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隆重举行庆典喜迎四十年所庆

【字体: 时间:2009年12月31日 来源:上海新闻网

编辑推荐:

  两度获得我国最高级别的科技荣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美国癌症研究所授予“早治早愈”金牌奖,这在全国卫生系统都是绝无仅有的。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中山医院肝肿瘤科)历经40年的潜心攻关,使肝癌由“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创造了治疗肝癌的“世界奇迹”。

  

    两度获得我国最高级别的科技荣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美国癌症研究所授予“早治早愈”金牌奖,这在全国卫生系统都是绝无仅有的。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中山医院肝肿瘤科)历经40年的潜心攻关,使肝癌由“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创造了治疗肝癌的“世界奇迹”。

 

        12月26日,中山医院隆重举行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庆典暨汤钊猷院士八十寿辰庆祝活动。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市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上海市科委副巡视员施强华,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卫平等领导出席庆典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中国工程院前任院长宋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上海东方肝胆医院院长吴孟超院士、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等领导以及国际肝移植创始人Thomas  E.  Starzl等外国专家,也分别为研究所成立40周年和汤老80寿辰发来贺信和题词。

 

        庆典当日,举办了“肝癌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来自法国、美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位著名肝癌研究领域专家(其中13位院士)以讲座的形式,介绍了肝癌诊断、治疗和基础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成立于1969年,是我国最主要的两个肝癌防治研究中心之一,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肿瘤学)、教育部癌变与侵袭原理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肝脏肿瘤学重点学科、上海市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及复旦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学科(肿瘤学)。国际著名肝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教授任所长。该研究所以原发性肝癌为主攻方向,内外科紧密结合,下设肝肿瘤外科、肝肿瘤内科、实验室,形成了以外科治疗为主,内外科、中西医、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综合治疗和研究特色。历经40年的坚持不懈和卓有成效的努力,在汤钊猷教授带领下,研究所向肝癌发起了“三大战役”,通过“小肝癌的研究”、“不能切除肝癌缩小后切除的研究”以及“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等几个阶段的攻关,使肝癌病人的累计5年生存率由60年代的4.2%提高到90年代以来的43.1%,创造了治疗肝癌的“世界奇迹”。

 

        据最新资料显示,肝癌是我国城市第二位癌症杀手,农村则居首位,我国每年超过30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诊断、治疗水平的局限,肝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为3%,得了肝癌多在三个月内死亡,因此被称为“不治之症”、“癌中之王”。为响应当时周恩来总理关于“癌症不是地方病,而是常见病,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的号召,中山医院于1969年成立了肝肿瘤小组(现名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中山医院肝肿瘤科),由汤钊猷担任组长,余业勤、杨秉辉、林芷英、周信达等内外科医生组成。当时年仅30多岁的汤钊猷已是血管外科领域有成就的专家,但面对祖国和人民的召唤他毅然决定全身心投入到攻克肝癌这一“癌中之王”的漫漫征程中!

 

        攻克肝癌的第一关就是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探究肝癌早期发现之道,研究人员多次深入肝癌高发区江苏启东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由于条件非常艰苦,防护设施差,汤钊猷教授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料,他还是坚持现场调研。

 

      1972年,在江苏启东现场研究和大量外科实践的基础上,汤钊猷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三项临床创新:以甲胎蛋白动态曲线诊断亚临床肝癌、局部切除代替肝叶切除、对亚临床期复发的再切除。以后的临床实践和调查数据验证了这一观点。这一成果推广应用后,发现了大批毫无症状的小肝癌患者。由此而确立的肝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概念和方法,使肝癌有效治疗的时间大大提前,肝癌的手术治疗在全国许多医院开展起来。仅汤钊猷领导的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共切除小肝癌4388例(其中1/3上海病例),累计5年生存率达56.47%,累计10年生存率达37.53%,彻底改变了原先肝癌5年生存率仅为4.2%的极高死亡率!这一成果向世界宣告了肝癌从“不治之症”变成了“部分可治之症”,现代肝病学奠基人汉斯•珀波认为:这是人类对肝癌认识与治疗的巨大进展。为此,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美国癌症研究所“早治早愈”金牌奖,连续三版受邀撰写国际抗癌联盟《临床肿瘤学手册》“肝癌篇”,应邀参编多本国际权威专著,并二次担任国际癌症大会肝癌会主席,由此奠定了我国在肝癌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

 

      此后,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对肝癌的诊治不断向纵深拓展,取得了重大发现和突破。80年代,汤钊猷教授将其理论和实践应用到不能切除大肝癌,创造性地提出:让不能切除的大肝癌获得降期(缩小)后切除的设想。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多种疗法合并应用,以及新疗法的参与,让“大肝癌”变“小肝癌”再切术,使原来无法切除的肿瘤累计5年生存率由0.6%提高到62.3%,可与小肝癌媲美。此项成果收录于国际著名专著,并获得国际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不断总结、研究,汤钊猷又最先提出只要术后密切随访,在症状出现前发现亚临床期复发与转移,可再手术切除复发灶,继续长期生存,使原有的5年生存率再提高10%-20%,此结果在国内外首次报道。

      在此基础上,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又向肝癌转移复发的研究发起了冲刺。癌转移复发是攻克癌症的最大难关。要研究肝癌转移,不能用人体直接作实验,而是要靠生物模型。为此,90年代,汤钊猷教授带领的团队选择了“人肝癌裸鼠模型”和“试管细胞模型”,也就是把肝癌“种”到老鼠的肝脏上和养在试管里,对它们进行研究试验。这个项目的难点在于要让这两个模型具有肝癌转移潜能。汤钊猷教授等通过多年的探索,经过78次的失败,终于获得成功。如今,依靠这两套模型,科研人员可筛选药物,寻找与肝癌转移有关的基因,还能探索转移的机理。根据模型筛选出的干扰素,目前已证实有明显预防肝癌复发的作用。该研究成果2006年再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为填补空白,救治更多病人,以樊嘉教授为首的年青骨干对肝癌肝移植进行系统研究,并创造了多项本市、全国,乃至世界记录,成功完成上海市首例成人-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上海市第一、二例成人-儿童活体肝移植、中国首例母女俩同为受体的经典劈裂式肝移植、中国年龄最小的劈裂式肝移植、亚洲首例成人肝心联合移植、国际年龄最大的受体肝移植……技术难度及疗效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类型多、创新多、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总结了肝癌肝脏移植经验的基础上,樊嘉教授于2006年首次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肝癌肝移植适应证-“上海复旦标准”,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2009年,中山医院再次牵头制定《肝移植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这一标准也对规范我国的肝癌肝移植将起到重要作用。迄今,中山医院已进行肝移植手术800余例,3年生存率为83%,最长一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存活已超过5年。

 

      门静脉癌栓是肝癌转移复发的根源,发生率高达40-70%。既往对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缺少有效治疗手段,患者平均生存期仅3到4个月。樊嘉教授、吴志全教授等勇创禁区、敢冒风险,大胆地对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治疗进行创新,在国内外首创“肝癌切除、门静脉取栓、化疗泵植入+术后门静脉肝素冲洗、持续灌注化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等外科综合治疗技术,使手术治疗患者1、3、5年生存率提升至76.8%、39.3%、26.8%,高于美国、日本、欧洲、香港等多中心研究报道(1、3、5年生存率为38-45%、17-20%、10-13%)。此外,开创了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设计了超选择减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经皮门静脉支架植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等新技术,克服了常规放疗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引发肝功能衰竭风险,使无法手术患者1年生存率由11.4%提高至41.03%。上述多模式综合治疗技术已被全国3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采用,成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首选治疗模式。此项成果使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晚期肝癌由不可治变为部分可治,挽救了大量肝癌患者生命,提升了我国晚期肝癌治疗水平,因此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在科研上,肝癌研究所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80年以来连续牵头承担国家级、部市级等科研课题201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它部市级科技奖38项。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论文近千篇,SCI收录300余篇,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医学杂志、临床肿瘤杂志、肝病杂志等权威期刊,2005年至今累积影响因子积分超过500分。而科研上的每一项突破都及时地应用于临床诊疗过程中,显著提高了肝癌的诊治水平。至今,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出版专著76本,代表作如英文版《亚临床肝癌》,中、英文版《原发性肝癌》,《现代肿瘤学》,《肝癌转移复发的基础与临床》等。这些书籍已成为国内肝外科医生案头必备的参考书籍,造福了无数的患者。《现代肿瘤学》一书成为1997年和1998年被引用最多的医学专著,并由此获得肿瘤学专著中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者。

 

      四十年辛勤耕耘,四十载春华秋实。由最初8位医生组成的“中山医院肝肿瘤小组”,到如今拥有70余位医技人员、病床150张、实验室1500平方米,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已成为我国乃至国际上重要肝癌诊疗中心、学术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至今累积完成肝癌手术切除8842例、肝移植800余例、经导管化疗栓塞8618例、射频消融1260例。这一优秀集体取得的成绩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由此连续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模范集体等荣誉,学科带头人汤钊猷院士也获得了白求恩奖章、吴阶平医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功臣等最具重量级的奖项。如今,八十高龄的汤钊猷教授依然活跃在临床第一线,带领研究所的团队,向着征服肝癌的更高目标攀登!

 

        根据中山医院规划,该院正在建设的肝肿瘤和心血管病综合楼将于2012年建成,届时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的医疗环境和科研条件更加优越,设施更加齐全,病床将达到350张,实验室也将达到3000平方米,并拥有独立的肝肿瘤专科门诊、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监护、住院病房、周转病房等,可实现肝肿瘤的一站式医疗服务。这也将使肝癌研究所的发展如虎添翼。中山医院的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不断发展,对肝癌研究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也将有力地促进我国肝癌研究的进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