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优选资助课题申请指南(生命科学类)

【字体: 时间:2007年07月0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2007年优选资助课题申请指南

  2007年优选资助课题申请公告

经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20届理事会暨顾问委员会联席会议审议通过,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2007年优选资助课题面向能源、信息、交通、材料、生命、环境等六个科学技术研究领域设立选题39个,现向社会予以公告,凡符合本《公告》条件的青年教师均可申请。

  一、受理范围

  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指定的具有申报霍英东教育基金资格的259所高等院校(请查询霍英东教育基金网站:http://www.hydef.edu.cn)中工作的满足申请条件的青年学者。

  未列入指定高等院校内的申请人,如需申请,需由指定高等院校中的一所大学审核、推荐。

  二、申请条件

  1.申请人已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与学术背景,所在学校具备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设备条件。

  2.在国内高等院校工作,年龄在35周岁(1971年3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已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3.申请者在申请优选资助课题时,其课题名称,必须与《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007年优选资助课题申请指南》(附后)相一致,否则不予受理。其具体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须根据《指南》中课题所涉及的各自研究范围,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优选资助课题项目申请书》中“四、对研究课题目的、意义的简要说明”和“五、课题研究内容、工作方案”予以明确。

  4. 课题每项资助2万美元,以3年完成时间为限。

  在国外工作的青年教师若需申请,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自被学校推荐盖章之日算起,须在6个月内回到国内高等院校工作。

  三、申请办法

  1.申请人须由国内两名以上同行教授(其中至少一名教授在本校任教)推荐;按照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提供的《霍英东基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word模板》,认真填写并打印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优选资助课题项目申请书》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推荐书》各一式六份;有关《霍英东基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word模版》可直接从霍英东教育基金网站(www.hydef.edu.cn)上下载。

  在国外工作的青年教师,申请办法与前相同,但两名以上推荐教授中,至少一名在国内高等院校任教,审核的学校应是申请者即将回国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的国内高等院校。

  2.课题(《申请书》及《推荐书》)需经所在高等院校审核同意汇总后,由学校具文(盖校印),连同数据盘统一报送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3.每项申请需交纳项目评审费500元人民币。

  四、受理时间

  2007年3月1日至3月31日。

  五、评审程序

  课题采取两级评审制。

  1.通信评审:按照回避原则,根据申请人所从事的研究内容和填报的国标学科代码,从同行评议专家库中随机遴选5名同行专家进行通信评议。

  2.会议评审:在通信评议的基础上,遴选出部分优秀课题申请人,邀请参加答辩会议。根据答辩成绩,由专家组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理事会及顾问委员会联席会议推荐,经顾问委员会讨论后报理事会确定。

  六、课题管理

  凡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资助的“优选资助课题”,从批准之日起,需在三年内完成。有关资助课题管理事项,按《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管理办法》“第五章”相关条款执行。

  七、联系办法

  1.课题申请咨询: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联系人:李斌,余彬,电话:010-66097845 66096281;地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2.软件技术支持:

  北京邮电大学,电话:010—62283600或62283699转310找毛竹、刘阳老师。

  3. 项目评审费交纳事宜:

  联系人:刘燕,电话:010—62514684,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路中关村大街35号。

  交纳方式,银行汇款。

  开户名称: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开户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北京中关村支行

  账 号:137011516010007132

  用 途:霍英东基金2007年优选资助课题项目评审费

2007年优选资助课题申请指南


 五、生命科学技术领域:

  1.基因治疗中非病毒载体高效转染和表达的研究

  应用非病毒型载体,研究其分子设计、构建、转染、表达等影响因素,建立简便、高效表达的导入方法。

  2.参与心血管病理过程中重要炎症分子的功能研究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深入研究心血管病发病过程中某些重要炎症因子的作用,阐述其在我国心血管发病中的流行规律。

  3.消化道肿瘤转移标志物的研究

  利用高通量技术,筛选出肿瘤组织或血液样品中的肿瘤转移相关标志物,并且在大量的临床肿瘤患者中开展验证研究,明确所得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重要病原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信息学与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

  利用基因组序列和基因表达谱等信息,针对重要病原微生物,建立基因调控网络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用于指导药物与疫苗开发等工作。

  5.植物对病原菌非寄主抗性基因的发掘与应用研究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植物中发掘对作物的重要病原菌非寄主抗性的关键基因,研究植物对病原菌非寄主的抗性调控机制,为培育抗性稳定持久的新品种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6.水产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新技术的研究

  合理采用免疫学技术、分子检测技术以及生物发光技术等,针对水产食品中常见的致病性微生物,研究开发新型、快速、实用性强的检测技术与方法。

  7.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键问题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提高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疗效﹑减少毒副作用﹑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关键问题与方法。

  8.提高圈养野生动物抗病能力的分子策略研究

  针对圈养野生动物繁育过程中高疾病致死率的问题,研究野生动物抗病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及其提高抗病能力的分子策略。

  9.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评价方法的建立与试测研究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的系统评价方法,并对其适用性进行检验。

  六、信息科学技术领域:

  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对下一代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或通信网络等)的融合、编码、安全、组网、QOS、路由、网管或半导体材料等关键技术进行理论或应用研究。

  2.新一代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研究

  对各类新型移动通信系统(包括3G、WLAN、WAP、数字集群等)的标准、体系、后台、基站、终端、芯片、业务、应用、安全、DRM、接入等方面进行理论或应用研究。

  3.基于虚拟机的资源动态管理与协同技术研究

  结合可信、可协同和可控等特征,研究虚拟计算的机理与建模,研究虚拟机的负载均衡、自适应及多虚拟机的协同计算技术。

  4.新一代软件新技术研究

  面向普适计算及网络环境,研究新型软件体系结构与理论,以及具有环境感知、动态自适应、可靠服务组合和行为监控等特征的中间件技术。

  5.新型网络计算机理研究

  结合无线传感网络、网格计算,P2P计算或普适计算等领域,研究信息资源组织管理、调度分配、高效搜索、动态监控及QoS等核心技术。

  6.下一代(65nm以下)金属(硅化物)栅技术的研究

  研究在65nm尺度以下由金属硅化物做为栅材料的相关技术及其半导体器件的电学特性。


一、材料科学技术领域:

  1.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热电纳米薄膜材料与器件的研究

  探索新型多带隙高效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组成、性质及其实现方法,进而研究相应的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技术;研究高效太阳能热发电纳米薄膜的材料制备工艺并开发相应的器件。

  2.新型光电信息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的研究

  研究新型场致发射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发射机理与性能优化,探索低维异质纳米结构发光或光探测材料与器件,进而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和通信光电子器件技术等。

  3.先进高温超导及其它新型功能薄膜材料技术

  研究纳米氧化物高温超导薄膜、新型大面积YBCO超导薄膜以及Ni金属基带上的超导带材和新型压敏、压电、铁电、声光功能薄膜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及磁电子或自旋电子学器件的设计、制备、性能及其应用。

  4.生物工程与生物医学工程中的新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

  研究用于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与公共卫生技术等方面的新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5.新型高性能非晶合金制备与精密成形一体化技术的研究

  研究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高耐蚀性和低密度、轻质、高形成能力的新型非晶合金的规模化制备工艺,开发其材料制备与精密成形一体化技术。

  6.先进近终成形及纳米尺度材料、结构制备技术的研究

  研究低成本高性能粉末冶金零部件的近净成形技术,探索用于纳米尺度材料成型、结构加工和表面处理的精细无模直写成形技术及团簇与纳米粒子精细束流技术等。

  二、环境科学技术领域:



  1.新型气态氮氧化物净化技术基础研究

  针对受燃烧烟气和汽车尾气集中影响的空气环境,开展以天然绿色材料为基础的氮氧化物净化技术研究。

  2.生活垃圾小型可持续填埋技术研究

  开展适合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研究,开发加速稳定化、去除填埋场环境污染释放物的关键技术,实现填埋场的可持续使用。

  3.高选择、高富集和高通量样品前处理技术

  针对微量有机污染物样品提取、净化和浓缩中的技术难点,开发高选择、高富集和高通量的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

  4.新型有机农药的环境行为研究

  以保护食品安全为目标,研究酰胺类、烟碱类和杀虫抗生素类等新型农药的界面行为、降解速率以及在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的残留特征。

  5.受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与风险评价

  应用微生物技术和流体动力学理论,研究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原位人工强化转化去除技术和风险评价方法。

  6.典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人体健康影响

  以保护人体健康影响为目标,探讨典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暴露途径、暴露量和暴露危害,据此筛选高风险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三、交通科学技术领域:

  1.高速铁路运输组织优化技术的研究

  对高速铁路运输组织中的列车开行方案生成技术,列车开行、动车组运用、乘务运用等计划的综合优化编制技术,列车运行预测及调整技术等进行研究。

  2.沥青路面使用功能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通过应用人车路关系分析和路面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沥青路面的抗滑、噪声和纵横向平整度指标与行车舒适性、安全性及交通环境影响的相互关系,并研究提出性能指标改善的对策。

  3.新型汽车综合电控制动系统研究

  研究集成制动能量回收(RB)、防抱死制动(ABS)、驱动防滑(ASR)、车辆稳定性控制(ESP)及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等综合功能的新型汽车电控制动系统结构及其系统的动态优化与智能控制技术。

  4.空域交通规划管理的理论方法研究与辅助系统实现

  综合应用运筹学、优化理论和信息技术、仿真技术,研究适用于我国空中交通的空域规划、资源分配及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并开发相应的辅助决策原型系统。

  5.汽车发动机燃烧理论与超低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满足国四以上排放标准的超低排放汽车所需的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放控制理论与技术、尾气后处理和发动机电控管理系统的开发技术。

  6.高速铁路轮轨损伤机理和减缓措施的研究

  对具有强摩擦力、强震动、高速滚动接触应力,温差应力以及环境耦合作用下的轮轨摩擦损耗和接触疲劳进行研究,揭示轮轨磨损和疲劳交互损伤的规律和机理,并研究提出减缓轮轨损伤的措施。

  四、能源科学技术领域:

  1.我国特殊油气能源的勘探、开发、加工关键新技术研究

  在占我国油气资源当量一半以上的由高危气田(含高H2S、CO2)、深海水合物、超低渗透油气田、深层稠油等难动用储量所组成的特殊油气能源领域中,开展对高效经济勘探(含物探、化探、遥感)、安全洁净开发(含钻井、储运)油气利用加工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方向上,有突破性创意的研究课题。

  2.复杂多相流动和化学反应体系的基础研究

  对于能源动力等工程领域中多相复杂反应体系,研究其流动、传热和反应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

  3.基于煤炭高效清洁转换的新技术研究

  就煤炭热解、气化、煤炭液化、煤基能源多联产技术及多联产过程的热物理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

  4.生物质制取清洁燃料的基础研究

  研究生物质气化、液化和生物转化等制取清洁燃料的机理和方法。

  5.特高压电力系统重要设备的设计理论和技术研究

  对特高压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各种重要设备(如高压互感器、断路器等)的设计理论、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

  6.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技术与理论基础研究

  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水热管理、电热传输现象等基础热物理问题和电极、交换膜材料和制备工艺等开展研究。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