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学术带头人连发两篇文章

【字体: 时间:2009年09月17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早年毕业于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郑捷博士曾师从张传鈞、陈顺乐教授,后赴美国耶鲁大学进行访问,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皮肤性病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皮肤病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等。近期其研究小组接连发表了两篇文章文章。

  

生物通报道:早年毕业于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郑捷博士曾师从张传鈞、陈顺乐教授,后赴美国耶鲁大学进行访问,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皮肤性病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皮肤病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等。近期其研究小组接连发表了两篇文章文章。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or Dermatomyositis-linke skin disease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16 cases with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

在临床上有一类患者表现为上眼睑、面部、颈与胸部及四肢远端的以皮肤红斑为主要表现的、类似“皮肌炎”的皮肤损害,伴或不伴有间质性肺炎的改变,有的患者在数月或数年后还会出现内脏的恶性肿瘤,还有的会仅仅表现为皮肤红斑长达数年。自1979年以来,国外学者将其命名为“无肌病性皮肌炎”,很多临床医生按照皮肌炎诊断对此病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每天用40-100mg,连续数月后不但皮损反复发作,而且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出现诸多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瑞金医院皮肤科近10年来通过收治大量皮肌炎及类似病例,发现“无肌病性皮肌炎”的命名不符合临床实际,忽视了肺部损害和对恶性肿瘤的筛查,很容易将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等疾病误诊为该病,使患者无故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皮肌炎样皮病”的命名使这一现象得以纠正,使临床医师因此对有此种皮肤表现的患者并不急于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而是着重于与其它皮肤疾病的鉴别,着重于对肺部损害和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使该病的好转率得到了提高。

Enhanced Prolife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Vulgaris Mediated by Streptococcal Antigen with Bacterial DNA

链球菌DNA可刺激免疫细胞增殖、活化并促进免疫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与健康人群相比,银屑病患者PBMC如果受链球菌抗原(SA)刺激,免疫细胞反应更为激烈。使用DNA酶-I去除链球菌抗原中的核酸成分后获得去除核酸成分的链球菌抗原(non-NASA)。用non-NASA刺激患者PBMC后的增殖效应显著低于SA刺激组。

non-NASA与SA刺激相比,T细胞(包括表达皮肤归巢淋巴细胞相关抗原的T细胞)表达CD69水平和PBMC分泌α干扰素(IFN-α)水平显著降低。而对于non-NASA刺激引起的患者T细胞活化水平和IFN-α分泌量下降,如果在其刺激中同时加入人工合成的CpG-A,则可以恢复到单独SA刺激水平,CpG-A的作用正是模拟了链球菌的DNA成分。

二组刺激相比,B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86表达水平和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量并没有明显改变;但在刺激同时加入人工合成的CpG-B后CD86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该研究通过揭示链球菌抗原(尤其是链球菌DNA)的生物学功能,发现non-NASA相比SA可显著降低银屑病患者PBMC增殖和T细胞活化,提示链球菌DNA可辅助活化致病性T细胞,诱导银屑病的发生与发展。

附:

郑捷

1954年12月生,1982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先后在该校师从张传鈞、陈顺乐教授获硕士与博士学位,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博士生导师,北美皮肤科医师协会荣誉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皮肤病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皮肤性病学教授,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主任。担任上海医学会皮肤病分会主任委员和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入选上海市卫生卫生系统“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曙光学者”。担任“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中国真菌学杂志”等10余本杂志编委。主编出版“现代免疫学检验与临床实践”;副主编“现代皮肤性病学与美容学”、“难治性风湿病”;教育部、卫生部第六版、第七版全国统编教材“皮肤性病学”编委;还担任编委或参编了“高级临床内科学”、“实用皮肤病学”、“内科学教程”等10余部专著和教材;近年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产学研”项目和指导多项国家与市级课题,第一申请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首届上海医学三等奖”各一项。

主要学术贡献和专业特长为根据“个体化原则”以尽可能少的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等自身免疫病,显著减少了致死性感染、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生活质量大为提高;20余年来坚持以非化疗方法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使患者生存期提高到10年以上;制定了白塞病和口腔溃疡治疗的新方案,深受患者欢迎;采用结节性痒疹的联合治疗方法,显著提高了疗效;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资助下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大功率UVA1治疗仪”,为硬皮病、皮肤疤痕疙瘩、胫前粘液性水肿等患者提供了物理治疗手段;研制出“皮肤屏障保护剂”,使皮肤搔痒症得到理想治疗,有效预防了银屑病、湿疹、特应性皮炎等疾病的复发。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