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找到大麦白粉病“元凶”

【字体: 时间:2010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大麦等谷类植物经常感染的白粉病其病菌基因组内存在着大量寄生基因“转座子”,这是白粉病具有很强适应能力并能破坏植株免疫系统的“元凶”。这一重大发现对进一步掌握植物病虫害的演变、研制预防白粉病等传染病的新型农业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12月10日报道,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大麦等谷类植物经常感染的白粉病其病菌基因组内存在着大量寄生基因“转座子”,这是白粉病具有很强适应能力并能破坏植株免疫系统的“元凶”。这一重大发现对进一步掌握植物病虫害的演变、研制预防白粉病等传染病的新型农业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生命科学系彼得罗·施潘博士领导的这一研究对大麦白粉病菌进行了基因组解码,结果表明白粉病之所以进化如此之快是因为其基因组内存在被称为“转座子”的寄生基因,这些基因改变了寄主植株用来侦察病害袭击的分子,让植株识别病菌的能力发生混乱。转座子是一类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基因组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DNA序列,可以通过切割、重新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

  施潘博士说:“白粉病菌内转座子的数量大得惊人。一般来讲,基因组都会尽量将转座子维持在可控范围内。但是在白粉病菌中转座子突破了基因组的控制,使病菌能更迅速地适应植株的变化并破坏其免疫系统。”

  大麦是许多主食的主要原料,也是酿造业和麦芽行业的核心原料。在北欧,水果、蔬菜和谷类作物受白粉病侵害严重,被感染的植株茎叶上布满了白粉状的霉点,致使农作物无法结实,农产品减收。确保农作物远离病害对保证食品安全和粮食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了这些对病菌基因组的认识,我们能很快确定哪个基因发生了变异。这项研究有助于科学家们控制新兴流行病的传播和真菌的进化。我们会在此基础上研究出更加有效持久的控制措施。”施潘博士说。(朴淑瑜)

 

  新华网巴黎12月9日电(记者李学梅)一个由数国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成功破译了大麦的主要致病真菌——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的基因组。这项成果将有助于人们了解真菌的特性,从而研究出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新方法。

  这项研究由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丹麦等国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研究者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真菌是植物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与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此次研究人员破译了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的基因组,它仅包含6000个基因,是其他真菌基因组的一半,其结构远比想象中简单。

  这种真菌由于缺乏一些关键基因,甚至无法合成破坏植物细胞壁的蛋白质,但它含有的大量基因却能让真菌蛋白质轻而易举地在植物细胞内“落户”,为该真菌染色体的重组和复制提供便利。

  研究人员说,禾本科布氏白粉菌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性,可能是因为其最初的适应能力较强,能轻易地在大麦作物上繁衍生长,它也由此丧失了部分基因,完全依赖宿主存活,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它并不会完全摧毁大麦,而是与其共生。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大麦白粉病|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