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抗虫转基因小麦”育种取得突破

【字体: 时间:2007年05月2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国家863计划课题“转基因抗虫小麦”育种日前获得专家鉴定,标志着我国转基因小麦育种取得突破。蚜虫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靠喷施杀虫剂来防治,在杀死蚜虫的同时,杀虫剂也会消灭蚜虫的天敌,破坏生态环境。主持该项目的是河北农业大学的朱宝成教授。

  

生物通综合:科技报消息,国家863计划课题“转基因抗虫小麦”育种日前获得专家鉴定,标志着我国转基因小麦育种取得突破。蚜虫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靠喷施杀虫剂来防治,在杀死蚜虫的同时,杀虫剂也会消灭蚜虫的天敌,破坏生态环境。主持该项目的是河北农业大学的朱宝成教授。

 

科研人员将一种抗虫基因导入小麦细胞,得到抗蚜虫的小麦品种。目前,该研究已成功育出转基因植株的第二代种子,通过了科技部专家鉴定。实验表明,这种转基因小麦使植株上的蚜虫减少了70%以上,GNA(雪花莲凝集素)基因对蚜虫、褐飞虱、叶蝉等同翅害虫都有很好的抗性。这种转基因小麦的生产,产量及品质与普通小麦没有明显差别。

 

朱宝成教授主持进行的抗蚜虫转基因小麦研究项目简介:

 

小麦蚜虫吸食小麦汁液,并在小麦植株上分泌粘液,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小麦产量,更为严重的是蚜虫是10余种小麦病毒传播的介体,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研究证明,雪花莲凝集素(Galanthus nivalis Aggregation,GNA)基因编码的蛋白对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蚜虫、褐飞虱、叶蝉等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对高等动物和人没有毒性。抗蚜虫转基因小麦的研制得到了国家“863”计划(“抗虫转基因小麦”101-01-01-04)、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抗蚜虫转基因小麦与田间试验”J2000-B-023)、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抗逆优质转基因小麦研究”98245507D)的资助,该课题的目的是通过构建合适的表达载体,将GNA基因导入小麦细胞,获得GNA基因稳定表达并对麦蚜具有较强抗性的小麦转基因植株。转基因小麦应用于生产,可减少农药的施用量、保护有益昆虫、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项目首先构建了在ActⅠ启动子驱动下GNA目的基因,并以bar基因作为选择标记基因的表达载体;经过多种培养条件的优化,获得了主要小麦品种的胚性无性系,转化后保持了较高的再生频率;以我国和河北省小麦栽培品种“石4185”“河农859”“河农326”等为试材进行转基因研究,筛选获得了143个小麦转基因单株。经温室和田间抗虫试验表明,转基因小麦植株表现了较强的抗虫能力,多数转基因植株可有效抑制蚜虫的繁殖、减少蚜虫数量。从中筛选出9个抗虫性较高的转基因株系,蚜虫数量减少70%以上,最高达到82.9%。利用GNA基因转化小麦,获得抗蚜虫株系属国内外首次应用。

该项研究2000年9月和2002年10月分别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抗蚜虫转基因小麦高效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技术”2002年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02153796.8)。

 

美医学研究院提出控烟一揽子建议

 

知名度低和帐号密码不公开妨碍非洲科学家获取信息

 

农业部科教司主持的沼气技术应用取得进展

以干细胞技术为依托 天津协和医院落成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