第373位,这个排名在世界范围内居于前0.08%。1994年他的高价钌二氧配合物的氧化化学研究工作获中国自然科学奖。
 
黄伯云

黄伯云(1945.11.24- )。粉末冶金专家。出生于湖南省南县。197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1980年赴美国留学并完成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习,1988年回国。现任中南大学教授、校长,兼任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粉末冶金材料科学和工程研究。研制成功特种改性陶瓷和金属梯度复合材料,实现某型号战斗机刹车材料国产化;完成多种民航飞机刹车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突破传统工艺,开发了多种粉末冶金特种功能材料,并推广应用;研究发明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新技术”,为高性能飞机制动装备和航天火箭发动机提供了关键材料。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其中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发表论文100多篇,专著2本。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静

朱静院士是著名材料科学家,我国分析电子显微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之一,在研制国家急需的新型材料、发展现代材料显微分析技术及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中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朱静院士在《科学》(Science)、《先进材料》(Adv. Mater.)及《物理评论通讯》(Phys. Rev. Lett.)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10余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以及部委一、二等奖多项。曾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及“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朱静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2006年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目前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等职。
 
许志琴

许志琴,女,构造地质学家。1941年出生于上海市, 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 1987年获得法国蒙貝利埃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地质研究所所长、国际岩石圈构造委员会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常委。
许志琴是中国构造地质学领域中微观构造与宏观构造研究相结合的开拓人。她首先将构造地质学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定量分析运用在青藏高原和中国造山带的研究中,厘定了我国50余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奠定了西部若干造山带变形构造体制,1987年首次发现大别山超高压柯石英矿物,提出柴北缘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俯冲与折返的新模式。提出中亚最大的阿尔金断裂左行平移近400公里,提出原始喜马拉雅山形成于泛非—早古生代期,在青藏高原结构划分、青藏高原地体拼合、碰撞动力学、造山机制及深部动力学新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和理论。以她为首的科研群体,最早在中国实施“大陆动力学”计划。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她作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首席科学家、和“973”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表了专著8部,论文200余篇,多次获优秀论文奖及部级科技奖,培养研究生20余名。她曾获 “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1991年和2004年分别获第二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及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是在已故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布杜斯•萨拉姆教授倡议下,于1983年11月10日创建的,总部(秘书处)设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是一个非政府、非政治、非营利的国际科学组织,旨在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科学研究,推动南南和南北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对第三世界面临的问题开展科研。萨拉姆为首任院长。院士会议每年轮流在院士所在国举行。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发达国家的科学组织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的,分布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医学、社会和经济学等十大领域,他们均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每年增选新院士40名左右,目前共有院士880人,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物通雪花)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