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蛋白检测技术

【字体: 时间:2014年03月2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就在全世界对Oxford Nanopore的迷你MinION测序仪翘首盼望之时,该公司的创始人Hagan Bayley又宣布了纳米孔(nanopore)技术的蛋白质组应用。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 就在全世界对Oxford Nanopore的迷你MinION测序仪翘首盼望之时,该公司的创始人Hagan Bayley又宣布了纳米孔(nanopore)技术的蛋白质组应用。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Hagan Bayley是牛津大学化学系的教授,也是Oxford Nanopore公司的创始人和股东。他领导的研究小组此次证实,纳米孔能够区分硫氧还蛋白的不同磷酸化亚型。Bayley认为,尽管距离蛋白质测序还很远,但这项成果也代表了向单分子蛋白分析迈进了一步。

在这项研究中,Bayley的研究小组将单个α-溶血素蛋白孔插入两侧带有电极的膜中。在此设置中,唯一的电路是通过纳米孔,其中系统记录电流。为了评估系统对磷酸化的灵敏度,研究小组使用了硫氧还蛋白的几个突变体,它们在C端附近都有单个磷酸化位点,并带有30聚DNA寡核苷酸的帽子。

施加电流后,DNA寡核苷酸被拖入纳米孔中,并牵引蛋白质,使其展开,就好像拉着一卷绳子一样。随着蛋白质穿过纳米孔,检测系统记录电流的变化。

结果表明,磷酸化蛋白对基线电流的干扰与非磷酸化蛋白略有不同。在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两个位置可磷酸化的蛋白,并对其部分磷酸化。当202个所产生的蛋白分子穿过纳米孔时,系统区分出4种可能的亚型。

其他方法也能区分蛋白亚型,但那些方法的对象是蛋白群体,而纳米孔读取单分子,Bayley认为这是个关键优势。“你正在分析单个分子。如果你花上几分钟的时间,你能查看几百个分子,并了解每一个的磷酸化状态。”

当然,这种方法还并非完美,仍存在问题。此研究中使用了磷酸化状态已知的纯化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并非穿过,而是开始进入纳米孔,停顿一会儿,然后突然出现在另一侧。因此,这种方法还不能区分氨基酸序列的中部存在差异的蛋白亚型。

Bayley表示,研究小组可能会使用抗体,让蛋白质在特定位置停留,从而解决这一问题。他也希望在天然蛋白质上应用这一方法,并检测其对于大分子的效果。

“这是第一篇这种类型的文章,而这样的论文通常都很原始和粗糙。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能大大改进这种方法,”Bayley谈道。(生物通 薄荷)

原文阅读

Single-molecule site-specific detection of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with a nanopore

Christian B Rosen, David Rodriguez-Larrea & Hagan Bayley
Nature Biotechnology 32, 179–181 (2014) doi:10.1038/nbt.2799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