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中国核心竞争力在于高端人才

【字体: 时间:2010年05月24日 来源:人民网

编辑推荐:

  今天上午,“圆梦·中国”——“****”入选者归国心路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九位“****”入选者代表在此畅谈归来报效祖国的心路历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入选专家施一公表示,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端人才,人才问题是关系到这个国家真正的前途问题。

  

  5月21日上午,“圆梦·中国”——“****”入选者归国心路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九位“****”入选者代表在此畅谈归来报效祖国的心路历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入选专家施一公表示,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端人才,人才问题是关系到这个国家真正的前途问题。

  施一公说,他前段时间参加了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研讨会,其中一个议题是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里面,大家讨论的主要是科技问题,当然,中国未来核心竞争力一定是科技,这个问题可以转换为一种问话的方式,中国未来科技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一共有四个发言人发言:第一位发言人从资本、资金的角度出发,中国的发展没有资金、没有资本起不来,将来科技的发展没有资金、资本起不来,资本、资金非常重要,我很同意。

  第二位发言人讲到法律,法律不健全是很难起来的,非常正确。不打击盗版,不保证专利发明人、技术拥有人的权利是很难往前发展的。这个讲得非常好。

  第三位发言人讲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是来自重庆市市委副秘书长讲的,讲得非常出色,希望咱们的政府领导都能像这样,有这样的感召力。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国家的未来,包括科技的未来,如果没有政府,根本不可能。

  施一公指出,前面三个:资金、政府和法律,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中国的未来,中国科技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前三者必不可少,其中关键的关键是人才。而这个人才是高端人才不是普通的人才,这里面我可以举很多例子,最简单的例子大家都很清楚的,就是钱学森这个例子,钱学森临终前还一直放心不下中国大师级人才的问题。他在问自己,如果钱老在50年代没有回中国,中国在导弹方面的发展,在卫星发射这方面会受多大影响。这一个人可不可以被一百位、一千位、一万位普通人代替,我的答案是肯定不行。人的质和量是不能互换的,是不能用量代替质的。

  施一公希望从政府层面到老百姓真正关心,而且意识到人才的问题是关系到这个国家真正的前途的一个问题。一个美好国家的建设,最重要的、最后看的、最关键的、也是最难拿到的是人才,是高端人才。这个社会建设当然需要每个人都努力,当然作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媒体,作为一个社会,更需要高端人才。

  施一公说,中国从古到今始终非常重视高端人才。中国有很多成语,包括“千军易求,一将难得”。当然是,两军交锋,实力相当的时候,武器装备、士兵都相当,就是要看这个帅才,这个帅才怎么样指挥,非常非常关键。

  施一公坦承,自己虽然是学生命科学的,是清华大学的一个普通教授,但是对中国的将来非常忧虑,就是如何把一个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社会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智力密集型的模式,不容易。中国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会有一个瓶颈,这个瓶颈可能不是很远了,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五年、十年、十五年。当这个瓶颈开始出现的时候,经济开始滞缓的时候,再想到人才,可能就才晚了。现在他举双手赞成,希望从政策的制定、实施,包括人才发挥能力的保障各方面多做一些工作,这里面其实需要整个社会都要参与进来。他也希望社会,包括老百姓,对政府的一些做法,对人才引进的一些政策性的东西,多一些理解,多一点支持。

  第二点,作为“****”首批入选者,他觉得“****”入选者有很重的责任,有两方面的责任:第一方面,他本人看得很重,作为一个专家,作为一个学者,他的专业不能丢,如果丢的话,以后很难在本领域内造成影响、培养人才,所以他竭尽全力力,在本职专业内一定要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回国之后,仅仅做自己的科研,仅仅在本专业里面培养一些年轻人,仅仅在清华大学做一些事情,远远不够,这里面存在一个土壤、作物或者和树木的问题。国内的科研环境还相对贫瘠,很多问题亟待改善,体制、机制不尽人意。

  施一公认为,“****”人才有一个历史责任,就是帮助中国的科技政策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改进,这是“****”所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很多人回来以后一个共同的声音,不要放弃我们在国外看到的一些优势的东西,比如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还是日本,都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在机制体制上,这些东西有些不适合中国的,但是有些适合中国的我们要大胆说出来,敢于负这个责任,话语权很重要。这是“****”的一个责任。这是两方面,不仅是自己的事情要做好,也应该关心一下国家层面的事情,也应该尽量去做。中国有句老百姓都知道的话,读书人应该是“风声雨声风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最后一点,“****”回来以后,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也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想一想,这些人回来以后遇到的困难、遇到的问题,怎么样提供一个比较支持的环境。这里面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让“****”人才回来以后发挥他的能力,就是在政策落实、保障等这方面,我觉得有些可能问题还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一下,也希望社会能够支持。因为“****”可以说是一个改革,也可以说是中国发展历史上人才方面很大的一件事情,任何一个事情的出台,总会有阻力,总会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看法。这个时候各个部门,包括社会、包括老百姓,包括“****”本人,要说话,要出来做一些解释,要出来取得互相的理解和共识。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