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熊猫基因组计划启动

【字体: 时间:2008年03月1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加拿大、英国、美国、丹麦等国科学家联合参与的国际“大熊猫基因组研究”项目6日正式启动。该项目由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以及其他国内外的科学家共同发起并承担,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这一计划的近期目标是在半年之内,完成大熊猫基因组的序列框架图。

  

生物通报道: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加拿大、英国、美国、丹麦等国科学家联合参与的国际“大熊猫基因组研究”项目6日正式启动。 

 

该项目由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以及其他国内外的科学家共同发起并承担,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这一计划的近期目标是在半年之内,完成大熊猫基因组的序列框架图。

研究人员表示,“国际大熊猫基因组计划”所产生的大熊猫基因组信息,将会对大熊猫的生态到进化等众多科研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人们深入了解大熊猫这一特殊物种提供重要的遗传学和生物学基础,尤其有助于科学家研究其特殊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其进化的分子机制。

大熊猫的基因组与人的基因组大小基本相当,大约为3GB,可能包含2至3万个基因。据介绍,用于该项目研究的大熊猫将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负责序列组装分析的朱红梅博士称,大熊猫基因组的框架图将会在半年之内完成,该项目除产生高通量的基因组序列外,还将进一步调查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变异性;随后完成的大熊猫基因组的精细图以及转录组学的研究将会提供海量的信息,以揭示该物种目前以及过去的状况,包括历史种群大小、目前的近交水平、对基因流的精确估计以及在两个不同山系大熊猫种群间过去的连接状况等等。  

参与该项目的机构还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杭州华大基因研发中心、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英国加的夫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香港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等。

 

另外,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大熊猫研究方面获得了一些引入瞩目的成果。2006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群体根据自主建立的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方法,通过对我国重要保护区——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发现该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远远超过人们先前的估计,并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这种牵动全球亿万人心的可爱动物,仍然具有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在得到中国政府强有力的保护管理下将拥有美好的未来。研究报告在国际著名生物学刊物《现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了世界学术界与媒体的关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著名学术刊物,以及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路透社、新华社、BBC、CNN等知名媒体均在显要位置纷纷发表相关评论和报道。

另外,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张义正教授的研究组在大熊猫基因克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之前的研究已经知道,CD9基因在精卵质膜相互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属于4次跨膜蛋白超家族的成员。CD9的缺失小鼠的卵细胞不能与精子融合,而将小鼠CD9  mRNA注射入小鼠卵细胞后,能够恢复小鼠精卵融合的活性。为弄清大熊猫受孕率低是否与CD9基因相关,张教授的研究组对大熊猫CD9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产物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CD9与其他哺乳动物CD9一样,都能有效地参与精卵质膜融合过程,而且大熊猫CD9与小鼠、人CD9基因具有相似的功能区域。此外,研究还表明大胞外环173-175的3个氨基酸残基在精卵质膜融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大熊猫的生殖秘密,并可能促进大熊猫的保育工作,最终可能提高大熊猫的受孕能力。(生物通雪花)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大熊猫|基因组|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