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带头人连发3篇文章 取得干细胞研究进展

【字体: 时间:2010年06月1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在利用干细胞修复重症肌无力疾病方面获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相关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德国国际期刊《欧洲免疫学》、美国国际期刊《神经免疫学》和英国国际期刊《免疫学》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在利用干细胞修复重症肌无力疾病方面获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相关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德国国际期刊《欧洲免疫学》、美国国际期刊《神经免疫学》和英国国际期刊《免疫学》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李呼伦教授,其1996年赴瑞典卡罗林斯卡皇家医学院神经科,担任客座研究员,归国后致力于神经免疫学和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学的研究。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硷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家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这种是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临床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迄今尚无有效、特异的治愈手段。以往较为公认的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与Th1和Th2辅助性T细胞功能失衡有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科研工作中,首次提出并证实Th1、Th2、Treg、Th17四种CD4+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失衡是重症肌无力发病的重要因素,并以此为理论依据,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作为手段进行了尝试性治疗。

这项研究以人类重症肌无力的大鼠实验动物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尾静脉大剂量回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实验动物进行临床症状评定,发现和证实了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发展与四种细胞亚群格局的改变有关。

研究人员认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仅仅具有组织修复功能,同时由于其具有旁分泌细胞因子效应,因此可以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免疫系统紊乱性疾病的治疗中去,并且由于其可以来自于自体,避免了移植排斥和伦理道德等问题,不仅为人类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治疗手段,同时为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生物通:万纹)

原文摘要:

In vitro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to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and differential protein expression in a two-compartmen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neuron co-culture system.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stablish a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BMSC)/neuron two-compartment co-culture model in which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into neurons could occur without direct contact between the two cell types, and to investigate protein expression changes during differentiation of this entirely BMSC-derived population. Cultured BMSCs isolated from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MSC culture, BMSC/neuron co-culture and BMSC/neuron two-compartment co-culture. Cells were examined for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expression.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behavior of the BMSCs was examined using patch clamping. Proteins that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xpression levels in BMSCs cultured alone and co-cultured with neurons were studied using a protein chip-mass spectroscopy technique. Expression of NSE and GFA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o-culture cells than in two-compartment co-culture cells,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both co-culture groups than in BMSCs cultured alone. Five proteins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expression during differentiation: TIP39_RAT and CALC_RAT underwent increases, and INSL6_RAT, PNOC_RAT and PCSK1_RAT underwent decreases in expression. We conclude that BMSC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s during both contact co-culture with neurons and two-compartment co-culture with neurons. The rate at which BMSCs differentiated into neurons was higher in contact co-culture than in non-contact co-culture.

作者简介:

李呼伦教授,男,1957年生人,博士生导师;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神经科学会理事;1996-2000年瑞典卡罗林斯卡皇家医学院神经科客座研究员,归国后致力于神经免疫学和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学的研究

目在研课题10余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资助金额31万元;国际合作项目1项,资0助金额8万元;“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资助金额260万元;省重科技项目1项,资助金额150万元;省教育厅、卫生厅课题项)。获省政府、卫生厅等奖励7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 70 余篇, SCI收录24篇,其中影响因子最高的《Nature Immunology》27.873。几年来培养硕士生18名、博士生20名、指导博士后10名;

李呼伦教授在哈医大工作学习的20余年中,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要比常人多得多。在他的工作理念中是没有节假日的,在别人享受阳光和天伦之乐时,他却在实验室中聚精会神地进行着烦琐枯燥的实验。当夜深人静,人们都进入梦乡时,他却还在灯下苦苦思索着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因为他深信,科学成就是站在定高度上的“质”的飞跃,他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春华秋实,通过长期的积累,他终于掌握自己的一套的严谨的科研思路和完善的实验技能,并在医学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李呼伦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举人过肩的师者风范以及对事业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为他们树立了做学问、做人的榜样。在学生的心目中,他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学生们遇到困难和问题都向他倾诉,而他也总是给人以最真诚的关心和帮助。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走出了低谷,成为了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集体,目前已是硕士点和博士点学科,并后被评为学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李呼伦教授经常教导学生,人生有机遇和挑战,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件好事。成功和失败不是不重要,但重要的是你有过样一段历程,他曾经奋斗过,努力过,投入过,就无愧于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总是本着严谨、负责与科学的态度对待每项科研工作。从提出科研思路,组织研究队伍,亲历亲为,竭尽全力以最出色的成绩完成每一个课题,让科研工作的成果解决医学领域的实际问题。

探索者的追求永无止境,在过去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中,在坎坷崎岖的科学道路上,他勇往直前,永不停歇。望着他身后那坚实的脚印,我们相信他在科学的征程中会越走越执着,越走越坚定,他的人生之路会在奋斗中一步步通向成功。我们衷心祝福他前程一片光明。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