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将研究生学制改回三年遭学生质疑

【字体: 时间:2007年05月1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高校将研究生学制改回三年遭学生质疑

  

高校将研究生学制改回三年遭学生质疑 
 
中国青年报报记者 甘丽华 实习生 谢静 王毅 
 
  这几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级研究生段青(化名)被一则消息弄得寝食难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从2007年起取消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全面改回三年制。

  根据学校招生简章,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至3年弹性学制。段青前一届的师兄师姐们大都是两年毕业,而她们这一级从入校起并没有明确几年毕业。她担心自己也被纳入到3年毕业的序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部负责人表示,该校一直实行的是2~4年的研究生弹性学制,没有具体要求两年制还是三年制,达到要求才可毕业。

  而该校部分相关老师透露,该校将从2007届研究生开始,推行“三年制”为基准的弹性学制;只有少数优秀学生可提前毕业,要求较为严格。

  据了解,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纷纷对硕士研究生实行或试行两年制培养模式。时隔数年,部分高校悄悄地全部或将一批专业又改回了“三年制”。

  当年,各校指出,三年改两年的目的是研究生教育要从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但没几年,社会上就传出“研究生水了”、“现在当上硕士生就找工作”等说法,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优势也不再明显。无论这些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许多高校都开始了对研究生教育的反思与改变。

  学生质疑:多念一年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吗

  不过,不少学生并不领情。

  段青告诉记者,其所在班级80%以上同学不希望学校将他们划入“三年制”范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不明白导师们怎么就不能理解!”中南财大一位女研究生说,不久前在法学院研究生一堂课的课间发生了这样一幕:几个研究生走近讲台,恳求导师:“您能否再考虑一下,让我们两年毕业,现在找工作真是越来越难了。”

  “啪”的一声,老师放下教案,反问道:“有那么难吗?如果你们愿意把眼光放低,为什么找不到?”下课时,老师丢下一句话,“你们想都别想,去我家哭都没用!”

  台下学生一脸无奈,有学生议论:是我们眼光高吗?老师完全从教学角度出发,不知道外面就业形势有多严峻,谁能保证读完3年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不少在读硕士生认为,“经济状况”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如今公费名额越来越少,大多数学生必须承担每年一万以上的学费再加上就业的“机会成本”。他们希望自己能尽早自食其力,弥补十几年来爸妈的辛苦。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小余认为,现实问题只能自己去面对,早毕业一年,就业和择业机会就更多。另外,部分女生、辞职读研的学生也会考虑“年龄”问题,希望早些毕业。


导师无奈:刚进校门就想着找工作是集体浮躁

  “如果学生态度端正,3年肯定比两年学得扎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些导师表示,一般他们也会“建议”学生申请三年学制。

  法学院一位硕士生导师说:“学生刚进校门就想着工作,是集体浮躁的表现。”

  该校民商法硕士生导师赵家仪教授说,虽然学校研究生教育一直实行2~4年弹性学制,但申请4年的学生几乎没有,3年的也不多。“弹性学制怎么能演变成两年制?”赵教授说,两年制硕士生要忙着写论文、找工作、考证书,实际学习时间就只有一年左右,总体规格和质量有所下降。研究生在上课学习之余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看书,搞研究。他建议,研究生教育应针对不同学生,设置有差别的培养计划,学校正在考虑为两年制学生重新设置更为严格的毕业门槛。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覃红表示,虽然曾经有个别学生要求学校改成两年制硕士,但华中师范大学从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除了个别提前攻读博士或特别优秀提前毕业外,95%以上的硕士研究生都是3年毕业。

  覃红认为,硕士研究生阶段应该是集中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而从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看,公共课占用的时间较长。如果实行两年制的话,专业学习的时间就更少了。另外,研究生阶段更重要的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一定时间的投入,教学效果是很难达到的。通过和自己的硕士生交流,他感觉在就业市场上,三年制硕士比两年制硕士更有优势,更受欢迎。他认为三年制硕士可以更好的缓解就业压力。

硕士质量下降不只是几年制的问题

    核心提示: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纷纷对硕士研究生实行或试行两年制培养模式。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纷纷对硕士研究生实行或试行两年制培养模式。时隔数年,部分高校悄悄地全部或将一批专业又改回了“三年制”。对于研究生是三年制好还是两年制好,学生老师法不一。

  笔者悲哀地发现,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到底是二年制好还是三年制好的争论里,那些提出质疑的学生的理由竟是怕以后工作难找。一个学生告诉记者,其所在班级80%以上同学不希望学校将们划入“三年制”范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一位导师认为,研究生教育的初衷,是让对专业有兴趣爱好且具备学术能力的学生从事专业研究。但现在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考研是为了缓解眼前的就业压力。很多本科生毕业五六年了仍坚持考研,唯一的目的就是弄个文凭便于找工作。

  大学本科生扩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缓解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让四年大学本科教育成为高中毕业生就业的蓄水池。现在看,这个蓄水池不仅没有彻底解决就业问题,反而水满则溢,让就业竞争更为激烈。也是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加入考研大军。

  笔者当初就曾担心,研究生教育扩招后会不会像大学本科扩招一样,沦为第二个缓解就业压力的人才蓄水池?从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以“本科生高中化,研究生本科化”、“研究生水了”的普遍认识看,研究生扩招后出现的结果印证了笔者这一担心。

  其实,利用大学本科生扩招来延缓就业压力,这种解决就业问题的鸵鸟政策本身就有待商榷。扩大就业的关键办法,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靠把就业人员暂存起来的办法,只能一时延缓而非彻底解决就业压力。现在,研究生找工作难,说到底是研究生教育的错位。

  有人形象地比喻现在的研究生教育是一个茶壶30个杯。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带出高质量的研究生,恐怕不是二年制好还是三年制好的问题。对那些本不具备学术能力的人来说,就算学校提供很好的研究环境,配备优秀的导师,他们自身的学术素质也很难提高。

  在笔者看来,提高研究生教育,首先要正认识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避免一个茶壶30个杯的现实,要追求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而非数量。至于缓解就业压力的任务,本不该由研究生教育承担。唯有此,才能杜绝考研的功利心理。


研究生学制变化的“尺蠖效应”



    这几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级研究生段青(化名)被一则消息弄得寝食难安:该校决定从2007年起取消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全面改回三年制。段青告诉记者,其所在班级80%以上同学不希望学校将他们划入“三年制”范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师则认为,“学生刚进校门就想着工作,是集体浮躁的表现。”(5月9日《中国青年报》)
    2000年之后,高校硕士生中出现了两个新名词:“大硕士”(学制三年)和“小硕士”(学制两年)。这两个新名词出现的背景是,国内高校相继将硕士的学制从三年压缩为两年。值得注意的是,“三改二”出现在研究生免费教育的背景下,而“二复三”出现在研究生全面收费的时候。这无疑给了公众很大的遐想空间。该校研究生部书记王文贵说,“学制延长是对硕士质量的一种保证,这是一种现实迫切的需要”;可是,当年压缩学制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可能会影响硕士质量呢?或者说,提高硕士质量最需要的是延长学制,还是提高硕士教育质量本身?

    关于硕士教育,一直有很多说法,比如“一把茶壶配几十个茶杯”,比如“学生是廉价劳动力,导师是血汗老板”。这也许才是硕士教育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在某些高校,导师早已不再执著于传道授业,对学生的指导可谓少之又少,乃至一些导师到了毕业答辩时都不认识自己的学生。这种情况不改变,两年改回三年,就能大幅提高硕士质量吗?

    其实,用学制时间的长短来“保证”硕士质量,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学制时间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评判标准。相反,学生达到学制时间就能毕业,而无论其水平有没有真正达到毕业标准,这种“出口”把关不严,才是问题的关键。用科学的评价体系严把“出口”关,相比单纯延长学制,更是“对硕士质量的一种保证”,更是“一种现实迫切的需要”。

    延长学制对“混文凭”的学生起不到督促作用,对真学习的学生更起不到学分制那样的激励效果。而在全面收费背景下,学制延长即意味着学生的投入成本增加,这对那些学习勤奋成绩优秀而又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不公平的。窃以为,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比一刀切地延长学制更加公平,也更加合理。

    至于“学生刚进校门就想着工作”,我看并非这个群体的“集体浮躁”,因为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原本无可指摘。如果真有浮躁,那也是包括高校在内的整个社会浮躁了,而大学生不过是这种社会整体浮躁的被动适应者和牺牲品罢了。谁能说,高校当年纷纷压缩学制,如今又匆忙延长学制,不是一种浮躁的表现呢?

    当然,浮躁的背后是利益的诉求。这正符合秦晖先生概括的“尺蠖效应”。尺蠖这种“弓腰虫”是一种无脊椎动物,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而“尺蠖效应”就是说,尺蠖一会儿收缩,一会儿放直,可是无论收与放都只朝着一个方向——研究生学制一会儿压缩,一会儿延长,可是一直只朝着高校利益的方向。

 

复旦大学每年150名研究生公派海外名校 
 
中国教育在线 
 
随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正式启动,复旦大学与国家留学生基金管理委员会正式签订协议,从2007年至2011年,每年将有150名研究生有计划地到外国一流大学学习。
  
  该项目由教育部、国家留学生基金共同实施设立,与49所“985”工程高校签订协议,每年公派出共5000名研究生,国家将资助入选者在国外学习期间的生活费和国际往返旅费。无论是派遣人数,还是从资助力度,本次公派计划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公派研究生规模最大的一次。
  
  据记者从校人事处获悉,今年复旦大学将有百多名公派出国留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和联合培养两类派出方式中,以联合培养居多。此次公派计划将对全校所有专业的研究生开放,最终入选者名单将于五月公布。学校对被申请学校和申请学生都设立“门槛”:被申请学校需为世界一流名校,且全免学费;申请学生必须没有工作经历,且如承诺回国后留校任教,学校将优先推荐。
  
  为使研究生能够顺利公派出国,复旦大学从领导到各部处均采取一系列措施。今年学校将推出有组织的人才海外推荐计划,将申请学生的个人材料和研究项目计划,随出国访问的校领导一起带到海外名校。如此,既有质量地推荐学生,又为其研究项目作了宣传。另外,外事处和研工部将动员申请学生的导师,为他们主动联系海外院校。


 
研究生应注重科研创新 别只为了添砖加瓦 
 
中国教育在线 
 
 “我认为研究生不该成为导师研究体系的‘添砖加瓦’者,更不该成为给导师打工的。”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上海交通大学分论坛昨天开幕,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教授以一番特殊的开场白,指导研究生如何搞科研。
  别让导师“搀”着走


  上海交大从193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高校之一。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印杰发现,许多硕士生乃至博士生过于“小瞧”自己,认为自己不可能在科研上作出大贡献,总希望导师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指出一条明路。“科研成果应该是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在超越老师的过程中产生的。”印杰认为。

  他列举了著名科学家霍金的例子。霍金在剑桥大学读博士的时候,想研究“黑洞”这个题目,可是,他的导师对此领域并不擅长,但果断地判定这项研究有价值。于是,导师将他介绍给伦敦的一个相关领域的大牌教授,结果,霍金的博士论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要敢探索未知领域

  印杰说,他不赞成研究生称呼导师“老板”,因为研究生并不是给老师打工的。他也呼吁研究生不要过于迷信权威,否则一半的创新力就丧失了。

  他举例说,自己过去带的一个女研究生设计了一个实验,发现结果和预测的不一样,就认为自己的实验彻底失败哭起鼻子。“如果一切研究的结果都是可以预测的,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失败的实验里,可能恰恰孕育着学生甚至老师都没有想到的东西。”印杰告诉这个女生,国际刊物在评审论文时,如果论文作者的研究结果是可预测的,八成会被“枪毙”。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