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对趋化素样因子1的研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字体: 时间:2012年11月08日 来源:北大人民医院

编辑推荐:

  趋化素样因子1(Cklf1)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韩文玲教授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在国际上首次克隆到的一个新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胞因子,初步的研究认为它是一种具有广谱的趋化活性的趋化因子,而正是趋化因子对炎性细胞的吸引和活化引起炎性细胞浸润、进而引起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迁移,形成内膜增生。

  

趋化素样因子1(Cklf1)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韩文玲教授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在国际上首次克隆到的一个新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胞因子,初步的研究认为它是一种具有广谱的趋化活性的趋化因子,而正是趋化因子对炎性细胞的吸引和活化引起炎性细胞浸润、进而引起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迁移,形成内膜增生。目前为止,Cklf1在动脉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硬化斑块形成和血管内膜增生过程中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是否具有促进增殖活性的研究,国内外尚无人报导。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沈晨阳主任医师带领的团队自2006年以来,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Cklf1在动脉硬化及血管外科术后再狭窄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基础研究。最新一项研究论文“Cklf1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血管炎症的研究”(Chemokine-like factor 1-mediate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migration, proliferation and vascular inflammation)已被国际上动脉硬化研究方面的权威杂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IF:4.602)接收,将于近期发表。

临床上,将心脑血管病以外的血管疾病统称为周围血管病,包括动脉、静脉及淋巴三个系统的疾病。总之,周围血管疾病是一类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轻者可致功能障碍、残疾,重者可有生命危险。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常见周围血管病之一。

目前,动脉硬化性闭塞的患者主要借助于外科的动脉重建(人工血管搭桥)手术和介入治疗,而搭桥、球囊扩张成形或支架置入后所发生的移植物内血栓形成、吻合口血管内膜增生以及由此导致的管腔再狭窄,已成为影响这类疾病远期疗效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寻求防治再狭窄的有效措施,已成为当今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一个热点。

该研究认为,Cklf1参与了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影响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为探讨这一新细胞因子在动脉硬化内膜增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最终预防内膜增生的发生提供了新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有关这一细胞因子的研究已有近10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其中SCI两篇,Medline三篇,国内核心期刊四篇,国际会议论文一篇(见附表)。关于Cklf1在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术后再狭窄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文/沈晨阳)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