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等《Science》文章

【字体: 时间:2008年11月1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就中国发现的石笋记录的数据分析了季风强度是如何与北半球气温、冰川周期及太阳的波动发生联系。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1月7日《Science》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EurekAlert!的消息,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就中国发现的石笋记录的数据分析了季风强度是如何与北半球气温、冰川周期及太阳的波动发生联系。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1月7日《Scienc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明尼苏达州大学教授程海博士,曾是海外青年合作基金获得者。在2004年同样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对采自我国黔桂交界处的荔波县董哥洞中两根高分别为210厘米和304厘米的石笋进行了66个铀-钍测年,以及640个氧同位素测定,最终获得了分辨率可达20年的环境记录。并根据这些资料分析得出我国董哥洞氧同位素变化与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变化呈反相关关系。显示其典型的季风雨水同位素特征。降水的同位素随水汽由源区向高纬度区转移而变轻,而同一地点雨水的同位素也随季风水汽强度的变化而波动。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则从中国的万象洞(Wanxiang Cave)中发现的一根石笋所重新构建的一个长达1810年的有关亚洲季风的纪录为人们就季风强度是如何与北半球气温、冰川周期及太阳的波动发生联系的提供了独特的一瞥。

研究人员分析了季风与数个中国的朝代的兴亡之间的关系。几个世纪以来,亚洲的季风为农作物的灌溉提供了十分需要的水源。在季风强烈的时期,如北宋等王朝,它们享有稻米耕作增加以及人口急速发展的美好时光。研究人员认为,但是,微弱及其后来的干旱季风时期则与唐、元及明朝的衰亡在时间上一致。他们注意到,在1960年前后,在气温和亚洲季风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温室气体和悬浮颗粒可能是现在处于支配地位的对季风的影响力。

(生物通:万纹)

原文摘要:

A Test of Climate, Sun, and Culture Relationships from an 1810-Year Chinese Cave Record

A record from Wanxiang Cave, China, characterizes Asian Monsoon (AM) history over the past 1810 years. The summer monsoon correlates with solar variability,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Chinese temperature, Alpine glacial retreat, and Chinese cultural changes. It was generally strong during Europe's Medieval Warm Period and weak during Europe's Little Ice Age, as well as during the final decades of the Tang,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all times that were characterized by popular unrest. It was strong during the first several decades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 period of increased rice cultivation and dramatic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sig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M and temperature switches around 1960, suggesting that anthropogenic forcing superseded natural forcing as the major driver of AM changes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