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科学家解析体内成像问题

【字体: 时间:2008年11月06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斯坦福大学放射学系助理教授饶江宏(Jianghong Rao,音译)领导的研究小组采用了一种新方法解决这个难题,Rao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9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目前任斯坦福大学放射学系助理教授。

  

生物通报道:体外荧光显微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一:给荧光基团配上一个合适的配体,比如抗体或者量子点(quantum dot),然后将其与组织样品或者细胞培养物一起温育,最后加上光照,这样标记的分子就能通过显微镜显示出来。但是体外方法有一个“致命伤”——不能在天然环境下描绘生物过程,因此研究人员逐渐从体外观测转向对体内生物体过程的研究。

任何荧光成像的实验手册都有一些troubleshooting,比如荧光基团不稳定啊,交联配体的结合特异性差啊,或者信号水平不高等等。这也难怪,因为对于体内成像技术而言,光需要绕很多道弯才能到达组织,获得图像,而且由于组织会吸收和散射一些光,因此实验手册都需要确保激发的光源能到达荧光标记物,并且这些荧光也要能从生物体外观测到。更加复杂的是,许多组织本身就是荧光的,所以无论采用的是哪种方法,都需要“对付”这种自身荧光的现象。

来自斯坦福大学放射学系助理教授饶江宏(Jianghong Rao,音译)领导的研究小组采用了一种新方法解决这个难题,Rao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9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目前任斯坦福大学放射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小组在进行“Examining protease involvement in tumor metastasis and cell migration”(肿瘤转移与细胞迁移过程中涉及的蛋白酶)这一项研究中遇到了一个难题:利用标准的荧光分子标记观测深部组织,激发荧光的光源必须能穿透具有强吸收力和光散射的组织,并且当标记分子发出光时,也要能通过同样的组织块,从而被检测到。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称为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io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BRET)的方法进行组织成像。不同于利用生物体外激发光源的能量转移方法,BRET主要依赖于生物发光的荧光素酶来提供荧光标记需要的能量转移。一般而言,进行BRET实验的研究人员是将与荧光素酶与荧光蛋白相交联,后者会吸收生物荧光,并重新发出光,但是由于这些BRET交联物的光仍然有大部分会被吸收和散射掉,因此剩下的信号依然很弱。

Rao改进了这一方法,他将荧光素酶交联在quantum dots (QDs),而不是荧光蛋白上,这就将发出的光线变成了依然是长波长,但吸收和散射不强的光。为了能对深部组织进行成像,Rao等人又将luciferase-QD这个结构连接上了一个配体——这个配体与目的分子相连。这样当将底物,复合体(包括荧光素酶的荧光基团)注入小鼠的尾静脉的时候,BRET标记就能发出两种特殊的光:蓝色的生物荧光和红色的quantum-dot光,这样就能更清楚的观测组织。

(生物通:张迪)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