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中的“间谍”

【字体: 时间:2010年03月08日 来源:赵帅飞的博客

编辑推荐:

  实验室一朋友,对科研的激情,我是自叹不如:他把实验室、办公室当成了家,一周七天几乎都在那里,有时还通宵做实验。不过他最近却郁闷至极。作为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国内的导师希望他能到国外有所创新。他到我们实验室才半年,就已经发表两三篇文章了。不过国内的导师还是不满意,因为所用的那些技术方法跟他在国内时的一样。国外的导师(我的老板)也不满意,还说他什么Spy。到国外没学到什么新技术,反而被说成是间谍。国内导师骂,国外导师说,忍受夹板气,能不郁闷吗? 想想再过两个月,我就也要回国,并且要去国内的某实验室,跟国内的某些老师学习合作两个月。那时候我岂不是也成了学术“间谍”,想想还有点还怕,“间谍”的罪名我可担不起。

  

实验室一朋友,对科研的激情,我是自叹不如:他把实验室、办公室当成了家,一周七天几乎都在那里,有时还通宵做实验。不过他最近却郁闷至极。作为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国内的导师希望他能到国外有所创新。他到我们实验室才半年,就已经发表两三篇文章了。不过国内的导师还是不满意,因为所用的那些技术方法跟他在国内时的一样。国外的导师(我的老板)也不满意,还说他什么Spy。到国外没学到什么新技术,反而被说成是间谍。国内导师骂,国外导师说,忍受夹板气,能不郁闷吗?

想想再过两个月,我就也要回国,并且要去国内的某实验室,跟国内的某些老师学习合作两个月。那时候我岂不是也成了学术“间谍”,想想还有点还怕,“间谍”的罪名我可担不起。

通过跟自己导师以及其他老师的交流,发现学术上的竞争是挺残酷的。如果某位科研人员获知了别人的idea,然后自己做实验发了文章,就会背后被人议论,甚至在圈内留下很不好的名声。

其实,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学术上本不应该有什么“间谍”的,正对应那句“科学无国界”;说“间谍”的人,只能说自己有点心胸狭窄。自认为自己有什么高深前沿的idea,其实这些idea在现有文献中基本都有反映。如果真是非常前沿的突破性发现了,别人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就窃走的。毕竟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过程。等别人量上积累到了,你的文章早发了,还用担心“间谍”窃密吗?

记得有位老师曾写过一篇博文,观点是说技术需要竞争,科学需要合作。这个观点我是基本赞同的,对于那些完全搞科研的科学家来说,需要的是真诚的合作,而不是既想跟人家合作又怕别人窃取你的idea;对于那些搞技术研发的人,既需要合作更需要竞争,这样有助于保证技术研发的速度和质量。

学术需要交流、合作和争鸣,如果说学术中也存在“间谍”的话,那中国政府的公派岂不成了输出学术“间谍”行为。实际上绝非这样,学术上本不应该存在“间谍”之说。作为搞学术的人,如果真想跟别人合作的话,就要真诚,就不要疑心什么“间谍”窃密;如果担心别人会窃走自己的idea,那就不要合作好了。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9721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科研|间谍|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