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Hepatology发表乙肝研究新发现

【字体: 时间:2014年12月0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中山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香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SLC10A1基因的p.Ser267Phe变异与人们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抵抗力有关联。这项研究已被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1.19)接受并在线发布。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山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香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SLC10A1基因的p.Ser267Phe变异与人们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抵抗力有关联。这项研究已被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1.19)接受并在线发布。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王一鸣(Yiming Wang)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高志良(Zhiliang Gao)教授以及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王俊(Jun Wang)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目前,全球有超过3.5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1500万人同时还感染了丁型肝炎病毒(HDV)。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虽然已开发出有效的乙肝疫苗,但每年仍有近百万人死于乙肝和相关疾病,并伴随有相似数量的新报告病例。

HBV及其卫星病毒HDV必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来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因此,发现该受体,以深入理解乙肝感染过程并为乙肝及其相关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靶点,一直是全世界研究此问题的科学家们孜孜研究几十年而未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的50年里,研究人员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来鉴别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细胞受体。近期,来自几个研究团体的体外研究证据表明,肝脏胆酸转运蛋白(NTCP,钠离子-牛磺胆酸钠共转运多肽)是一个强有力的候选者。NTCP是由SLC10A1基因编码,其能够将胆汁酸输送到肠肝循环中的肝细胞内(延伸阅读:北大,NIBS学者发现乙肝病毒受体 )。尤其是,体外研究表明SLC10A1基因的p.Ser267Phe变异导致了HBV受体功能的丧失。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借助于遗传关联研究检测了NTCP作为HBV的受体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所起的作用。他们从189个外显子中挑选出一些SLC10A1变异。利用Sanger测序他们在一群包括1,899名慢性乙肝患者和1,828名健康对照者的汉族人中追踪了各种SLC10A1变异。进一步利用结构分析,研究人员调查了p.Ser267Phe变异对于NTCP功能的影响。他们发现不论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状况如何,p.Ser267Phe变异都与健康状态存在关联。这一变异还与慢加急性肝衰竭低发病率有关联。可通过这一变异进行解释的遗传度(heritability)估计约为3.2%。在中国南方人群中预防分数(prevented fraction, PF)大约为13.0%。结构模型表明,p.Ser267Phe变异体有可能干扰了配体结合,由此阻止了HBV进入细胞。

新研究证实,这一p.Ser267Phe NTCP变异与对慢性乙肝的抵抗力以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低发病率显著相关。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NTCP是人类感染过程中HBV的一个细胞受体。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The p.Ser267Phe variant in SLC10A1 is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chronic hepatitis B

In the past 50 years there have been considerable efforts to identify the cellular receptor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Recently, in vitro evidence from several groups has shown that sodium/bile acid cotransporter (NTCP, which is encoded by SLC10A1 and which transports bile acids into hepatic cells in enterohepatic recirculation) is a strong candidate. In particular, in vitro p.Ser267Phe variation of SLC10A1 results in loss of HBV receptor function. We tested the role of NTCP as a receptor for HBV in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patients by using a genetic association study……

作者简介:

王一鸣,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疾病基因研究所中心主任。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于1985年获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1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遗传学教授王一鸣[1]98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学习,1990年获伦敦大学Ph.D学位。此后在英国医学科学院,皇家医科研究生院,伦敦,牛津,新堡及莱斯特等大学工作。于1999年12月回国。近年来的研究集中于医学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方面。所研究项目全部集中于疾病研究,含单基因病、多基因病、产前诊断、突变检测、筛查标志物、分子诊断等。美国、英国人类遗传学会会员,英国/欧洲肾病、透析、移植学会会员,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委,国际遗传学杂志编委。

高志良,男,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病医院副院长、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中山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美国加州大学三藩市医学院博士后。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全国委员、广东省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热带医学学会常委、副秘书长、广东省肝病学会常务理事,肝炎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广东省药审专家,英国皇家热带医学会(ROYAL SOCIETY OF TROPICAL MEDICINE OF HYGIENE)海外会员。在国内外著名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临床论著近42篇,国际会议摘要70余篇。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