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份个人DNA图谱出炉

【字体: 时间:2007年05月3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世界首份个人DNA图谱出炉

  

世界首份个人DNA图谱出炉 

 来源:解放日报   

   57年前,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并因这项基因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获得诺贝尔奖。今天,沃森成为自己研究的受益者——他将成为世界第一份完全破译的“个人版”基因组图谱的拥有者。

  据英国《独立报》5月27日报道,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454生命科技公司”预计将在本周完成沃森基因组测序的工作。5月30日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贝勒大学举行的庆祝仪式上,79岁的沃森将获得一张储存着自己全部基因序列的DVD光盘。

  负责领导这项工作的贝勒医学院的理查德吉布斯博士表示:“我们成功在望了。现在正在进行质量复核,以保证基因序列无误。”目前,复查工作已经进行到第六遍,可谓精益求精。

  人类基因组由30亿对碱基组成,包含数万个基因,分布于23条独立的染色体之中。人类通常具有两套这样的染色体(46条),一套来自父亲,一套来自母亲,两者间存在0.01%的差异,所以人的全基因组实际上应该包括60亿对碱基。“454”公司对沃森的两套染色体的60亿对碱基都进行了测序。工作量虽然相当浩大,但只用了不到2年时间。

  这次沃森的图谱绘制采用了新的测序技术,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而且只花费了不到200万美元。1990年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用了10年时间才完成草图绘制,而且成本超过40亿美元。吉布斯博士表示,耗时和成本的大幅缩减,意味着“个人版”DNA图谱走向公众将很快成为现实。

  “454”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乔纳森·罗思伯格表示:“我们正在向着‘1万美元基因图谱’前进,很快就会降到1000美元。”而且与其他需要定期进行的医学检查不同的是,一个人一生只需要做一次基因测序。

  如果1000美元基因测序的远景成真,这就比现有的“基因检查套餐”还要便宜——其中每项的价格在300美元至几千美元不等,而且只能查出已知的基因变异。

 

        半个多世纪前,当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与他人共同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结构时,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遗传代码将被解密。据英国《独立报》5月27日报道,美国“454生命科技公司”预计将在本周完成沃森基因组测序的工作,由此,沃森也将成为世界第一份完全破译的“个人版”基因组图谱的拥有者。  

        据悉,沃森的基因图谱绘制采用了新的测序技术,不但只用了不到2年时间,而且只花费了不到200万美元,“454”公司总裁因此表示,他们“正在向着‘1万美元基因图谱’前进,很快就会降到1000美元”。这也意味着,普通人拥有一份自己的“生命天书”可能成为现实。  

        这个消息自然令人兴奋。要知道,携带着遗传信息的基因与后天的环境综合在一起,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若有了自己完整的“生命天书”,就可能与作为标准的人类基因组图谱进行比较,提早发现尚未被确认的基因变异,防患于未然。但是,就像光圈背后总是会有阴影,技术的进步有时也是如此。  

        一方面,基因技术的进步,是人类认识自身的一次重大飞跃,也为人类有望战胜一些顽症带来福音。事实上,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基因数据在疾病防治、亲子鉴定、犯罪侦察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9·11”后的两年时间里,DNA鉴定帮助科学家为上千名遇难者确认了身份;基因药物更是在治疗一些疑难病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硬币的另外一面则是,基因技术的进展也可能削弱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并引发一系列伦理争议。既然一个人的基因图谱包含了生命的全部秘密,既然诸如你的体质如何、你是什么性格、你是否能够长寿等等这些生命信息只要看看你的基因图谱就能知道,那么,“一眼就能把你看穿”的技术进步是否会变成另一种宿命?“基因命运论”是否会大行其道?其实,就连作为生物学家的沃森也承认,他并不希望了解关于决定自己正走向衰老的基因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当对公众个体的基因信息解读变得不再那么遥远时,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保证个人基因信息的隐私权?如何保证不对那些基因缺陷者产生歧视?又如何保证这些生命的信息不被唯利是图者变为牟取利益的工具?  

        一边是人类对自我认识的加深以及对生命医学自由度的不断加大,另一边则是人伦生命的高贵不可侵犯,沃森即将拥有的第一份“个人版”基因组图谱,也再次将这一有关科学进步的思索带到我们面前。如何权衡这二者的关系,看来已经变得愈来愈迫切了。
 
 

追踪日本麻疹疫情 
 来源:解放日报  
 
 
 麻疹,也就是上海人通常所说的“出痧子”,一种已被有效控制多年的传染病,突然成了我们一衣带水邻邦的热点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日本麻疹患者数量已超过630人,其中15岁以上的年轻人有150多人,为历年来最多。

    这场风波甚至波及了日本国外。新华社昨天发布最新消息,130多名日本游客在位于加拿大西部旅游胜地班芙的一家旅馆中被隔离,原因是他们所在的旅游团中有1人感染了麻疹。当地的卫生官员说,目前该旅游团中尚未有其他人显示出染病迹象,医务人员正对所有人进行监测。

    麻疹是怎样一种疾病?国内情况如何?该怎样对待它?

 

【最新】

    早稻田大学复课

    “今天我收到了学校发来的电子邮件,明天起恢复正常上课。”

    昨晚7点,早稻田大学一年级学生汤樱在家中接受了记者电话采访。早稻田大学正是受麻疹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大学之一,在21日学校停课前,5.5万名学生中有30人感染麻疹,停课期间又增加了10名新患者。“学校都封校了,禁止师生进出校园、使用校内设施及开展社团活动。”

    21日中午,上学途中的电车里,汤樱接到同学发的短消息:“麻疹停课,不用来啦!”那时,中国留学生莉莉正在上课,老师走进来宣布了停课的决定,莉莉“脑袋懵了一下”。而正上听力课的留学生康妮,则冷不丁听见外面传来阵阵躁动,“下楼一看,教学楼啊图书馆啊都在往外赶人。”同期,创价大学、中央大学和日本大学等10余所大学也相继停了课。东京大学、庆应大学等6所大学校园内发生了麻疹疫情。此外,东京都立高中等104所中学里有279名学生感染麻疹,其中9所已经停课。仅东京地区,就有约15万名学生的正常学习受到影响。

    现在看来,这次日本的麻疹流行早有先兆:早在4月,日本的茨城县和千叶县近11所学校上百名学生接连感染麻疹。5月1日前后适逢日本“黄金周”,长假的出行期高峰过后,更大规模的麻疹来袭。论及原因,19岁的汤樱说,媒体报道有专家说可能与青年较少接触病毒、免疫力降低有关,也有说是学生在儿童时期接种的麻疹疫苗功效下降。“我比较信服的说法是,我们这一代出生时,不少母亲都不肯让孩子接种疫苗,怕有害健康,就像我自己,也是靠小时候出过麻疹才有了免疫力的。”

    “目前日本人对疫情的控制都很乐观,街上一派繁荣,压根没人戴口罩。”汤樱告诉记者,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向全国通报了麻疹紧急疫情,并呼吁没有打过麻疹疫苗的人尽快去接种。目前东京有些区还可提供免费接种疫苗。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及中国驻名古屋领事馆提醒当地中国公民密切留意有关疫情信息,加强预防;全日本中国留学生学友会也紧急动员,提醒留学生们做好健康管理。外交部此前发布消息称,尚未有中国公民受感染。

  【监测】

    上海未显异常

    日本麻疹疫情暴发后,人们关注的目光自然又纷纷投向国内,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上海卫生部门。

    上海市卫生局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表示,根据最近的监测,上海地区麻疹情况并没有出现异常波动,发病率处于正常范围。但根据现阶段情况,上海将加强监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孙东信介绍,麻疹作为传染性疾病,如果医院在门诊时发现将会及时通知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措施。“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医院在门诊所见到的麻疹病人非常少。”

    但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还不能过分乐观。根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最新疫情报告,在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中,赫然就有麻疹的名字。疫情报告说,今年一季度累计报告发病比去年同期上升30%以上,全国有18个省区麻疹报告病例超过了去年同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的专家强调,中国内地已进入麻疹发病高峰期。

    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统计,目前麻疹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北京等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科主任医师王晓红说,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极易引起暴发流行。“麻疹的好发期就在冬末春初,而上海每年在春节后发病人数增多。”

    此外,根据卫生部门调查发现,目前麻疹病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8个月以下的婴儿,他们由于免疫力比较低,所以很容易感染疫情;另一种是1到8岁的儿童,他们感染疫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疫苗接种率比较低。孙东信认为,“上海本地儿童大多已经按照规定按时注射了麻疹疫苗,所以发病率很低;偶尔出现的一些病例,基本上都是外来务工者的孩子或者一些因为疏忽而未注射者,但仍不能放松警惕……”

    【常识】

    麻疹并不可怕

    “麻疹会引发人体肺炎、脑炎、心肌炎等一系列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生命非常容易受到威胁。”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施光峰说,“所以,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患麻疹的元凶麻疹病毒可以存在于患者口、鼻、咽、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和眼结膜分泌物中,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说话)传播给其他人,感染者如果没有接种过疫苗,就会得病。”王晓红介绍,患上麻疹,往往先会出现发热、咳嗽、眼结膜充血、声音嘶哑等症状,这时家人应该及时送诊,家中应消毒隔离,发热3至4天后,患者从耳后起逐步向下全身出疹子,直至发疹完毕仍需3至5天。孙东信说,“因为麻疹的起初症状仿佛就像重感冒一般,所以对于非热点人群的成年人来说,危险性反而有时更大。因为起初人们往往将其当作感冒没有及时治疗,直到引发了炎症,为时已晚。”

    但人们完全不必过于担心。施光峰介绍,人类早已掌握了麻疹的特点。作为病毒性传染病,治疗麻疹无特效处理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预防为主,“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人感染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人是唯一宿主,因此,只要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就能完全预防。”王晓红介绍,麻疹疫苗已被纳入我国计划免疫范围内,“在上海,孩子生下来8个月时第一次接种麻疹疫苗;18个月时加强一针;入学前,再复种一针;而到了进入大学前,还可能因为个人的体质和是否接触过麻疹病人,再打一针麻疹疫苗。”

    王晓红建议,市民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时接种疫苗,而在冬春之交,市民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不要过多停留在人群密集的地区,以免被传染。

  【思考】

    疫苗策略需否调整

    “日本这次暴发的麻疹疫情,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是否要调整麻疹疫苗策略。”昨天,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姜庆五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和世界大部分公共卫生专家一样,姜教授相信,如果没有疫苗,麻疹几乎是不能被控制的一种传染病。科学家使用“基本传染数”评估一种传染病的传播潜力。例如,当基本传染数为2时,意味着平均一个传染病人能够传染2个健康人。SARS的基本传染数大约等于3;天花为3.5到6;而麻疹,相应的数字在10到20之间。麻疹减毒活疫苗发明前,99%的儿童都得过麻疹。在我国,仅1959年发生的全国麻疹流行中,900万人患病,死亡26万人,而当时全国总人口为6.7亿。本报一名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老记者回忆说,“我们进托儿所时,老师都会挨个问,得过麻疹吗?”

    与计划免疫工作实施前的1978年相比,中国的麻疹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降低了95%以上。但近年来,麻疹发病年龄整体高移,少年和成年的发病率占相当大的比例,日本的麻疹疫情也有同样特点。姜教授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疫苗的效力在七八年后会逐渐减弱;不像真正感染过麻疹的人,基本是终身免疫。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情况是,新生儿患麻疹的有所增多。过去认为,胎儿在母体内获得的麻疹抗体,可延续至出生后6个月。但这一代母亲大多为人工免疫,婴儿可能无法从母体内获得足够的抗体。

    姜教授告诉记者,从这两年对麻疹病毒的监测看,病毒株的变化不大,目前的疫苗仍然是有效的。“现在的问题是,成人要不要列入免疫计划中去?”姜教授说,这值得未来的公共卫生政策研究。

    姜教授认为,一旦发现有小规模的麻疹流行,对易感人群加强疫苗接种是首要措施,其次应做好病人的隔离工作。而世卫组织建议的公共卫生战略包括四部分:通过常规卫生保健服务为所有婴儿接种一剂麻疹疫苗;通过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为所有儿童提供麻疹免疫的第二次机会;有效监测麻疹;加强护理,包括补充提供维生素A。(记者 梁建刚 林环 尤莼洁)

麻疹将是第三个被消灭的传染病吗?

    今年初,世卫组织发布数据称:自1999年以来,全世界麻疹死亡率已降低60%,由约87万降低到2005年的34.5万。这是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成就,超越了联合国关于1999年至2005年期间将麻疹死亡人数减半的目标。

    公元10世纪,波斯医生拉兹首次描述了麻疹,但直到1675年麻疹才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1864年贝纳肯定了麻疹是通过呼吸道播散,由人传给人的疾病,潜伏期为14天,可获终身免疫。1963年,美国成功地应用了经鸡胚羊膜腔适应和鸡胚单层细胞传代的减毒株制备了疫苗。我国也于1965年自行研制了减毒活疫苗并开始普种,从此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降低。

    1980年,世卫组织宣布,天花成为人类第一个用疫苗消灭的传染病。接下来是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其全球消除工作在2007年已进入扫尾阶段。世卫组织相信,麻疹将成为人类第三个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美洲已基本消灭麻疹,西太平洋地区的目标是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中国对此也做出了承诺,提出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的总体目标。世卫组织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球将消灭麻疹。

 
科学家:人类抗体可防禽流感 
 来源:广州日报  
 

禽流感频频暴发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当世界各国的药厂与时间竞赛,希望抢先研制出治疗禽流感的药物之际,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28日报告说,他们利用取自人类禽流感幸存者体内的白细胞培育出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不但能保护实验鼠免受H5N1致命病毒入侵的抗体,而且还能压制已被感染的老鼠体内的病毒。这项研究成果为人类对抗禽流感带来了新希望。

    从幸存者血液中提取

    参加此次研究的科学家来自越南、瑞士以及美国。专家们这次研究的血液,是由4名越南成年患者捐出的。他们于2004年患上禽流感,在河内一间医院留医及接受治疗,最后幸存下来。这些血液样本后来被送到了瑞士的一家实验室进行研究。

    瑞士生物医学研究所和美国国家变应性疾病和传染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从他们的血液样本提取出免疫白细胞,利用特殊实验方法使这些白细胞快速、持续地生成大量抗体,并从中筛选出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具有免疫力的4种单克隆抗体。

    兰扎韦基亚教授领导的专家小组之后利用老鼠进行实验。研究人员将实验鼠分为2组,其中一组被注射了这种抗体,另一对照组则被注射了白喉和炭疽的人体疫苗。之后将两组老鼠都暴露于H5N1型禽流感病毒环境下。结果,对照组那些无保护的老鼠很快发病并在一周内死亡,无一存活,而注射单克隆抗体的实验鼠有80%成功存活下来。

    在另外一个试验中,研究人员还发现,即便在感染之后72小时才注入单克隆抗体,实验鼠的存活率仍然十分高。

    实验结果还显示,抗体能使老鼠体内的病毒大量减少,达到未注射抗体前的1/10至1/100。病鼠肺部的H5N1病毒大幅减少的同时,抗体也几乎完全阻止了病毒蔓延到脑部或脾脏。

    这一研究成果已于29日刊登在网络开放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上。这项研究成果为人类对抗禽流感带来了新希望。

    虽然现在进行的只是初步研究,不能肯定在人类身上是否也取得同样效果,但如果证明是可行的话,世界各国将来便可大量储存这种抗体,即使暴发全球性的禽流感瘟疫,也可以为大量的人提供足够的保护。
 
英学者研究显示:中文好不好 基因有影响 

来源:广州日报  
 
   英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显示,学习语言能力和基因差异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人体内的某些基因,会影响人们学习“汉语”等音调语言的能力。

    所有的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就拥有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能力。但是英国科学家最近找到新的证据,显示基因可能给人学习所谓的“音调语言”,例如中文,以及大部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语言带来帮助。

    旧观念:语言由文化决定

    对于像中文这样的音调语言,细微的音调区别就能完全改变一个中文词汇的意思。例如,你问候对方的妈妈,可能会变成问候对方的马。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母语不是音调语言的人,例如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学习“音调语言”会特别困难。而对于非音调语言,音调的变化表达不同的情感,但是不会改变词意。

    传统观念认为,每个人所说的母语完全是由文化环境所决定的,基因在这方面的影响不会超过宗教信仰或者音乐爱好。

    能够证明这个传统观念的一个明显证据就是:科学家指出初生婴儿无论祖先在哪里,他们首先学会的语言肯定是他们出生几年后听到的语言。

  新发现:基因也有影响

    最近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丹·戴迪休和罗伯特·莱德,首次发现学习语言能力和基因差异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人体内的某些基因,会影响人们学习音调语言的能力。

    戴迪休和莱德把非音调语言地区的人和音调语言地区的人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前者更可能拥有两种新进化的大脑发育基因——“ASPM”基因和“微脑症”基因。与此同时,那些拥有“古老版”“ASPM”基因和“微脑症”基因的人,即使排除地理和历史因素,也更擅长掌握中文等音调语言。

    科学家表示,把地理环境和历史遗传等因素考虑在内,两种地区的人仍然存在这方面的基因差异。

    由于这两种基因都在大脑发育过程中起作用,戴迪休和莱德由此推理,它们对于大脑皮层组织,包括处理语言的区域,也会产生微妙的影响。但是他们提醒说,人们不能因此而推断非音调语言比音调语言更适应进化需要。

    莱德说:“中国社会创造出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和哲学体系,中文这种音调语言与现代的东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非音调语言同样成功。”

  大脑结构存在差异

    此前研究发现,对于那些擅长掌握中文的英语国家人士和那些不擅长掌握中文的英语国家人士来说,两者的大脑结构也存在差异。

    这项研究成果报告发表在美国学术期刊《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莱德表示:“我们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基因和语言的关系提供了方向。”

    加拿大的进化生物学家伯纳德·克里斯匹表示,这项研究成果揭示语言进化和生物学进化以及大脑功能之间的联系,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方向。

 
美学者研究显示:政治偏好一半源自遗传 
 来源:广州日报  
 

    美国学者的研究显示,在决定人的政治取向时,心理特征只起到一半的作用,另外一半的因素是基因。这意味着,人的基因会影响到人们支持哪位候选人。

    纽约大学心理学者约翰·乔斯特最近对来自12个国家的2.2万多名参与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人们的政治偏好和人的基因以及心理状态有关,这会影响到人们支持哪位候选人或者选择收看哪位脱口秀主持人的节目。

 
    心理因素和基因共同作用

    此前的研究显示,做事勤勤恳恳,喜欢有秩序、有组织生活的人,在政治上往往倾向于保守。而对新的体验持开放态度、喜欢创造性的人在政治上则倾向于自由主义。

    但是乔斯特的研究显示,在决定人的政治取向时,这些心理特征只起到一半的作用。研究人员对双胞胎的政治取向的研究发现,另外一半的因素是基因。这一研究结果已经刊登于《美国心理学家》杂志。

    很多社会学家都争辩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政治意识形态在美国就已经消逝,因为那时左翼和右翼都无法得到人们的信任。

    但乔斯特表示,最新的研究显示现在的情况恰好相反,现在的政治学非常活跃。例如,他先前的研究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能够辨别出他们的政治信仰是属于“左(自由主义)”还是“右(保守主义)”,而且这些政治信仰在大选投票时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美国人看上去也非常乐于参与政治。例如,2004年大选期间,4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收听政治性的电台节目。

  不稳定状态让人变得保守

    乔斯特认为,环境因素或者人们在生活中遭遇的事情,对于他们的政治偏好起到一半的决定作用。

    例如,当人们对死亡、恐怖主义活动感到恐惧,或者处于不确定性的状态时,他们倾向于变得更加保守。一项在“9·11”事件后对世贸大厦生还者进行的研究显示,在事件发生后的18个月里,38%的人的政治偏好变得更加保守,而更加倾向于自由主义的人只有13%。

    确定人的政治信仰的另一个因素则属于生物学因素。内布拉斯加大学政治学家约翰·海彬也参与了这一研究。他所做的研究显示,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容易分享相同的政治理念。当然他们也拥有更多的相同基因。

    约翰·海彬表示:“我们的政治信仰中,有40%甚至一半是建立在遗传上的。”遗传基因会导致人们更容易或者更难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应付特定状况的方式。

    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建立一个更加宽容的社会。约翰·海彬说:“如果你认识到对手并不是故意与你作对,而是存在着生物学的因素在起作用时,也许你就不会一心只想着怎样是他们改变自己的政治信仰了。”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