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生科细胞芯片研究获进展 文章登权威期刊

【字体: 时间:2009年07月2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报道,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彭兴跃在细胞芯片研究方面取得最新进展,文章A vast-range speed control microchip for retention of all cell types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的“芯片实验室”杂志(Lab On A Chip, 简称Lab Chip)上。

  

生物通报道,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彭兴跃在细胞芯片研究方面取得最新进展,文章A vast-range speed control microchip for retention of all cell types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的“芯片实验室”杂志(Lab On A Chip, 简称Lab Chip)上。

 

文章介绍了彭兴跃副教授发现的一种保留控制所有不同物理性质的细胞的通用方法。这种芯片技术使得各种异质细胞能够在同一块芯片的微流体环境中构成可控制的多细胞微环境,其芯片共培养的实验显示出细致、复杂却清晰有趣的细胞与细胞间的动态过程。

 

该技术为涉及细胞复杂动态过程的各个领域,如癌细胞转移、赤潮爆发机制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芯片实验室”杂志(Lab On A Chip, 简称Lab Chip)是化学、物理、生物及生物工程交叉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在微流控(micro and nanofluidics)芯片实验室方面的影响力排名首位(SCI 影响因子为6.5)。

(生物通 小茜)

 

Eppendorf推出4款全新芯片 让实验变得更轻松

 

 

彭兴跃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88
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海洋系海洋化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在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多年来主要从事海洋化学方面,特别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在环境科学学报、海洋学报、台湾海峡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涉及到河口(厦门港)海洋环境,近海主要是台湾海峡海域有机地球化学的相关内容,这些论文较为关注海洋研究的方法问题,如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操作性、适用范围等等,包括C14法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有机碳的测定、脂肪酸甾醇的等海水或沉积物的中微量痕量有机组成的测定等各种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提高,同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生物样品的测定及生物学的研究中。目前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脂类及色素分子生物标志物的定量指示作用研究”,其“在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在国家基金委九五重点项目“台湾海峡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结题验收会上被国内外专家评为“国际先进水平”。生物标志物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利用生物标志物指示厦门港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来源;指示台湾海峡海水中悬浮颗粒中有机质的来源、分布及浮游生物;利用昼夜变化的相位划分不同指示作用生物标志物;提出昼夜变化可观测性问题及利用昼夜变化来评定现场数据代表性的大胆思想。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