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廷栋、李宁等10人获第二届中华农业英才奖

【字体: 时间:2008年04月2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第二届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奖名单于近日公布。中华农业英才奖表彰大会2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向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会上,共有傅廷栋等10位农业科技工作者被授予中华农业英才奖。

  

生物通综合报道:第二届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奖名单于近日公布。中华农业英才奖表彰大会2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向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会上,共有傅廷栋等10位农业科技工作者被授予中华农业英才奖。

 

以下为获奖者名单和简介
 

傅廷栋  华中农业大学 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院士  教授

 

傅廷栋1938年9月生于广东,13岁即考入广东省喜泉农业职业学校(现肇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艺科,16岁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中山县农业局横栏区农业技术推广站。1956年进入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1962年考取了著名油菜遗传育种学家刘后利教授的研究生,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油菜遗传育种方向的研究生,1965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至今。

40多年来,傅廷栋一直从事油菜遗传育种科学研究和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工作。每当油菜花开的季节,他都会在田间劳作,一顶草帽、一双胶鞋、一个挎包、一个水壶、一套工作服,他一株一株地认真观察、细心比较、详细记录,一站就是一整天,一站就是几十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2年3月20日,在经历了无数挫折后,傅廷栋终于在华中农业大学油菜试验田原始材料圃的甘蓝型品种波里马中,首次发现了19个天然雄性不育株,拉开了波里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序幕。此后,波里马胞质不育型(Polcms)被广泛运用于育种实践,被公认为“表现最优,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类型”。

 赵法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院士 研究员

 

赵法箴是我国著名的水产养殖学家,中国对虾养殖业的开拓者。自1954年走进山东大学水产系的那一刻起,他就与水产养殖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中国对虾养殖业中。

上世纪60年代初,赵法箴首次完成了中国对虾幼体发育形态研究,系统阐述了中国对虾幼体二十六期的发育变态过程及生活习性,并详细描述了各期发育形态的主要鉴别特征,同时,与其他同志合作完成了对虾幼体发育生态研究,为对虾全人工育苗奠定了理论基础。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赵法箴带领自己的团队先后主持完成了“对虾人工育苗养殖和开发饵料”、“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对虾人工育苗及精养高产技术”等研究,创立了对虾优质精养高产技术,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极大地激发了养殖户的热情,在全国掀起了中国对虾的养殖热潮。

80年代以来,赵法箴主持国家攻关项目“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创立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体系,实现了高效、稳定、有计划大批量苗种的生产,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登海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玉米工程研究中心(山东) 研究员

 

李登海,1949年9月生于山东,1988年7月毕业于莱阳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现任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研究员,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4年2月20日,与共和国同龄的李登海,因主持选育的紧凑型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而登上了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这是紧凑型玉米推广以来获得的最高等级的科技奖励,当时这位山东汉子激动不已。

30年来,因为在杂交玉米特别是在紧凑型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李登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承认和尊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

1989年和2005年对于李登海来说,是不平凡的两年。因为他自育的“掖单13号”和“登海3719”分别在当年创造了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李登海历时8年、利用100多个平展型玉米品种进行的高产研究,证明了平展型玉米杂交种不能突破亩产700公斤的产量水平。此后,他开始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研究,并在国内首次将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相结合,于1989年利用自育新品种“掖单13号”创造了1096.29公斤/亩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使杂交玉米成为我国产量最高的主导农作物。他在我国首先提出了“利用紧凑型玉米是开创我国玉米高产道路的有效途径”的理论,提出了“以紧凑型玉米品种为核心,以播种为基础,以高密度为保障,以肥水调控为重点”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路线,丰富了我国玉米栽培技术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高产典型,其夏玉米高产栽培模式被我国玉米高产区广泛应用,带动了我国玉米生产发展。

2005年,李登海在自主创新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继紧凑型玉米研究之后,他又一举实现了我国“超级玉米”研究的重大突破。2005年10月17日,李登海以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3719”再次创造了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亩产达到了1402.86公斤,进一步巩固了在夏玉米育种、栽培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

李登海选育出“掖单”、“登海”两大系列30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最大年推广面积8961万亩(1996年,约占当年全国玉米推广面积的31%)。累计增产粮食930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900多亿元。

李登海对我国玉米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获得国家星火科技一等奖等重大科技成果8项,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国家、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

 陈宗懋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院士  研究员

 

2003年,70岁的陈宗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茶业界的第一位院士。然而在陈宗懋的名片上,最显眼夺目的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头衔,而是茶叶:名片所有的文字为黑色,只有三片细小的茶叶是青翠欲滴的绿色,这绿色向众人叙述着中国唯一“茶院士”的人生经历。

20世纪60年代,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茶叶出口。当时我国茶叶农药残留分析还是空白,陈宗懋受命开展此项研究,开辟了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的新领域。近50年来,他先后进行了4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残留、降解动态的研究,提出了20余种农药在茶树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其中18项作为国家标准、5项作为农业部标准。

上世纪DDT、六六六之类的农药因为杀虫效果好、价格便宜,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但就是不易分解。陈宗懋首次提出了茶叶中DDT和六六六残留水平徘徊不降的原因以及污染不是来自土壤或水源,而是空气漂移的论点,开展了按照农药常用参数和主要生态条件分析茶叶农药残留水平的预测研究。用简易参数和公式对一种作物预测不同类型农药在使用后的残留水平,在国际上属首次。研究成果经鉴定具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次以及专利1项。

20世纪90年代初,他开拓了茶园化学生态学研究新领域,从“茶树-害虫-天敌”三重营养关系间的化学通讯机制着手,明确了害虫定位茶树和天敌寻觅害虫的化学生态学机制,揭示了在一种植物上不同害虫诱发产生不同挥发性化合物以引诱各种天敌的现象,为寻求害虫防治新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20世纪70年代起,陈宗懋院士多次向农业部等部门提出在茶叶中禁用高残留和剧毒农药,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的建议。1996年和1999年,分别向农业部提出在茶叶生产中禁用高残留的农药品种二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的建议,得到了农业部、化工部、商业部、卫生部专家的认可和采纳,并分别于1997年6月和1999年11月颁布在全国实施。针对国内出口茶农药大量超标的现状,提出建立生产基地和更换农药品种的建议,并向农业部建议茶叶生产中禁用农药名单,受农业部和各省邀请在各地举办培训班20余次,对降低我国出口茶的农残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超标率由1999年的80%以上降至2006年的17%,得到国际公认和茶业界的好评。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  院士   

 

在生物技术领域中,有一个人用他的勤奋和执著在动物体细胞克隆、动物生物反应器、畜禽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在这些高科技领域占据世界一席之地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4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

李宁领导他的科研团队,在利用转基因克隆研制的奶牛乳腺生物反应器方面,仅用5年的时间就走过了美国科学家13年走过的路,达到了国际最先进的水平。

2002年4月27日,他成功地利用体细胞克隆了我国濒临灭绝的黄牛品种———中国红系纯种冀南牛,属国内首次,为我国珍稀动物品种的保护探索了新的途径。随后,一系列成功接踵而至。2003年世界首例以冷冻卵母细胞为胞质供体的体细胞克隆牛在李宁的课题组成功培育;同年,以冷冻克隆胚胎进行胚胎移植,获得了一批体细胞克隆高产奶牛;2004年,加拿大政府赠予的世界顶级种公牛“龙”被成功克隆并获得2头健康的克隆个体,为大规模扩繁优质种公牛铺平了道路。

在克隆工作的基础上,李宁及其团队构建了稳定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平台。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人乳铁蛋白基因、人α-乳清白蛋白转基因、人岩藻糖转移酶转基因克隆牛和人溶菌酶转基因奶牛,并获得了高效表达。2006年1月,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完成了转基因克隆奶牛的“再克隆”,表明我国克隆技术又进入新的高峰。

2005年8月5日,李宁及其团队独立完成的首例体细胞克隆猪诞生,由此我国成为继英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及德国后,第七个拥有自主克隆猪能力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上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在畜禽基因组的研究中,李宁还利用国际上最前沿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较系统地对我国地方动物遗传资源的优秀基因进行了原创性的挖掘和利用,分离克隆了一批具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

 李必湖  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员

 

1966年,李必湖在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毕业后,留校作为袁隆平的主要助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找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理想不育系、保持系,他常年转战湖南、海南、云南、广西,南繁北育,风餐露宿。经过长期的艰难摸索,1970年冬,李必湖在海南三亚南红农场附近的一块沼泽地寻找野生稻资源时,发现了一株野生稻雄花不育株———“野稗”。他小心翼翼地将“野败”稻草挖回来,细心呵护,精心培育,收获了5粒金灿灿的种子。正是这5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野稗”的发现和转育成功,为攻克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保持系难关打开了突破口,促成了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在1973年三系选育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

1981年,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家特等发明奖”(李必湖排名第二)。该项目自1976年进入全国应用推广,至2007年累计种植面积达50亿亩,增产稻谷5000多亿公斤,增纯利税1800亿元,先后被引种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国内外种植的杂交水稻,90%以上的组合是“野稗”细胞质。

巨大的成功之后,荣誉和鲜花接踵而来,但李必湖没有止步。1980年以来,他协助袁隆平院士一起主持原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科研所工作,制订了培育早熟高产、多抗、生育期适宜、制种产量高的杂交稻新组合方案,指导助手们相继培育出制三系统、威优16、威优48、湘优102、威优402等一系列强优势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在南方13省累计推广4亿亩,增产粮食340亿公斤,增纯利287亿元。

 陈温福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2007年,对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带头人陈温福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他主持的“东北超级粳稻推广产学研结合模式示范”和“东北地区水稻万亩连片单产700公斤示范”项目喜获成功,东北超级稻初步实现了由小面积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1976年上大学填报志愿时,陈温福填了农学专业。在大学里他的学习是顶呱呱的,毕业后他留校做了老师。教师职业让他更不敢松懈,他边工作边学习,一年后考取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水稻专家杨守仁教授,从此与水稻结下不解之缘。1984年,陈温福成为沈阳农业大学的第一个博士生,继续在杨守仁教授的指导下研究水稻。

1992年,陈温福顺利通过英语雅思考试,在全国“英国皇家学会对华青年科学家奖学金”5个名额的竞争中胜出,获得赴英国Reading大学合作研究的机会。在英国的15个月时间,他刻苦钻研,如蜜蜂采蜜般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成果。研究期满,英方对这位表现优异的中国合作伙伴深表爱惜,希望他继续留在英国,但陈温福毅然选择了回国:“泰晤士虽好,但我根在中国。”

1993年,刚刚回国的陈温福从导师手中接过了水稻研究所所长的重担,从那时起,他的生活没有了节假日,他像一只不知停歇的陀螺忘我地工作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农时不等人,啥事都要趁早。”1995年,陈温福和师弟徐正进教授论述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专著《水稻超高产育种生理基础》出版发行,这是国内外第一部关于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论著。

1996年,由陈温福主持的“水稻超高产育种”科研取得重大进展:创制出新株型种质资源沈农89366和沈农9660,其中沈农89366成为国际水稻研究所选育成的9个“超级稻”优良品系的核心亲本;选育成第一代直立大穗型超级稻沈农265,在北方寒地稻作区大面积试种示范,最高亩产突破800公斤,宣告了中国超级稻的诞生,我国常规超级稻育种研究由此跃居世界领先地位。1999年,第二代优质超级稻沈农606培育成功,亩产量当年即突破800公斤。随后的几年,沈农606在北方稻作区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单产记录一次次被刷新,沈阳农业大学育成的超级稻已连续4年百亩连片单产稳定超过800公斤。“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第二阶段目标“到2005年突破百亩连片单产800公斤”提前3年完成。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研究员

 

他32岁就站上了国家科技奖励的最高领奖台,捧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奖杯;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制并推广棉种泡沫酸脱绒技术及成套设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亿元;他36岁担任副院长、43岁担任院长,在农业工程学科建设、科研攻关、战略研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农业工程领域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他就是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朱明。

献身农业工程、勇攀科技高峰是朱明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他二十多年来奋勇拼搏的真实写照。1982年朱明到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后更名为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后,承担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担任棉种泡沫酸脱绒设备的技术指导。该技术与成套设备是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研制的新产品,工艺先进但不成熟。引进后历经美方专家两年调试,仍无法正常投产,且所需的硫酸发泡剂还要由美方供应。经过认真思考,朱明向美方提出了设备的缺陷和需要改进之处,但遭到否定。

美方专家的固执和傲慢,激发了朱明的勇气、灵感和爱国热情:“泡沫酸脱绒技术在美国已有应用,为什么在中国不行?我们为什么不能研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脱绒技术?”从此,他带领课题组踏上了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征程。经过4年的艰辛攻关,他攻克了硫酸发泡剂、泡沫酸发生技术、氨中和技术和烘干摩擦工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性能优异、配方简单的新型发泡剂,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解决了美方专家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他主持的“棉种泡沫酸脱绒成套设备与技术”课题,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于198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并被确定为国家级重大新产品,1991年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从1995年起,朱明参加了农业部种子工程实施小组的工作,并担任规划设计负责人,组织编制了《国家“九五”种子工程项目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议书》,组织完成了全国种子加工中心总体设计方案及典型工艺方案的设计,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我国种子工程的特征及其系统构成,并被写入项目总体规划之中。种子工程的实施,在加快良种选育推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张改平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张改平,1960年12月生于河南,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1989年,张改平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到英国谢费尔德大学留学,学习生物技术。短短的十个月,他就获得了英国农业与食品委员会的博士奖学金,并准备在英国哈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当得知他当时任职的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需要他回国任教时,他毫不犹豫地回国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

时隔一年,张改平再度应邀赴英留学,并在他所从事的生物技术领域里取得了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其中应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现代免疫学高新技术创立的亲和分子克隆系统,被国外专家誉为“中国人的发明”,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1994年10月张改平圆满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他再次谢绝英国同行的真诚挽留,回到了祖国,开始了自己的漫漫创业之路。

张改平把回国后的第一个研究课题确定在畜禽传染病的防治上,他认为及时准确地检测、诊断传染病是遏制畜禽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张改平创立了一个快速诊断技术研究平台,研制出了系统的畜禽疫病快速诊断技术,被同行誉为“动物疫病快速检测的革命”。

在基础研究领域,张改平首次发现牛Ig-GFc受体是由四类分子而不是三类分子构成,并克隆了其基因序列,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由于成果丰硕,2001年,张改平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他马上开始了在免疫识别领域的新探索。他以自己渊博的免疫学知识和锐利的科学眼光,发现传统的疫苗免疫过程大大消耗了动物机体的免疫资源,从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识别基础出发,探索动物重大疫病B细胞抗原的变异规律,这对新型疫苗的设计和免疫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2002年,张改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又开始了在双RNA病毒受体领域的探索,这一研究旨在阐明机体细胞对病毒的识别规律,为阻断病毒感染机体提供理论基础,对人和动物的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因工作业绩突出,张改平被评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6年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张真和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农业技术  推广研究员


他曾是一名人民战士,退伍后考入南京农业大学蔬菜专业学习,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了解到冬春和夏秋两个淡季的蔬菜生产技术是影响人民群众,尤其是北方地区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技术障碍,并萌生了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的念头。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农业部从事蔬菜技术推广工作。针对淡季蔬菜生产发展的瓶颈,他从开发推广设施栽培技术入手,通过立项开发、办点示范、培训指导等方式,促进了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大发展,为改变千百年来淡季蔬菜供求紧张状况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7年~1989年张真和主持实施了“塑料棚蔬菜生产配套技术推广”项目,在全国14个设施蔬菜主产省(区、市),推广了13种优化棚型、15种设施综合利用模式和5种主要设施蔬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范,并开发推广了9项新技术。项目区累计推广348万亩,棚菜供应期各提前、延后30~40天,新增产量约500万吨,冬春蔬菜淡季显著缩短。此项成果经农业部组织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成果已在全国3200多万亩塑料棚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

解决了早春和晚秋的蔬菜供应后,发展严冬蔬菜生产就成为攻克冬春淡季的核心。张真和及时发现了辽宁瓦房店和海城日光温室黄瓜越冬生产典型,于1990~1995年主持实施了“日光温室蔬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开发”项目,在黄淮和“三北”地区选择14个省(区、市),开发推广了能在-10℃~-20℃的严寒条件下不加温生产喜温蔬菜的节能技术体系,攻克了北方冬春蔬菜生产技术难关,该项技术被农业部评为“九五”期间十项农业科学技术重大进展之一。

张真和在组织北方主攻冬春淡季的同时,在南方主持实施了“遮阳网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与推广”项目。项目区覆盖13个重点省(市),解决了夏季强光、高温、暴雨、病虫害多发等恶劣条件下的蔬菜生产技术难题,促进了我国夏季设施园艺的发展,丰富了夏秋淡季蔬菜市场供应。

因工作业绩突出,张真和先后获得国家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二等奖各1项,荣获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3个,是公认的蔬菜技术推广带头人。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