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兵小组《自然》子刊新成果

【字体: 时间:2008年01月2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研究所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Key State Laboratory of Neurobiology,生物通注)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了神经元的放射状迁移受胞外导向分子的指引,这种迁移的趋化性导向假说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的理解高度有序的皮层结构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研究所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Key State Laboratory of Neurobiology,生物通注)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了神经元的放射状迁移受胞外导向分子的指引,这种迁移的趋化性导向假说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的理解高度有序的皮层结构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神经研究所的袁小兵博士,其早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任神经所研究员和神经回路实验室负责人。2007年蒲慕明和袁小兵联合指导的研究生管沉冰等经过五年的潜心研究,发现高度极性的神经细胞在定向迁移过程中,需要一种长距离的细胞内信号传递过程,协调神经细胞的不同部位对外界导向信号的反应。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目前已知多种发育性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神经细胞迁移紊乱造成的,患者常表现出智障、癫痫等症状。因此对神经细胞迁移导向基本机制的研究将有利于人们对这类发育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和防治。

参与这一研究的还包括陈罡、司马健和金明等,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973”计划、重要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及上海市启明星计划的资助。

在这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在体子宫内基因电转技术,以便可长时程观察一群皮层神经元在体内的迁移,结果他们发现体内通过阻断Semaphorin-3A的信号可以导致迁移的停滞并伴随神经元伸展方向的错乱。

体外实验也发现内源性Semaphorin-3A的浓度梯度对于新生神经元的正确迁移是必须的,并且起吸引性导向作用。这些研究首次证明了神经元的放射状迁移受胞外导向分子的指引。这种迁移的趋化性导向假说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高度有序的皮层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生物通:万纹)

原文摘要:
Nature Neuroscience 11, 36 - 44 (2007)
Published online: 2 December 2007 | Corrected online: 9 December 2007 | doi:10.1038/nn2018
Semaphorin-3A guides radial migration of cortical neurons during development
Abstract

附:
袁小兵
所系名称 神经科学研究所
专业名称 神经生物学
技术职务 研究员
行政职务 研究组长
Mail地址 yuanxb@ion.ac.cn

研究方向 神经回路发育

个人经历:

1995年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0年中科院神经所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神经所助理研究员,2002年神经所副研究员,现在是神经所研究员和神经回路实验室负责人(Laboratory of neural circuit development)。2005年袁小兵等人发现神经纤维最前端生长锥的细胞膜上有一类称为TRPC的阳离子通道起着传递“方向指令”的关键作用。这篇文章发表在当年的《自然》杂志中。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