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学院开始招收多学科教育背景名校本科生了!

【字体: 时间:2018年08月01日 来源:协和医学院

编辑推荐:

  2018年7月14日,北京大学教务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一则不足200字的招收多学科教育背景的本科生到协和医学院学医的短信息。在短短的时间内,这则信息被频繁转发,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共收到两千份有效答卷,其中不乏来自海外大学如哈佛、耶鲁、霍普金斯等大学的答卷。

  

2018年7月14日,北京大学教务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一则不足200字的招收多学科教育背景的本科生到协和医学院学医的短信息。在短短的时间内,这则信息被频繁转发,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共收到两千份有效答卷,其中不乏来自海外大学如哈佛、耶鲁、霍普金斯等大学的答卷。

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招生网站已经开通,2018年度的网上注册及报名申请将于8月1日开放,8月26日截止。报名请在线填写申请表,并以附件形式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招生网站:

http://MDadmission.pumc.edu.cn


2018年7月,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启动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自2018年9月起将从这三所大学的非医学类本科招收已完成三年以上课程的优秀学生进入协和医学院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习。

目前,协和医学院已经对外正式发布招生简章,8月1日至26日为报名时间。上述三所大学非医学类本科生,如能在2018年9月份获得推免直接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资格,并达到协和医学院试点班招生的学分要求,即有资格报名申请协和医学院2018年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简称试点班)。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指出,北京协和医学院推进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责无旁贷。医学是多学,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也应该体现出多学性的原则。在历史上,医学最早是与人文相融合,然后是与化学相结合。近代以来医学与生物学高度融合,现代医学除了继续与人文科学、化学、生物学密不可分之外,当前的热点是与工学(包括生物工程)以及信息学(包括人工智能)相交融,这正是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上世纪初,著名的《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即《Flexner报告》)带来了美国医学教育革命性的变革。这个报告所倡导的“4+4”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即4年本科+4年医学院的学制)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发达国家沿用至今。前面的四年指任何学科大学本科背景的学生,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之后都可以报考医学院,医学院从中进行选择。多学科背景的学生,包括工科的、理科的、文科的等等结合在一起,在对与基础医学相衔接的一些课程,如化学、生物学有所学习后,再进入医学院。后面的四年在医学院进行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学习。

    "4+4"模式满足了医学发展的两个条件,第一是以人力所能及的方式设计、实现医学的多学科属性,第二是形成可以通揽天下各学科精英人才从医的机制。因此这一模式能够真正体现医学的多学属性。在“4+4”起步阶段,为了保证充分的临床教学时间,并与现有的教学体系顺利衔接,协和医学院计划采用“3+5”的模式,即完成大学本科三年或以上学业的学生即可报名,经过5年的医学院阶段学习获得临床医学博士(MD)学位。

    记者从协和医学院教务处获悉,2018年试点班拟招生30人,非医学专业、有志于医学、已完成本科三年学习的学生经考试录取后,在本科第四年进入协和医学院,开始医学专业的学习,医学专业学程共5年。2018年度的网上注册及报名申请将于8月1日开放,8月26日截止。报名请登录协和医学院教务处招生网站(http://MDadmission.pumc.edu.cn),在线填写申请表,并以附件形式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创新医学人才”培养计划背景:


“创新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加强医学领域的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借鉴国际医学人才培养经验,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培养规律,体现医学教育对多学科教育背景人才的要求,立足于中国高校实际情况,从大学本科生中选拔不同学科背景、已完成通识教育并有志于学习医学的生源,接受临床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训练,培养思想品德高尚、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扎实的临床技能和优秀的职业素养,并具备多种发展潜能,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医学领军人才。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