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重奖科技功臣

【字体: 时间:2007年07月2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河南重奖科技功臣

  

河南重奖科技功臣 
 
光明日报 
 
 
    本报郑州7月19日电(记者刘先琴 通讯员余嘉熙) 今天上午,河南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346项科研成果进行了奖励,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70项,三等奖167项。洛玻集团的姜宏博士、河南农科院的许为钢研究员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各获奖金100万元,这是《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自2000年7月18日修订出台后,河南首次为省内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颁奖,同时也创下河南对科技人员奖励金额最高纪录。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分别为杰出贡献奖的获得者颁奖。科技部副部长尚勇代表科技部到会祝贺。

    此次评选十分注重强调科技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获得河南省科学杰出贡献奖的姜宏博士,在超薄浮法玻璃领域取得了原创性和突破性的技术成果,打破了国际垄断,使“洛阳浮法”与国际先进水平完全接轨,被国内浮法生产线广泛采用,为国家节约外汇1.2亿美元。另一名获奖者许为钢研究员培育的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一举结束了我国没有优质面包生产面粉的历史,连续5年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创造经济效益43亿元。两项科技成果一个工、一个农,均体现了产业创新的特点,“洛阳浮法”是通过科技创新转化生产力,“郑麦9023”开创了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都对社会经济建设具有很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此外,高产稳产广适紧凑型玉米单交种郑单958、高速公路长寿命路面典型结构成套技术研究、北斗/GPS网络时间服务器……除少数基础研究项目外,此次获奖的大部分科技成果都是应用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这些项目在农业、交通、信息、医疗等民生领域等发挥了重要的支撑或带动作用。

    目前,河南科技成果正有力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迅猛发展。截至2006年底,河南省已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94家、高新技术产品4507种。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60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工业增加值813.8亿元,同比增长27.5%,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百分点,规模总量处于中部地区首位。


 

河南200万元重奖两位科学家
 

来源:河南商报
 
 

     两位科学家每人“中”了100万元,不过不是买彩票,而是河南省首次颁发的“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昨日上午8时30分,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会堂举行。当两位获奖科学家分别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省长李成玉手中接过“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证书和100万元重奖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两位科学家分别是洛玻集团总工程师姜宏和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副主任许为钢。

    “该奖项是河南省科技行业的最高奖项。”省科技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也是2000年河南省设立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以来,首次颁发这一奖项。

    目前,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包括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省科学技术合作奖。2006年全省共评选出省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346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70项,三等奖167项。昨天,获得一等奖的9名科技代表也领取了证书。

    出席大会并颁奖的领导还有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等。

    【相关新闻】

    李成玉:去年我省申请专利11538件

    商报讯“去年,我省评出省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346项,另有13项科技成果获全国科技进步奖,是历年来获奖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年。”

    参加完奖励大会后,省长李成玉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省科技发展的情况。李成玉说,去年,我省推荐的5项农业科技成果全部获奖,占全国农业获奖成果的28%,创我省历年来农业科技成果同年获国家奖数量之最。

    去年,我省共申请专利11538件,专利授权5242件,申请专利量首次突破万件大关,增长速度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

    目前,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我省已经形成技术和市场优势,成为全国重要的超硬材料、多晶硅、血液制品和电池生产基地。

    【对话

    许为钢】

    妻子做的比我多

    记者:搞农业研究一定很枯燥吧?

    许为钢:也不全是。作物育种的整个过程是在期望、兴奋、激动、失望之中度过的。开始设计很完美、采用的方法恰如其分,等待好的结果出来就很兴奋,但最后可能是失败了。

    记者:对外行人来说,很难想象培育一个小麦品种有多难。

    许为钢:单说解决小麦抗赤霉病这个世界性难题吧,我们课题组每年都要做几百个杂交组合,这其中大部分组合都是肯定要失败的,可能一年也成不了一个。所以,我把这个研究过程叫做遗憾的艺术!

    记者:听说您的爱人和您一个单位,也做小麦研究?

    许为钢:是的,我俩是大学同学。十几年来她跟随我辗转南北,既要共同搞科研,又要操持家务带孩子。我们两个在一个单位、一个课题上工作,她所做的工作比我还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她把成功的机会让给了我,我这辈子亏欠最多的就是她。

    记者:你的100万元作何打算呢?

    许为钢:90万元用于科研经费,剩下的由课题组成员共同支配。其实,去年年底省里还奖励给我30万元,这笔钱我捐了出来,建议设立农科院的研究生奖学金。

    【对话

    姜宏】

    反对声没有让我放弃

    记者:你研究的玻璃到底有多薄?

    姜宏:最薄的玻璃是0.5mm。

    记者:讲一下你的创业故事好吗?

    姜宏:2001年9月份,我们已经成功地生产出来1.5mm和1.3mm的超薄玻璃,然而我们的目标是1.1mm,仅仅剩下0.2mm的障碍却怎么也无法逾越。2002年的春节期间,我们都是在紧张的科技攻关中度过的。

    我清楚地记得2002年2月28日,厚度为1.1mm的超薄玻璃稳定地拉出,每一片都如蝉翼般晶莹剔透。

    记者:在研发过程中,你感觉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姜宏:孤独。

    记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姜宏:“孤独”这个词并不是代表我没有朋友或者家人的不理解,而是在创业初期,我曾遇到过反对声。

    研制这个技术就是对传统理念的一种挑战。在研制的过程中,因为反对的呼声,我几次都想放弃,但是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就要承受得了失败,耐得住寂寞,坚持就是胜利。

    记者:你获奖后,最想给家人说什么?

    姜宏:结婚20年来,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加班,甚至每天晚上我都在生产线上度过,几乎没有时间多陪陪妻子;对于我的儿子,我也充满歉意,高考的时候我没有在他身边辅导过。

    【人物档案】

    许为钢,重庆人,1958年10月出生,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高产育种研究室主任。他培育的优质强筋郑麦9023品种,广泛用于面食类食品的制作,连续5年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姜宏,江西武宁人,1961年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洛玻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在超薄浮法玻璃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目前,洛玻生产的超薄浮法玻璃占领国内50%以上市场,累计生产3600万平方米,为国家节约外汇1.2亿美元,迫使国际市场的超薄浮法玻璃由每平方米60元降至每平方米24元以下。

 
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同一大学的“秘诀”


  新华网日内瓦7月16日电(记者邹声文 杨伶)瑞士国家不大,但有一所大学的名声非常显赫,它就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在许多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它都名列欧洲大陆首位。建校152年来,先后有爱因斯坦等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里上过学或工作过,为学校赢得了巨大荣誉。

  
 
  是什么秘诀让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近日,新华社记者采访了该大学的相关负责人。

  “我们学校一共只有16个系,360名教授,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内有学生1.3万人。从规模来看,比中国的好多大学都小。”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国际关系主任提尔斯泰因教授看来,学校规模大并非世界一流大学的必备条件。

  瑞士对研发和教育的投资很大,2004年的投入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3%,高居全球第四。提尔斯泰因教授认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成功的第一要素正是持续的资金支持。“我们学校的经费有长期保证,每年国家编列的预算接近12亿瑞士法郎(约合75亿元人民币),使我们可以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其他高风险研究。”

  民主科学的管理,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因素。提尔斯泰因说:“我们学校董事会只有4人,权力很大,但在学校董事会下,有许多由教师、学生组成的协商会。他们虽然不作最后的决策,但会全程参与决策,确保学校决策的科学民主。”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十分鼓励科研人员在科学世界里自由探索。“科学发现是难以预计的,政府应支持高风险的研究。”提尔斯泰因说,在他们学校,需与成果、发现、论文等“硬指标”直接挂钩的科研经费在全部科研经费中比例不到一成。大学的科研完全由教授负责。“教授拿到项目经费后,请谁参加,完全由他说了算。因此,他会组建最好的科研团队,争取做出最好的科研成果”。

  “我们学校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吸引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前来上学、执教。”提尔斯泰因说。据介绍,2006年,全校本科生中国际学生占10%,硕士研究生中这一比例为30%,而博士生中,比例更高,接近60%。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目前有100多名中国学生。提尔斯泰因评价中国学生说:“他们天赋高、勤奋、努力,但独立性、创造性不够,独立找到答案、真理的能力不够”。

  毕业于清华大学、现在该大学负责中国学生事务的王海晶博士对中国学生的这一特点体会更深。“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学会了很多知识,但不会创造,不知道知识用来做什么。”王海晶说,“而科学探索最关键的正是要你独立寻找学术问题,独立寻找问题的答案”。

  王海晶表示,中国学生的这一特点可能与应试教育盛行有关。“在瑞士,一般只有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才会上大学。如果没有科学兴趣就会选择职业教育,其毕业生的收入也很高,社会同样很尊重他们”。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也是典型的“多国部队”。目前,全校六成以上的教师、一半以上的研究人员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化程度超过了美国和日本许多大学。

  “苏黎世城市自然环境好、生活质量高,学校给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待遇也很有吸引力,所以我们能够吸引世界最优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来工作,”提尔斯泰因说。

  目前,学校有建筑、工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环境、农业和食品、管理、人文社会等多个学科,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很强。提尔斯泰因认为,这是学校显著特色,同样是学校成功的因素之一。

责编:赵旋璇


兰州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揭晓

10位青年才俊获殊荣

 
    人民网甘肃视窗兰州7月1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昨日,记者从兰州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获悉,经专家评审及公示,中科院近物所研究员甘再国等1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荣获我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这些青年科技人才涵盖了理学、工程、农林、医学等多学科、多领域。

    1.甘再国,男,中科院近物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新核素的合成及衰变性质的研究。参加了我国第一个新核素的研究,巧妙利用X射线的生长衰变关系,合成了我国超铀区第一个新核素。 2006年享受政府津贴。

    2.陈威男,中国航天集团510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空间钛合金高压气瓶和燃料贮箱的研制工作。作为技术骨干和项目负责人,承担并完成了“东方红三号”卫星用贮箱内芯整体组装焊接防氧化技术攻关工作,为我国航天压力容器的研制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谢成俊,男,兰州市农科所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多年来从事瓜菜新品种选育、推广等技术工作。主持的市农牧局《无公害蔬菜基地(榆中和平)建设及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全国推广,获得省市多项科技奖励。这些项目对消除我市蔬菜淡季、调整温室结构、提高苹果的商品性、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很大贡献。

    4.李庆新,男,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协助科主任完成了省内第一例自主完成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手术。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多次获得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 2005年享受军队优秀科技人才岗位津贴。

    5.张小宏,男,兰州机车厂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设计完成了 N1004型100吨全液压铁路起重机箱形伸缩臂,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设计了援赞铁路 RC—N1005型100吨铁路起重机,担任主机总设计师,受到中、坦、赞三国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6.马君义,男,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资源植物化学方面的教学研究,先后参与了紫堇、甘草、乌头、葡萄、沙蒿、野山杏、百合、蕨麻、番茄等植物有效成分开发利用的研究,发表论文26篇,其中EI收录1篇,国家核心期刊1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予2项,获得省市多项科技奖励。

    7.钟芳,女,兰州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副处长,高级工程师。在兰州机场绿色通道工程中,全面负责“三水”造林示范工程区建设工作及大砂坪桥至忠和段风景林带建设的技术工作。在“兰州市郊黄土丘陵雨养生态系统建植技术研究”课题中,主持了3项子题的研究工作。

    8.田文寿,男,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环境变化研究所副所长。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中,对兰州市区的污染控制提出了一个总体目标和理论依据。他提出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的计算和控制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城市的污染防治。部分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9.王静,女,兰州大学口腔解剖生理研究室主任。参与多项医学课题的研究,完成的课题获省级二等奖1项,厅级二等奖1项,院级二等奖1项,通过甥级科研鉴定2项。教学中,承担本专科生及研究生《口腔解剖生理学》、《牙合学》及《口腔生物》的教学任务。临床工作中,视患者如亲人,服务态度好。

    10.俞树孝,男,兰州同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长期从事生物科技产品的研发。作为牦牛粗奶酪原料研发生产酪朊酸钠项目的主研人员,通过了国家轻工总会的成果和新产品鉴定,是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和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并荣获“陇货精品”称号。参与研发的酪蛋白复合(活性)多肽、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糖肽、氨基酸平衡肽、多肽项目,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杨尚荣)    


我国征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益活动方案” 
 


   本报讯 国家环保总局、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日前联合发文,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团委、教育厅(教委)、教育部各直属高等院校,积极参加由上述三部门联合组织进行的“征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益活动方案”活动。
  据悉,本次方案征集活动参与者既可是学生、社团、民间组织等单位集体,也可是社会个人;其设计包含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为核心;以时代性、参与性、创造性为特色,符合“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主题;参与活动方案应完整、详细、可操作性强;在传统项目基础上鼓励创新。

  征集截止日期为2007年8月30日,由国家环保总局、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最佳组织奖5名,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实施征集具体工作。

   
 陈竺谈中国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光明日报》编者按:本月19日至23日,2004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将在北京举行,这是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一次高水准的学术盛会。去年的非典和今年的禽流感在中国大地的肆虐,给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些事件尤其是非典,特别提醒我们要重视和加强生命科学的发展。

  陈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曾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骑士荣誉勋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近20年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医疗业、制药业、农业、环保等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对全社会最为重要并可能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在人口与健康领域及农业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对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近年来生命科学发展状况

  我国生命科学基础性研究的优先发展领域: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识别、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动植物区系的系统演化与协同进化、生物信息学等。

  基因组研究:在基因组这一前沿领域,我国科学家承担了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任务,是继美、英、法、日、德后成为正式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项目的第6个国家,也是惟一加入该计划的发展中国家;克隆了功能新基因的全长cDNA多条,已申请一批国内外专利;证明了东亚人群的基因组与其他现代人群一样起源于非洲等。最近,中国科学院在水稻基因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已经发表了水稻基因组的框架序列,并在参加水稻基因组完成序列图测定的国际合作中率先完成了第四号染色体的工作。我国在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方面也已成为主要的参加国,迄今已完成了钩端螺旋体等6个微生物的全基因组测序。

  疾病相关基因研究:我国科学家充分发挥人类遗传资源优势,近年来取得了疾病致病基因定位、克隆的一系列进展。首先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致病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继而克隆了耳聋、短指(趾)等一批单基因疾病的致病基因,近来又定位了II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和鼻咽癌的基因。

  其他前沿领域:在诸如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等方面,近年来我国生命科学界也取得了不少国际一流成果。例如,发现了与精子成熟和保护有关的抗菌肽基因、揭示了果蝇有与高等动物类似的认知行为,首次观察到植物防止自交的一种新的繁育机制等。在系统发育和动植物区系演化方面,完成了255卷的《植物志》、《动物志》、《中国隐花植物志》,这些工作均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主要进展

  我国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领域:高产优质农作物的遗传育种、转基因技术和动物克隆、生物反应器、基因和蛋白质工程疫苗及药物、基因治疗等。

  农业生物技术:我国在超级杂交稻研究与组合应用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选育出一批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较好地实现了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的结合。育成的超级杂交稻组合比现在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稻组合增产15%—25%。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开发方面,我国已经有转基因耐贮藏番茄、转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矮牵牛、抗病毒甜椒、抗病毒番茄、抗虫棉花5种自主研制的转基因植物通过了国家商品化生产许可,并有20余种转基因植物进入环境释放阶段。在动物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转基因鱼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生产人药用蛋白的转基因动物;获得了山羊、牛等一大批克隆动物,其生产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此外,部分畜禽基因工程疫苗已经达到了商业化生产的阶段。

  医药生物技术:经多年努力,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初具规模,批准上市的产品有18种,进入一、二期临床的有21种,处于临床前开发的有35种。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例如α1b干扰素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60%。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初露端倪,人工血液的核心技术已实现重大转让。通过产学严的结合,我国基因工程制药业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企业已有60多家。生物技术药物由仿制逐步向创新转变,在世界前10种销量最大的品种中,我国能生产8种。此外,肿瘤免疫治疗、抗血管治疗等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与重要进展;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恶性肿瘤、B型血友病等5种治疗方案进入临床试验。中国的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已从1986年的2.6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0年的200亿元人民币。

  ■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生物技术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创新能力不足,投入不足,人才不足,基础设施不足;部门研究计划之间的协调不够,投入渠道多而协调机制少,导致计划重复而效率不高;科技研究与产业的结合不紧,企业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同时,法制建设跟不上科技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研究发展计划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如实施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发挥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和高技术产业化基地的骨干作用,建立不同研究计划之间的协调机构并逐渐简化和集中资助渠道,加强国立科研机构与地方、企业的联合,鼓励科研机构的项目组或单位的适当时机转制,建立国家和机构的生物伦理委员会。为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的研发,近年来我国新建了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生物信息中心、转基因动物基地、作物设计中心、药物筛选基地等一批基地,通过市场机制,对生物技术要素进行整合,形成知识链、技术链、产业链的连接,组成研究、开发航母;抓大放小,促进关键产业的结构调整,孕育大的产业集团;注意引进通晓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全过程的“领军”人物,形成临界状态。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河南|科技功臣|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