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评选为何难产 年轻候选人几乎都被投诉

【字体: 时间:2009年12月16日 来源:北京科技报

编辑推荐:

  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两院新增院士名单在12月相继出炉,中国工程院新增48人,中国科学院新增35人。新当选人数均未达到预定名额60名,中国科学院更是近半数空缺。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

  

马佳 
 
 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两院新增院士名单在12月相继出炉,中国工程院新增48人,中国科学院新增35人。新当选人数均未达到预定名额60名,中国科学院更是近半数空缺。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

  “当选者必须是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2/3的候选人。这一评选章程中的修改,也增加了当选的难度。但是60人的名额仅仅是一个上限,并不是说一定要选出这么多的院士。”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中科院院士说。

  今年的院士评选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告诉《北京科技报》:“由于各专业之间都希望自己的专业当选人数多一些,因此造成了票数不太集中的情况。而且大专业的候选人也比小专业的候选人明显具有优势。这也是当选人数少的一个原因。”

  所谓的“大专业”就是指比较热门、研究的学者多,而且对其了解的公众也比较多的专业,例如医学、信息工程等专业。与之相反,“小专业”则领域专、较为冷门,从事研究的专家较少,公众也很少对其有所了解。

  王梦恕举了一个例子,今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中有一位是从事住房桩基研究的科学家。研究了一辈子,也取得了很实际的成果,但却因为是小专业没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落选了。“住房的桩基和我们普通人密切相关,却没有选上,很可惜。”

  在今年的评选中,留给评选讨论的时间也比较少。“在候选人介绍中,口才好的容易被了解,一些本来就少言少语的就比较难被了解了。”王梦恕说,评委们对一些候选人的了解还很不够,尤其是对于自己不同专业的候选人,加之讨论的时间短暂,造成了评选的困难。

  今年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最年轻的是41岁;中科院的“新科”院士里,最年轻的是42岁。

  “院士不是一个职务,一些年轻人当上了首席科学家,当上了所长,有人就认为应该当院士,这是不健康的想法。”中科院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院士认为,作为国家授予的一个最高的荣誉,院士不仅在本领域内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还为科技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一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需要不断得到实践验证和社会承认,这常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水平和贡献也与长期高水平的成果积累有关。”

  “作为国家的最高荣誉,院士是否应该承担更多的科研的责任?”这位院士并不主张院士评选过于年轻化。他认为,院士群体应该更多地发挥思想库的作用,在学科中起到学术道德模范的作用;在身体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在科研上作出更大的贡献。“五六十岁的院士,从体力和精力上都不可能像三四十岁的年轻的科研人员那样去冲锋陷阵,这是自然规律。”

  “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年轻化,太年轻的院士很难建立威信。”王梦恕说,“在工程院院士的评选中,我们就是优先考虑五六十岁的候选人。很多年轻候选人递交上来的材料的真实性、是否经过了包装,受到很多人的怀疑。年轻候选人材料的真实性,几乎都被人投诉。”

  评选中,与年轻学者参评院士一样受到质疑的,是官员参评院士。

  一位工程院院士告诉记者,今年的工程院“新科”院士里有一位是曾在卫生部门工作过的官员,他的工作内容和工程学并没有很大的关系。与此同时,另一位落选的候选人一直在工程领域一步一步地做研究,而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努力工作了很多年,但他却因几票之差没能当选。

  “我们在和中科院参评院士的交流中,也看到了此次评选的一些进步。”王梦恕说,“中科院和工程院不同,中科院更多的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评选中重视理论、重视论文。在今年中科院院士的评选中,他们更多地结合了国家需要的‘硬东西’、更注重创新;而以前都是重理论轻实践。院士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带头人。”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院士|评选|难产|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