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Sanger研究所测序队伍大变动

【字体: 时间:2008年01月1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英国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基因组测序研究中心之一。近期,该研究所得测序管理队伍有了一系列大的人事变动。

  

生物通报道:英国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基因组测序研究中心之一。近期,该研究所得测序管理队伍有了一系列大的人事变动。

 

Julian Parkhill被委任委测序主管,Carol Churcher被任命为测序操作主管,Harold Swerdlow目前则是测序技术部的主管。

 

Parkhill之前是Sanger研究所病原物测序部门的主管,他的职责是支持新的管理队伍、给出策略方针和促进研究所研究人员和测序团队之间的合作。

 

Churcher1993年该所成立时就成为Sanger的成员,她是病原物测序部门的一个首席管理者。此前,她在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

 

SwerdlowSolexa公司最新一届的高级研究主管。Solexa公司去年被Illumina公司收购。Jame Rogers之前是该研究所测序主管,他于去年离开。

 

Wellcome Trust Sanger 研究院是顶尖的基因组研究中心,其任务为增进对基因组的知识,特别是透过大规模的排序及分析。 该研究院正在对约十亿对的人类基因(为总数的三分之一)进行排序,是对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 的一大贡献。

为纪念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桑格博士的杰出贡献,威康信托(WellcomeTrust)和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于1993年共同组建了威康桑格研究所。该所成立近20年来已逐渐成为全英国研究人类基因组和其他生物基因组的中心。

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固定研究人员只有69人,获诺贝尔奖的却高达8人次(获奖率12%)。这是全世界生物学实验室中获得诺贝尔奖密度最高的。

该实验室主任、诺贝尔奖得主佩鲁茨(M.Peruts)为此立了大功。一次他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他为科学管理做了三件事:第一,确定需要发展的研究方向;第二,成功地吸引杰出的科学家;第三是创造条件,让他们自由地工作。他的核心思想是,物色真正有原始思想的人,然后造成一种环境,使原始思想得以萌发而导致科学的突破。

在桑格之后该实验室又有多位科学家得到诺贝尔奖,这些人也都是用佩鲁茨请桑格的方法被请到实验室来工作的。可见,洞察原始的思想是何等重要。(生物通雪花)

 

附:桑格博士传记

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曾荣获1958年和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18813,桑格出生于英国格罗斯特郡的一个普通村庄,是桑格夫妇的第二个儿子,他与父亲的姓名一模一样,都是弗雷德里克桑格。老桑格拥有医学博士学位,在伦德科姆村做医生,并从事医药研究,一生兢兢业业,深受当地百姓的尊敬。小桑格的母亲名叫西塞莉,外公是一个富有的棉花商。

小桑格的哥哥比他大1岁,两兄弟很小就喜欢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争相阅读生物学的科普书籍,时常为一个科学问题而争论不休。桑格上学的学校叫布莱恩顿,在学校里,他并不出众,学习成绩一般,虽然投入了很多时间学习生物学,但学校并不考核生物学课程;更因为他性格内向,在学校里很少引人注意。中学毕业时,他意识到自己腼腆内向的性格并不适于从事医生职业,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自己非常爱好的科学研究。

小桑格的母亲比较富裕,利用积蓄资助他到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大学里由欧内斯特鲍德温和另一个年轻教教授的生物化学课程,使桑格感受到了生物化学的魅力,就一头扎了进去。1939年,在学完规定的大学课程之后,他获得了自然科学学士学位。但他的考试成绩都不太好,没有勇气教授们申请攻读博士学位。为了继续学习有趣的生化,他选修了一门生化高级课程,在剑桥继续学习。课程一年就结束了,结业考核后,他便离开了剑桥。


两个星期以后,考试成绩公布了,桑格发现自己的分数竟然最高,而他以前从来就没有考过高分,他立即给生物化学系写了一封信,希望继续在剑桥学习生化。随后,他到学校老师当面提出申请。桑格很快就回到了剑桥,在生化系蛋白质专家皮里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皮里一见面就给了桑格一大桶冻结的植物提取液,让桑格自己寻找出路。桑格拿到这一大桶提取液,一时不知所措,正当他苦思冥想之际,皮里却离开了生物化学系。桑格转而师从纽伯格,研究赖氨酸的代谢作用,以及一个与马铃薯固氮有关的课题。

1940年,桑格与玛格丽特琼结婚,后来生养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1943年,桑格完成了博士论文《赖氨酸的代谢》,获哲学博士学位,留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这一年,查尔斯切布纳接替霍普金斯担任生化系教授,桑格加入他的研究小组,开始重点研究胰岛素。切布纳建议桑格试试用定量的方法鉴定胰岛素的氨基酸。


切尔布纳来剑桥之前,已经与其他科学家发现了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总数非常少,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肽链平衡是由链末端的第一个游离氨基决定的,并推断出长链末端的氨基酸为苯丙氨酸,但各种氨基酸的序列当时还不清楚,桑格决定对此进行探索。桑格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色析法,1945年,他发表了研究胰岛素游离氨基的论文。

桑格非常腼腆,不善言谈,不喜欢表现自己,讲课乏味;他也不擅长工作上的沟通与合作,既无领导能力,又不出去筹措科研经费,仅从事一些不需大量经费的研究项目,长期默默无闻,有几位助手因为耐不住寂寞离他而去。桑格认为,项目少反而使自己免受干扰,也不必分心面对多种选择,可以一心一意的把所能做的惟一研究课题进行到底。1949年,桑格进一步开发了测定胰岛素两条肽链氨基末端序列的技术。

直到1951年的8年里,他的研究一直在接受贝特纪念医学研究基金的资助。桑格有关胰岛素氨基酸序列的研究工作,受到科学界的关注,使人们重新燃起对胰岛素研究的兴趣。1951年,他获得了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颁发的柯德-摩根奖章和奖金。从1951年起,他就成了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外围成员。

桑格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找到一种试剂,名为“2, 4-二硝基氟苯,给蛋白质一端的氨基酸着色、切割,然后用马丁的纸色层分离法分离测定氨基酸,测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后来,此试剂被广泛应用于确定标记氨基酸氮端和碳、蛋白质大分子内各氨基酸分子的连接顺序,被称为桑格试剂。他应用逐段递增的方法,花费了10年的心血,于1953年测定了胰岛素的一级结构:两条肽链上分别含有21个和30个氨基酸。1954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教授。1955年,桑格公开发表了胰岛素的全序列。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测定蛋白质大分子中氨基酸的顺序,为以后人工合成蛋白质奠定了基础,桑格因此于1958年首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

桑格在人才辈出的剑桥大学几乎是默默无闻的,教授的头衔也没有。诺贝尔奖给桑格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一连串的头衔和职务接踵而至,这反倒让他感到不习惯了。心情渐趋平静之后,他辞去了伴随诺贝尔奖而来的一系列任命,尽力不让行政职务束缚自己手脚。学校也减免了他的教学任务,使他能专心搞研究。

胰岛素研究之后,桑格还研究了一些酶的蛋白质。1962年,桑格加盟新成立的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出任蛋白化学部门主管。在这里,克里克、肯德鲁、赫胥黎、克鲁格等一批顶尖的科学精英,他们的研究都与DNA有些关系。每当举行学术会议,大家兴致勃勃的谈论核酸,桑格总是静静地坐在一边,耐心的听,最后他才谈几句蛋白质研究。起初,桑格对大家热烈谈论的核酸并不感兴趣,因为那与他的研究无关。但在工作中,他在测序蛋白质的时候有时也自然涉及到DNA测序的问题,他就开始寻找测序比DNA更小的RNA的方法。时间长了,桑格对核酸的兴趣越来越大,并且终于决定将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和R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作为自己的下一个研究目标。

 

然而,这些研究工作与蛋白测序大不一样,核酸生化试验专家约翰史密斯给了他很多的帮助。桑格利用酶的生物活性,用生物学的处理方法,正确的确定了RNA中每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和D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桑格开发出来了测定RNA的小片断序列测定方法:将RNA破成很小的片断,分开测序,再重叠拼接。他还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引进了RNA的序列分析。1965年,他完成了含有120个核苷酸的大肠杆菌5SrRNA的全序列分析。

 

1965917,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牛胰岛素在中国诞生了。消息传出,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19664月召开了鉴定会。许多科学家看到论文后纷纷来信来电祝贺,称赞中国作出了一项可得诺贝尔奖的工作。196681在华沙召开的欧洲生物化学联合会第3次会议上,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成了会议的中心话题。桑格特别兴奋的说:中国合成了胰岛素,也解除了我思想上的一个负担。因为有科学家一直在怀疑他10年前测出胰岛素一级结构的部分顺序。

 

1966年,正当桑格小组测定RNA碱基排列顺序的课题接近大功告成之际,却传来了印度裔美国生化学家H•霍拉纳首先完成了tRNA碱基排列顺序的测定工作,并且,霍拉纳后来因此项研究成果荣获了1968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这意味着桑格从事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即使取得成功,也已落后。人们在为霍拉纳喝彩,桑格的一些助手不免有些垂头丧气。但桑格本人,仍然很有信心,认为自己所采用的测定方法与众不同,更先进更有效,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新技术。对此,桑格说过:我喜欢做别人没有想到的事,而不是和别人竞争谁先完成预定的计划;我偏爱把精力集中在实验研究上,而不是取得最终结果。

 

桑格个人的实验室只有约12平方米,只有一张长约1的简陋工作台和一个旧木板凳,用的是当时相当便宜的聚合酶、丙烯酰胺和脱氧核苷酸这三种试剂品。

 

1975年,桑格发明了测定RNA碱基排列顺序的酶解图谱法,与同事们建立了 DNA序列分析的快速、直读技术,即加、减法。用这种较快的DNA测序的双脱氧核糖核酸技术,他于1977年成功的测定了一种噬菌体Фχ174的全部DNA序列5,386个核苷酸的排列顺序。1978年,他又建立了更为简便、快速、准确测定DNA序列的链末端终止法,用很少的DNARNA,就能比较容易的测定出其核苷酸(或碱基)的排列顺序。桑格完成了人线粒体DNA16,338个碱基的序列分析,以及噬菌体的4.85万个碱基。这一工作为人工合成RNA、人工合成DNA和人类基因组自动测序奠定了基础,为分子生物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桑格与两个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和伯格共同获得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桑格|测序|基因组|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