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等第一作者发表《自然》子刊文章

【字体: 时间:2007年03月1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美国宾州大学医学院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心血管研究院,德国国立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GSF-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中国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院(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去乙酰酶-2(histone deacetylase-2 ,Hdac2)可以调控许多胚胎心肌异构体(cardiac isoforms)的表达,为心肌肥厚以及心力衰竭的治疗提出了一个新的治疗靶标。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2月的《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宾州大学医学院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心血管研究院,德国国立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GSF-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中国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院(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去乙酰酶-2(histone deacetylase-2 ,Hdac2)可以调控许多胚胎心肌异构体(cardiac isoforms)的表达,为心肌肥厚以及心力衰竭的治疗提出了一个新的治疗靶标。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2月的《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这一研究的第一作者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院罗杨(Yang Luo,音译),尹展(Zhan Yin,音译),参予研究的中方研究人员还有张懋贞教授。

原文摘要:
Nature Medicine - 13, 324 - 331 (2007) 
Published online: 18 February 2007; | doi:10.1038/nm1552 
Hdac2 regulates the cardiac hypertrophic response by modulating Gsk3 activity
[Abstract]

核心蛋白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基因表达过程中重要的调控方式,而负责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的是一对功能相互拮抗的蛋白酶。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它们各自形成的基因转录调控复合物分别称为辅助激活因子(CoA)和辅助抑制因子(CoR),在细胞核内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过程两者处于动态平衡,精确地调控基因的转录与表达。

心肌肥厚(Cardiac hypertrophy)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不仅是疾病的后果,而且与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是来自维持心肌功能的过重负荷,延长的心肌肥厚会引起心力衰竭,而这方面的机制目前科学家们了解的并不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去乙酰酶-2(Hdac2)可以调控许多胚胎心肌异构体的表达,Hdac2缺陷或者化学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胚胎基因的再表达,以及消弱心脏心肌肥厚。而Hdac2转基因小鼠则会增加失活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beta(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beta,Gsk3beta)相关的心肌肥厚,活性Gsk3beta的化学抑制会让Hdac2缺陷小鼠变得对肥厚刺激敏感。这些结果都说明Hdac2是心脏HDAC抑制剂的重要靶标,而且Hdac2和Gsk3beta都是未来针对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吸引人的治疗靶标调控途径中的重要成员。
(生物通:万纹)

附:

上海交大生科院重点实验室发表《Plant Cell》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生命科学学院-美国宾州大学生命科学联合学院微生物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Microbial Metabolism),上海大学生科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水稻Tapetum Degeneration Retardation(tdr)基因对于绒毡层(Tapetum)的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著名的植物期刊《Plant 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大兵教授。

开花植物的花药绒毡层在花粉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细胞程序化死亡过程(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在花粉发育后期,绒毡层的降解可以为花粉外壁的形成以及花粉释放提供关键的营养物质。

目前,人们对于绒毡层降解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这篇文章中,通过γ射线诱变,研究人员分离到一雄性不育突变体,tapetum degeneration retardation (tdr),其主要的突变表型为绒毡层和中层降解阻滞以及小孢子释放后降解,导致完全雄性不育。TDR基因编码一个定位于核内的bHLH(basic Helix loop helix)转录因子,可在绒毡层中特异性表达。进一步通过基因芯片分析,研究人员鉴定出至少1400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因TDR基因突变而被改变。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方法,证明了TDR可能直接调控PCD 相关的Osc6 和 OsCP1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TDR基因在水稻花药绒毡层降解和发育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