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还是退出?科学学会恐沦为鸡肋

【字体: 时间:2010年03月17日 来源:科学网

编辑推荐: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更新在几个科学学会的会员身份,然而都会问自己同样的问题:“何苦来着?”,过去,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会员身份能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例如:便宜的杂志以及可以参加提交论文摘要的年度会议。现在,这些附带的福利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绝大多数学会的杂志都能在线免费查阅,并且随着科学研讨会日见增多,展示自己最新进展的机会也更多了。因此,“我是否该退出”的想法就频繁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美学者撰文分析科学学会目前存在的问题
 
身为科学家,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加入或多或少的学会。近日,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知名生物学家Steven Wiley在《科学家》杂志发表文章,对是否应该加入学会进行了分析。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更新在几个科学学会的会员身份,然而都会问自己同样的问题:“何苦来着?”,过去,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会员身份能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例如:便宜的杂志以及可以参加提交论文摘要的年度会议。现在,这些附带的福利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绝大多数学会的杂志都能在线免费查阅,并且随着科学研讨会日见增多,展示自己最新进展的机会也更多了。因此,“我是否该退出”的想法就频繁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绝大多数科学学会的建会宗旨是促进一个特定研究领域的发展和交流,现在越来越多的学会却将其业务扩展到了游说更多的科研经费和提供职业咨询。诚然,这些活动很有价值,但我却觉得要支持这些活动,何需加入一堆的科学学会?
 
于我而言,经常更新学会会员身份是出于下意识的惯例而非实际的需要。事实上,对于学会抱有矛盾心理的科学家不止我一个。从学会发行的简报来看,许多规模比较大的学会对于科学家尤其是年轻科学家的吸引力正在降低。虽然基于人际纽带所给予的众多机遇,年轻会员是从学会获益会最大的群体,但实际上,学会能提供给他们的服务最少。因为科学学会通常迎合现状,而并不关注新的或正崭露头角的领域。
 
在科学学会中,传统的研究方法与新兴的方法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对侍状态。比如,美国生物化学学会成立于1906年,当时,美国生理学学会的成员认为新的化学研究方法还没有充分应用于生理学研究。基于此,美国生物化学学会新办了《生物化学期刊》(JBC)来促进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
 
由于研究生阶段方向是生物化学,所以我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在JBC上.但是,在我所就读的学校里,分子生物学给我很正面的影响,并让我看到其深入解读蛋白质功能的潜力。然而,据我所见,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论文很少发表在JBC上,同时,传统生物化学家与新一代的分子生物学家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友好。曾记得我的一些从事传统生物化学研究的朋友抱怨说他们从事的也是“分子生物学”,毕竟,蛋白质也是分子。
 
一段时间内,传统生物学家与新一代生物学家之间观点相持不下,关系日趋紧张,分子生物学家们甚至扬言要从生物化学学会中分离出来另起炉灶,无奈之下,1987年美国生物化学学会更名为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ASBMB)。通过创立新的期刊如分子细胞蛋白质组学杂志,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继续适应新的技术发展,以此更好地吸引年轻科学家会员的加入。
 
当前,生物学许多领域内正经历着由基因组学 计算机高通量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等带来的技术革新。年轻的科学家将再一次推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因为他们相信这些新技术能帮助他们做出新的科学发现,同时避免与老一辈科学家的竞争。当然,并非所有学会都热衷于这些技术革新,这些学会的编委会中传统生物学家占优势地位,他们的年会上几乎不提及那些新的研究手段。
 
也许对于新的有价值的生物学研究方法而言,推广它们的唯一途径是成立一个新的学会,但与此同时也让科学家之间产生了新的隔阂,而并不利于生物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如果科学学会真正想要推动所在领域学科发展和学会会员的职业发展,其应积极关注新的学科思想动态和技术创新。我想:如果一个学会能帮助我应对生物领域内爆炸式增长的科研创新与发现,那我面对加入或退出学会这一问题时将不再犹豫。(科学网 谢文兵/编译)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科学学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