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两篇文章发现蛋白重要机制

【字体: 时间:2008年08月2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EHEC的感染过程是通过将一种称为EspFu(也称为TccP)的蛋白注入到宿主细胞质中实现的,这个蛋白能诱导肌动蛋白基座的形成——后者是细菌粘附所需要的,这个过程需要Wiskott-Aldrich综合症蛋白家族的激活。目前有关EspFu如何激发宿主肌动蛋白机器的机制并不清楚,本期《Nature》上的两篇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生物通报道:大肠杆菌(E.coli)是一种在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常见的细菌,大多数大肠杆菌菌株无害。然而,一些菌株,例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可引起严重的食源性疾病。大肠杆菌菌型O157:H7就是大肠杆菌的一种肠出血性菌种,能通过感染小肠上皮层引起严重的胃肠疾病。

EHEC的感染过程是通过将一种称为EspFu(也称为TccP)的蛋白注入到宿主细胞质中实现的,这个蛋白能诱导肌动蛋白基座的形成——后者是细菌粘附所需要的,这个过程需要Wiskott-Aldrich综合症蛋白家族的激活。目前有关EspFu如何激发宿主肌动蛋白机器的机制并不清楚,本期《Nature》上的两篇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第一篇文章中,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细胞与分子病理学系,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健康中心(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Health Center)的研究人员发现EspFu能激发宿主的WASP(Wiscott–Aldrich syndrome protein)肌动蛋白成核因子家族,这些成核因子正常情况下是由GTP酶Cdc42激发的。

哺乳动物中WASP家族有五位成员分子:WASP, N-WASP, WAVE1, WAVE2, 和WAVE3。WASP的发现是引起编码该蛋白的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将导致人类遗传病—Wiskott–Aldrich综合症,这是一种X连锁的疾病,主要症状有血小板缺失、免疫缺陷和湿疹。

研究人员通过生化实验发现EspFu通过模拟一个内源性调控元素(即自抑制因子,不是天然激活因子),选择性的激活了Cdc42活性过程中的一个亚基,而且这些EspFu的活性与至少两种N-WASP蛋白的相同活性相关。因此EHEC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自抑制片段构建高效的机动蛋白聚合机器。

在第二篇文章中,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霍德华休斯医学院,麻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从结构角度进行了研究,提供了关于EspFu 和 N-WASP之间的结合互动及其激发的详细信息。

这两项研究成果解析了EspFu激发宿主肌动蛋白机器的机制,为进一步了解EHEC这种食源性病原菌,以及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信息。

(生物通:张迪)

免费申请默克蛋白质研究工具手册

注:

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大肠杆菌(E.coli)是一种在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常见的细菌。大多数大肠杆菌菌株无害。然而,一些菌株,例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可引起严重的食源性疾病。它主要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传染给人类,这些食物如生的或烹调不彻底的绞碎肉制品和原料奶。它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性得到承认是在1982年继美利坚合众国的一次该病暴发之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称为志贺样毒素或类志贺毒素,这是因为它们与志贺氏痢疾杆菌产生的毒素相似。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可在7℃-50℃的温度中生长,其最佳生长温度为37℃。一些出血性大肠杆菌可在pH值达到4.4和最低水活度(Aw)为0.95的食物中生长。通过烹调食物,使食物的所有部分至少达到70℃以上时可杀灭该菌。O157:H7大肠杆菌是与公共卫生有关的最重要的出血性大肠杆菌的血清类型;然而在散在病例和暴发中也经常涉及其它血清类型。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腹部绞痛和腹泻,一些病例可能发展为血性腹泻(出血性大肠炎)。还可能出现发烧和呕吐。潜伏期3至8天,平均为3至4天。大多数病人10天内康复,但是有少数病人(特别是幼儿和老年人)的染病可能发展为威胁生命的疾病,例如溶血尿毒综合症(HUS)。溶血尿毒综合症的特点是急性肾衰竭、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据估计,10%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者可发展为溶血尿毒综合症,病例死亡率为3%至5%。总体来说,溶血尿毒综合症是幼儿急性肾衰竭的最通常原因。25%的溶血尿毒综合症病人可发生神经并发症(例如癫痫发作、中风和昏迷),在大约50%的幸存者中发生通常是轻型的慢性肾病。

不同年龄组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发病不尽相同,所报病例的最高发病率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中(美利坚合众国每10万病例中占0.7)。63%至85%的病例是由于通过食物感染病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发展为溶血尿毒综合症的百分比在散在病例(3%-7%)和与暴发相关的病例(20%或更多)之间有所不同。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偶然暴发一般存在有散在病例的背景。一些暴发涉及大量病例,例如1996年日本发生的情况,该次暴发与学校午餐中食用污染的萝卜缨有关,造成9451人发病。有关发展中国家这一情况的数据有限,因为没有对这种病菌进行常规监测。

2.WASP:哺乳动物中WASP家族有五位成员分子:WASP, N-WASP, WAVE1, WAVE2, 和WAVE3。WASP的发现是引起编码该蛋白的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将导致人类遗传病—Wiskott–Aldrich综合症,这是一种X连锁的疾病,主要症状有血小板缺失、免疫缺陷和湿疹。

原文摘要:

Nature 454, 1005-1008 (21 August 2008) | doi:10.1038/nature07170;
Received 24 December 2007; Accepted 12 June 2008; Published online 23 July 2008
The pathogen protein EspFU hijacks actin polymerization using mimicry and multivalency
[Abstract]

Nature 454, 1009-1013 (21 August 2008) | doi:10.1038/nature07160;
Received 24 December 2007; Accepted 10 June 2008; Published online 23 July 2008
Structural mechanism of WASP activation by the enterohaemorrhagic E. coli effector EspFU
[Abstract]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EspFu|EHEC||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