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珍接受专访:“诺贝尔奖不是培养出来的”

【字体: 时间:2009年09月11日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推荐:

  9月6日,来渝参加第十一届中科协年会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时,以形象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她眼中科技创新需要的几大“要件”。

  

 9月6日,来渝参加第十一届中科协年会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时,以形象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她眼中科技创新需要的几大“要件”。  

 

  创新要耐得住长时间的寂寞和失败的煎熬  

 

  蜚声中外的“海扶刀”是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暨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它运用超声波更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科技水平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今年4月,王志珍曾参观重庆海扶,对“海扶刀”研发团队的自主创新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印象深刻。  

 

  王志珍感慨地说,目前我国大量的高档医疗仪器都依靠进口,而重庆“海扶刀”在国内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取得国际认证,还出口到包括英国牛津丘吉尔医院、意大利米兰欧洲癌症中心等20多家外国医院使用,是非常不容易的。

 

  它是中国高档医疗仪器设备制造行业的佼佼者,我们应该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 

 

  她说:“创新的前提是有解放的思想,有向传统、向权威挑战的魄力,创新的基础是要有坚实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它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耐得住长时间的寂寞和失败的煎熬。没有时时的苦苦思索,不可能迸发灵感火花。”  

 

  读书好拿高分不等于能创新  

 

  王志珍认为,能读书、能考高分,不等于有创新能力。  

 

  她说:“我们所受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填鸭式’,而不是启发式。一直到今天,这都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很难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在欧美国家,学生常常会质疑老师,在学术问题上,老师和学生彼此可以争得面红耳赤,这很正常。往往在那样活跃、自由的氛围里,更容易碰撞出智慧火花。”  

 

  王志珍回忆:“当年我的老师邹承鲁教授就常常鼓励他的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意见。他还组织过一次讨论会,专门要求学生发现和分析本实验室已经发表论文中的缺点和不足,藉以提高和训练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和严谨的学术作风。这件事情给我极大的教育,要有胸怀,要正确认识自己,做学问必须一丝不苟,才能进步。邹先生要我看他写的文章,如果我提不出意见,他会批评我不用心;如果我提出很多意见,他会非常高兴。”。  

 

  王志珍说:“要用功读书,读文献,但不是死记硬背。要动脑子,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要从本质上去理解科学问题,善于把书上和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联想、融合、提炼,结合自己的兴趣找出新的方向和路子。”  

 

  “培育自主创新的土壤”  

 

  中国至今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对此王志珍院士认为:“诺贝尔奖是不能刻意培养出来的,当我们有了好的教育体系和学术环境,有了自主创新的土壤,诺贝尔奖自然会自己长出来的。”  

 

  现在我国社会包括学术界和教育界,浮躁和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官本位”化和学术评价系统不完善,违反学术共同体道德规范的不端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情节还十分严重,连个别大学校长也掉进这个“黑洞”。所以,“让我们大家先下足功夫净化学术环境,培育自主创新的土壤吧!”  

 

  王志珍说,在此次科协年会上,将专门举行科学道德建设论坛,邀请广大专家和业界人士共同针砭时弊,寻求药方。王志珍还告诉记者,九三学社从去年开始启动了一项题为“促进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长期调研计划,希望在这方面开展较高质量的参政议政,为中国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做一点切实的贡献。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