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发表中国学者新成果

【字体: 时间:2016年10月1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欧阳志云研究组在全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关联生态系统服务与受益者的区域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估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欧阳志云研究组在全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关联生态系统服务与受益者的区域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估新方法,揭示了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和生态保护的关键区域,阐明了我国生态保护政策取得的显著成效。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欧阳志云(Zhiyun Ouyang)研究员,和斯坦福大学的Gretchen C. Daily,欧阳志云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规划与生态评价、城市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13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联合国先后启动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等重大研究计划,推动全球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保护。但如何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如何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成果应用于政策制定仍是当前面临的挑战。自2000年起,我国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了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与生态建设工程,生态保护成效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核心问题。

欧阳志云研究组依托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联合组织的“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调查评估”项目,将国际生态学研究前沿与国家生态保护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建立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评价方法,以及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与受益人口数量的区域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估方法。

这项研究发现,2000-2010年间,我国食物生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固碳、生物多样性保护等7项生态服务中,有6项在10年中得到明显改善,只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下降。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还揭示了我国食物生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固碳、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明确了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区域,这些区域虽然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7%,但提供了全国56%-83%的生态系统服务。

这些成果已应用于国家生态保护红线框架规划、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重点生态功能区调整,以及其他国家与省市生态保护、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与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

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可以共存。科学的政策设计可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中国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理念和政策措施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欧阳志云,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规划与生态评价、城市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了森林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服务功能的关系、生态恢复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建立了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方法。主持完成了全国生态系统评估、编制了我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从国家、区域、自然保护区3个尺度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阐明了全国、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系统地研究大熊猫生境选择、生境结构、生境动态、以及人类活动与大熊猫生境的关系。研究了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在生态保护、城市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了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生态环境效应及其演变,揭示城市发展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胁迫机制。

近年来,先后承担全国生态系统调查与评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与示范、海河流域水文变化的生态效应、北京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演变的驱动机制、城市绿色发展的生态技术与示范、脆弱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格局与保护等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源杂志论文100多篇,在国际著名科学杂志Science和PNAS上合作发表论文6篇,撰写和参加编著专著10余本,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与三等奖等科技奖励共7项。获得第四届青年科技奖、第一届、第二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奖等个人奖等多项。

原文摘要:

China recently completed its first National Ecosystem Assessment covering the period 2000–2010. Ouyang et al. present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assessment. Investment in the restor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has resulted in improvements at the national level in most of the major ecosystem services measured. In particular, food production,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soil retention showed strong gains; on the other hand, habitat provision for biodiversity showed a gradual decline. Regional differences remain nonetheless, and there are serious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still to be met in areas such as air quality and the wider global footprint of raw material imports.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