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团队发现独特的DNA四链体

【字体: 时间:2015年11月1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人们普遍认为,G-四链体参与了基础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种独特的G-四链体(G-quadruplex)。这一成果发表在十一月九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谭铮研究员和Ke-wei Zheng。

  

生物通报道:DNA通常是螺旋梯一样的双螺旋,这种结构是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学图标之一。实际上DNA还有一种独特的形态,那就是缠结在一起的四链体结构。在体外实验中,富含鸟嘌呤的DNA链很容易形成四链体。之前也有研究证明,四链体结构的确存在于人类活细胞中,而且这些结构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人们普遍认为,G-四链体参与了基础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种独特的G-四链体(G-quadruplex)。这一成果发表在十一月九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谭铮研究员和Ke-wei Zheng。(延伸阅读:中科院973项目发表多篇文章解析DNA特殊结构

研究人员发现的这种G-四链体具有一个鸟嘌呤空位(G-vacancy)。鸟嘌呤衍生物(比如生理浓度的GTP)将鸟嘌呤填入这个空位,可以实现显著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G-四链体能够对鸟嘌呤衍生物的浓度改变做出应答,调整DNA聚合酶催化的DNA合成。鉴于鸟嘌呤衍生物是细胞内的天然代谢物,新型G-四链体的形成和鸟嘌呤填入(G-fill-in)很可能是一种环境应答性的调控机制。

作者简介:

谭铮,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端粒与衰老研究组组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国外引进杰出人才。1991-1996年分别在美国 North Carolina 州立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环境健康研究所分子与细胞药理学实验室进行客座研究。研究方向:衰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持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中科院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等科研项目。

1978 - 1982 武汉大学 生物系生物化学,学士;1982 - 1985 武汉大学 生物系生物物理,硕士;1985 - 1989 北京 中国科学院 动物研究所生物化学,博士;1989 - 1991 北京 中国科学院 动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1991 - 1993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 植物系 博士后;1993 - 1996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 Visiting Fellow1997 - 1998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副教授;1998 - 2005 武汉大学 生命科学院 教授,博导,长江计划特聘教授;2005 - 中科院动物所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Guanine-vacancy–bearing G-quadruplexes responsive to guanine derivatives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DNA|G-四链体|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