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发现“褪黑素”新功效

【字体: 时间:2009年02月17日 来源:楚天都市报

编辑推荐: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中风)因其高死亡率和致残率,一直是科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记者昨日从省科协获悉,我省学者研究发现“褪黑素”及其体内正常代谢产物“6-羟基褪黑素”具有拯救脑神经元、降低脑中风致残率的作用。  

 

        据悉,记载这一新发现的研究性论文,刚刚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据参与这项研究的主要成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段秋红博士介绍,人体的脑神经元指挥着人的话语、肢体行动等多种功能,它是终末细胞,没有增殖再生能力,一旦发生了脑梗塞,梗塞中心区脑组织会因缺血缺氧迅速坏死,此后3-7天,坏死脑组织周围的神经元也会因缺血而逐渐凋亡,如不对周围的神经元加以挽救,最终就会导致偏瘫、失语等中风后遗症加重。  

 

        课题组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后发现,神经元的凋亡与线粒体功能失调直接相关。线粒体是利用人体吸进来的氧产生能量的关键结构,但在氧化产能过程中,会产生氧自由基。缺血和血流恢复过程会使氧自由基过量产生,超出了细胞清除能力,从而破坏线粒体。  

 

        课题组研究发现,人体分泌的“褪黑素”刚好能清除氧自由基,这就相当于保护了线粒体,配合溶栓等治疗措施,继而保护和拯救了神经元,降低脑中风患者致残率。  

 

        据介绍,“褪黑素”是人脑中的松果体(一种腺体)分泌出来的一种吲哚类神经内分泌激素,在肝脏经羟化生成“6-羟基褪黑素”。此前,科学界已经发现褪黑素具有很强的脂溶性,可以穿透血脑屏障发挥保护神经元的功用。  

 

        段秋红博士说,正常情况下,体内的褪黑素可以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而一旦发生脑梗塞后,体内的褪黑素达不到保护神经元的量。课题组的这一发现,为抓住时机从人体外部补充褪黑素类药物达到预防中风致残的目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褪黑素|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