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院士Cancer cell发表癌症研究新文章

【字体: 时间:2014年09月2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清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TIPE3是促进癌症的磷酸肌醇第二信使分子的转移蛋白。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9月18日的《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  来自清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TIPE3是促进癌症的磷酸肌醇第二信使分子的转移蛋白。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9月18日的《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上。

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的陈有海(Youhai H. Che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施一公教授主要从事肿瘤发生和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研究,其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延伸阅读:施一公院士PNA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陈有海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免疫学家,主要从事炎症与癌症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

磷酸肌醇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的第二信使分子,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显示出良好的生理活性。磷酸肌醇在细胞体内传导信号的机理与磷酸肌醇的生成、代谢及生物转化过程有着密切联系,其本质是这些分子在酶的作用下发生了磷酸化、去磷酸化等化学反应,并与磷酸肌醇受体相互作用。这些反应过程相互交替,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网络调控系统。近年来,磷酸肌醇信号通路在癌症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超过一半的人类癌症发现磷酸肌醇信号异常上调。但目前对于癌症形成过程中磷酸肌醇信号的调控机制尚未完全理解。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TNFAIP8)是调控凋亡过程的重要分子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TNFAIP8蛋白被证实在细胞凋亡、信号转导、肿瘤细胞增生、侵袭以及转移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TNFAIP8家族至少包括4个成员,其中比较明确的有3个,即TNFAIP8L1(TIPE1)、TNFAIP8L2(TIPE2)、TNFAIP8L3(TIPE3)。TIPE2是新发现的一个重要负调控蛋白分子,是免疫动态平衡研究的焦点。另外两个成员TIPE1和TIPE3的确切功能与作用目前还未确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称发现TIPE3 (TNFAIP8L3)是促进癌症的磷酸肌醇第二信号分子的转移蛋白。高分辨率的TIPE3晶体结构显示其具有一个大的疏水性空腔,被一个磷脂样分子所占据。TIPE3优先捕获及穿梭往返运送两种脂质第二信使: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4,5-bisphosphate)和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3,4,5-trisphosphate),提高了它们在质膜中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癌症TIPE3表达显著上调。研究人员发现,在体内敲除TIPE3可以抑制肿瘤形成,而迫使表达TIPE3则可促进肿瘤形成。

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了,在肿瘤发生过程中一个特殊的转移蛋白TIPE3控制了磷酸肌醇第二信使分子的功能和代谢。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TIPE3 Is the Transfer Protein of Lipid Second Messengers that Promote Cancer

More than half of human cancers have aberrantly upregulated phosphoinositide signals; yet how phospholipid signals are controlled during tumorigenesis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We report here that TIPE3 (TNFAIP8L3) is the transfer protein of phosphoinositide second messengers that promote cancer. High-resolution crystal structure of TIPE3 shows a large hydrophobic cavity that is occupied by a phospholipid-like molecule. TIPE3 preferentially captures and shuttles two lipid second messengers……

作者简介:

施一公

河南郑州人,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双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

2008年2月至今,受聘清华大学教授;2009年9月28日起,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获2010年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2013年4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3年12月19日,施一公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4月2日,施一公获爱明诺夫奖,成为获此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该奖为国际知名奖项,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

主要科研领域与方向:
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集中于肿瘤抑制因子和细胞凋亡调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与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陈有海教授

新一代单抗药物孔雀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首席科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国际著名的免疫学专家,主要从事从事炎症与癌症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陈教授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nce 2篇,Nature系列6篇,Cell 1篇,2001年获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中国海外杰出青年学者”奖励,2008年被聘为教育部“****”特聘教授,2011年入选中组部“****”学者,同时兼任中国科技部973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顾问委员会委员、宾夕法尼亚大学教学委员会主席及学术委员会委员、SUOAA基础生物医学委员会主席以及加拿大免疫学会、奥地利科学基金会、美国科学进步协会、英国癌症研究协会会员及基金评审专家。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