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成广东最年轻博导 “80后”教授压力很大

【字体: 时间:2011年11月18日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推荐:

  27岁被暨南大学作为特需人才引进,并以副教授职称获得了博士生导师资格, 两年后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今年30岁的博导陈填烽的学术之路可谓异常畅顺。然而,他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外界对我的学术积累、教学水平等有很多质疑,我只能把质疑变为压力,必须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并非浪得虚名。”

  

27岁即获博导资格,陈填烽成为暨大导师队伍改革的“成果”之一

 

导师年龄并非关键,如何确保研究生扩招后人才培养质量才是重点

 

27  岁被暨南大学作为特需人才引进,并以副教授职称获得了博士生导师资格,  两年后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今年30  岁的博导陈填烽的学术之路可谓异常畅顺。然而,他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外界对我的学术积累、教学水平等有很多质疑,我只能把质疑变为压力,必须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并非浪得虚名。”

 

荣誉光环暗藏压力

 

陈填烽带的首位硕士研究生已小有成就

 

陈填烽生于1981  年,1999  年进入暨南大学,成为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的一名普通的本科生。大学四年级他以优异成绩被保送本系研究生,在导师郑文杰教授的指导下,进入实验室接触科研。正是在实验室短短的半年时间内,陈填烽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做出来的东西可能真的就成为一些药物,觉得很开心。”

 

2005年,陈填烽被广东省评为“南粤优秀研究生”,同年6月,获许提前一年硕士毕业。

 

由于学生期间的研究成果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认可,当年8月,陈填烽进入香港中大生物系攻读化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

 

陈填烽说,  当上博导纯属机遇。2008年,  暨大按特需人才将他引进时就聘为副教授,刚巧赶上学校博导评审改革,副教授也可以申请,“导师郑文杰劝我尝试一下,没想到还真通过了,  所以当年年底就被聘为博导。”2009  年,陈填烽门下有了首位硕士研究生,2010  年,招收了首位博士生。

 

其实,以副教授身份晋级博导,远非陈填烽表述得这么简单。据了解,暨南大学的硕导、博导要经过个人申请、学科组预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初审、校外专家通讯评议、学校学位委员会评定审核等5  个步骤。

 

科研项目、学术成果要接受全校的检验。

 

2010年,陈填烽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

 

副教授当了博导,陈填烽首先面临的是来自校内的质疑:“那么年轻,没有正式授课经历,怎么能保证教学质量?  ”陈填烽说:“只能用埋头苦干来回应质疑。”

 

每天早上起床后就直奔实验室,  一般晚上十一二点才离开,3  年来几乎没有休过一天假,每逢节假日,他就带着学生去香港中大的实验室做实验。“暨大这边相关实验设备还没有配套,只能去借用我博士导师的实验室。”

 

“因为我没有行政职务,  可以全身心放在科研上。只要有学生在,我都会陪在这里,他们遇到什么问题,我可以即时解答,这就是年轻导师的优势,可以和学生一起工作在第一线。每天的活动范围就只有办公室、实验室,有时实在太晚了,就睡在实验室里。现在各种竞争都很大,已经不是‘不进则退’,而是‘少进则退’了。”陈填烽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  陈填烽目前带的第一名硕士研究生还有大半年才毕业,但论文已经在国际顶级的学术期刊《生物材料》发表。陈填烽从读博士至今,也已先后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

 

不爱“最年轻博导”称号

 

把自己摆在跟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去沟通

 

“一开始也担心,毕竟你的学生有的比你年龄还大,  你的生活阅历都没人家丰富,你又怎么去教育人家。”陈填烽坦言自己也面临过这样的压力。

 

陈填烽主要承担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化学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作为交叉学科,陈填烽引进了一种十分新颖的授课模式。

 

“在香港求学期间,老师都是在第一堂课的时候概述课程内容,  然后给每个同学分配一个题目,  以后的课就都由学生来讲。”当时,第一次见到这种阵势的陈填烽感觉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且全英文授课更让他压力倍增。但是很快,陈填烽就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对课堂内容、至少是自己所讲的课题会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此外,一段时间后,  英文水平也达到了能在课堂上自如交流的程度了。

 

所以,自己当老师后,陈填烽便想把这种教学理念借鉴过来。“每次上课的时候,都是先讲基本知识,剩下的时间由学生来讲,每个学生讲一个主题,都是贴近日常生活、但又包含很多专业知识的题目。”去年,一个学生因为做绿茶中活性物质对治疗肿瘤的功效的课题而对科研产生兴趣,并据此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后被香港的一名客座教授看中,  原本不想读研的他现在去了香港理工大学读硕士学位。“把学生带到感兴趣的领域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陈填烽说。

 

“年轻并不是关键,我更希望别人能说‘陈填烽,你做得很好,你够格做这个博导’。”采访中,陈填烽反复表示,自己并不喜欢“最年轻的博导”这个称谓。今年,  他一共带了3  个硕士,2  个博士,外加2  个博士后。“虽然总体偏少,但是带学生不在多而在精”。

 

在经过两年多的历练后,  陈填烽在教学中已颇有心得:“把自己摆在跟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去沟通,  这也是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学到的,  希望能继续传递这个理念”。

 

本报对话暨大最年轻博导

 

1981年出生的陈填烽,在暨南大学读完本科和硕士后,200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即回母校暨大任教。同年,27岁的他被评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详见本报昨日A22版报道),成为暨大最年轻的博导。那么,这位“80后”博导是怎样炼成的?记者昨日采访陈填烽和暨大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后了解到,这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陈填烽本人在新兴学科有突出成绩,他从事的研究正符合暨大的下一轮发展重点;暨大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及导师遴选机制改革,打破了博导终身制,即可上又可下,并为特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

 

“最年轻博导”不好当

 

陈填烽坦言,从2008年到暨大工作,很快被评为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感到“压力很大”。对此,陈填烽选择埋头苦干。“我基本上没有个人生活,除了回家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就在这几平方米的面积里转悠。”陈填烽比划了一下,笑着说。平时,学生们一批一批地来做实验,只要学生来、陈填烽就在,他几乎是“手把手”地辅导。他告诉记者,每天早上9点多起床后就到实验室,一直待到晚上12点左右才回住处。如果实验紧张、或遇到问题,忙到凌晨也是常事。

 

陈填烽目前从事的研究是设计及合成靶向药物,以定点杀死肿瘤细胞。这项研究需要结合生物学和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目前暨大和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正在开展密切合作。“几乎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我都是带学生到香港去做实验。”压力虽大,但讲起本行时,陈填烽还是显得相当自信。“我现在从事的是化学生物学研究。传统化学发展到现在,要更进一步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2010年9月,陈填烽招了第一个博士生和第一个硕士生。这个硕士生还是化学系别的老师招多了之后“让”给他的。同时,陈填烽还负责指导两名博士后,两人一个30多岁、一个40多岁,其中一个还是陈填烽读研期间的师兄。于是,“陈老师”和博士后约定,在公开场合博士后管他叫“老师”,私下里陈填烽管博士后叫“师兄”。

 

喜欢和年轻人运动

 

说到在广州的生活,记者询问他有没有打算在学校周围买房子,他说自己曾经考虑过,可是广州的房价让他有些吃不消。面对买房的压力,暨南大学校长胡军对他和年轻的老师谈话,告诉他们学校对于老师有名为“宁静致远”的计划,希望他们首先安心搞研究,其余生活上的一切都慢慢会有的。

 

而在平时的生活方面,陈填烽喜欢跟自己的学生在一起享受生活,“喜欢和学生一起唱歌,爬山之类的年轻活动。”

 

对话“暨大最年轻博导”

 

记者:你如何看待高校引进新人并给予他们快速的提拔?

 

陈填烽:现在有一些新兴的学科需要引进新人。特别是理科、一些交叉学科,新的研究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研水平。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研究技术。学术思想可以慢慢积累,但技术一定要与时俱进。

 

记者:对学生科研有哪些要求?

 

陈填烽:暨大希望能出标志性的成果,而不是一般成果。我也希望学生能够拿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年轻博导|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