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多:别让辛苦引进的优质“海龟”再流失

【字体: 时间:2010年03月30日 来源:新华网

编辑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研究员王恩多对记者表示,因为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僵化,导致一些好不容易引进回国的高端人才又流失到海外,十分可惜。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研究员王恩多对记者表示,因为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僵化,导致一些好不容易引进回国的高端人才又流失到海外,十分可惜。



王恩多告诉记者,她认识一位从美国归国的三十多岁女博士,在肿瘤研究上颇有建树,但是国内单位无法解决她的住房补贴,她每天都要在郊区和市区之间往返奔波,单程就要一两个小时。2008年10月,这位女“海龟”十分遗憾地告诉王恩多,因为生活不便影响科研,她要“跳槽”到新加坡工作。“好不容易从国外挖回一个科研尖子,又要流失到国外,真是可惜!”  



王恩多说,这种情况并非个案。目前,一些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昂,房价居高不下,不少青年科研人员上班路途遥远。从工作角度而言,科研人员最好住得离实验室很近,但他们无法支付市中心的高房价。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人才引进的一次性住房补贴,或者出台科研人员经济适用房政策,都显得十分必要。



“在计划经济的固化思维中,科研经费的概念就是器材费、设备费,而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科研环境。”王恩多说,“我们要建设人力资源大国,就要突破‘不敢发钱’的传统思维禁锢。在国家层面和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出台符合实际的新政策。”  



王恩多表示,国家对基础科研的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但是钱怎么用还是个大学问。科研经费分配必须尊重科研人员的价值,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千万不能“见物不见人”。科研不全是用钱砸出来的,科研人员需要不甘寂寞的精神,但前提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王恩多说,从体制机制上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并不等于乱花钱。科研单位必须对劳务费的使用进行审核,按实列支,加强管理。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展开全方位监管,一旦发现问题,除已经拨付的经费全额收回外,还要将其不良记录记入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情节严重的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