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端卿呼吁中国提升科研仪器设计能力

【字体: 时间:2010年04月22日 来源:中新广东网

编辑推荐: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教授18日会见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顾立军时表示,中国急需提升科研仪器的设计能力。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教授18日会见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顾立军时表示,中国急需提升科研仪器的设计能力。  

  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顾立军社长一行参观了该院的仪器室、实验室、阅览室、论文研讨室、教学室等,详细询问了该院研究的近期进展。干细胞研究是该院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生命科学的核心。据介绍,2007年中国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在该研究院诞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地位。近几年来,该院对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又获得了多项新进展,成绩可喜。  

  顾立军社长仔细参观了仪器室、实验室,对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的购置、用途、技术含量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询问。裴端卿院长对基因操作仪、蛋白质剪切仪、基因筛选仪等高端仪器进行细致的介绍。  

  裴端卿院长表示,中国科学院有优秀的学生、优秀的科学家,而最可惜的是大量实验仪器不是中国制造的,实验室需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科研仪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院进口的科研仪器近1.9亿元,估计全院科研仪器所需达5.6亿元。若全部仪器由中国研发设计,不仅会节省大量经费,而且能够更好地推进研究的进展。  

  裴端卿院长指出,生命科学是先锋的科学,是至关重要的科学。中国研究生命科学的科研仪器是进口的,也就是说“枪支”是进口的。科学家用进口的“枪支”做装备来打仗,很难达到全世界的最顶尖水平。中国亟需提升科研仪器设计能力,自己设计和生产科研仪器,进而取得科研战役的胜利。

 

“科学界就像一个战场,我们要的不是步枪,而是最先进的核武器,否则在战场上只能输得一败涂地,不会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今天,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回答。  

 

  走进研究院实验室,蛋白纯化系统、PCR机、液相芯片系统、多肽合成仪等先进设备跃然于眼,科学家正是运用各种设备完成科研任务和目标。  

 

  裴院长解释,公共仪器、实验动物、信息情报是保证科学实验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科学实验的支撑体系。其中各种仪器是科学家研究的武器装备,武器装备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已经极大程度影响到科研成果和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没有这些东西,就像徒手进入战火弥漫的战场一样,可想而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裴院长介绍,2009年仪器使用记录次数超过35000次。其中院外服务2800余次,检测样品数量超过15万。通过仪器中心的技术支持,研究员发表了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如:仪器中心的流式细胞仪在干细胞研究所发表于《Cell  Stem  Cell》上的Vitamin  C  Enhances  the  Generation  of  Mouse  and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据悉,2009年该院购买设备经费超过730万,购买10万以上的设备13套,其中20万以上的设备8套,新增一套500M核磁共振仪,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技术支持能力。2009年该院仪器中心被纳入中科院大型仪器管理系统,成为在中科院第一批所级技术支撑中心,是新建研究院所中第一个被中科院认定的所级技术支撑中心,获得连续四年约40万的运作经费补贴。  

 

  虽然得到了很多支持,但是在科学界战场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裴院长说:“研究院进口装备,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我们不能总用外国的枪支设备。中国有很强的组装力,但是极度缺乏设计能力,中国应该努力把组装型转化为自我制作和设计型,自己制造设备才是必选之路和发展之计。”  

 

  最后,裴院长呼吁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鼓励和帮助研究院更好的发展,提高生物医药和健康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类。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