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科学家成功构建胃癌类器官生物样本库

【字体: 时间:2018年05月11日 来源:欧玛干细胞

编辑推荐:

  类器官是人体干细胞在三维环境下培养所产生的组织,几乎所有上皮及神经等细胞均可以培养成类器官。这些类器官可以作为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良好研究模型,对新药研发、肿瘤精准治疗等都有重要应用价值。

  

类器官是人体干细胞在三维环境下培养所产生的组织,几乎所有上皮及神经等细胞均可以培养成类器官。这些类器官可以作为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良好研究模型,对新药研发、肿瘤精准治疗等都有重要应用价值。


图1. 胃癌类器官(上)及正常胃类器官(下)在光镜下的形态。
(图片来自Gut杂志)


早在几年前,其他研究者已经成功培养出胃及胃癌类器官。来自德国的科学家进一步深入研究,构建了目前已知数量最大的胃癌类器官生物样本库,同时对胃癌类器官的基因组变异、分子分型、化疗敏感性、靶向治疗敏感性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一研究发表在消化病方向顶级杂志《Gut》上。

这一研究共构建了20例胃癌类器官,研究者选出其中四例进行深入探索。这四例类器官无一例外均能够稳定传代1年以上,说明了类器官模型的稳定性。把这些类器官移植到免疫缺陷鼠体内,能够形成异种移植瘤;奇特的是,异种移植瘤的生长速度与类器官的生长速度一致,表明胃癌类器官可以很好的模拟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这四例胃癌类器官不仅组织形态各异,在基因组变异方面也明显不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两例类器官为微卫星不稳定型(MSI),类器官的总基因突变数量较其他亚型显著升高,同时错配修复基因发生失活突变(MLH1、MSH6);一例为染色体不稳定型(CIN),发生TP53突变和ERBB2基因扩增;最后一例为基因组稳定型(GS),存在CDKN2A缺失和ARID1A突变。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所得的基因突变及药物靶点信息,研究者尝试对类器官进行靶点指导下的“精准”治疗。研究者发现,ERBB2扩增的类器官对抗ERBB2抗体曲妥珠单抗反应良好;c-KIT基因突变的类器官对伊马替尼较为敏感;CDKN2A缺失的类器官则对靶向细胞周期的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显著耐药。这些实验表明胃癌类器官可以用于靶点指导下的靶向治疗。

 
图2.两例胃癌类器官及原始肿瘤HER2染色。
(图片来自Gut杂志)


这项研究不仅建立了人胃癌类器官,作者还利用小鼠正常胃上皮类器官来建立胃癌模型。根据不同胃癌分子亚型的致病基因特点,研究者分别把小鼠正常胃类器官的TP53/KRAS、CDH1/APC进行突变,这些基因组合分别位于CIN型胃癌和GS型胃癌中突变率最高基因行列。结果研究者成功在体外建立小鼠胃癌模型。基因突变后的类器官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由单层囊状变成多层或者呈实心球状;类器官对干细胞因子的依赖程度显著减低;不仅如此,类器官的克隆形成能力也显著增强。这些类器官都显示出肿瘤细胞的特征。尽管作者没能建立完全的小鼠肿瘤类器官,但也可以理解其中的原因,毕竟这些类器官还需要时间去积累新的突变和经历自然选择。

总结起来,这一研究无疑是胃癌类器官的核心研究,不仅构建了大样本胃癌类器官生物样本库,还把胃癌类器官进行基于TCGA的分子分型研究,并证实利用胃癌类器官可以试验靶点指导下的靶向治疗。

与此同时,作者利用基因操纵技术往正常类器官中导入突变,初步建立了人工胃癌类器官模型。这项研究对于我们认识胃癌的发病机理、促进胃癌的新药研发和靶向治疗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欧玛干细胞)

参考文献:
Seidlitz T, Merker SR, Rothe A,et al. Human gastric cancer modelling using organoids[J]. Gut. 2018, 0:1–11. doi:10.1136/gutjnl-2017-314549.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