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在《Lancet》杂志发表文章阐述我国宫颈癌防治现状

【字体: 时间:2019年05月05日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

编辑推荐:

  文章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盖布雷内古斯(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博士呼吁“2030年全球消除宫颈癌”这一国际形势为背景,结合当前我国宫颈癌防控面临的问题,明确了未来我国宫颈癌防治的方向。

  

2019年3月8日,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杂志在线发表了我国学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方辉教授和乔友林教授就目前中国宫颈癌防控现状撰写的一篇述评文章。文章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盖布雷内古斯(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博士呼吁“2030年全球消除宫颈癌”这一国际形势为背景,结合当前我国宫颈癌防控面临的问题,明确了未来我国宫颈癌防治的方向。

为进一步对文章内容详细解读,同时通过更多媒体科学地向公众阐述目前我国宫颈癌防治已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3月8日——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即我们平时所称的“三八妇女节”,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联合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共同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出席本次新闻发布的专家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乔友林教授和赵方辉教授。新华社、健康报、中国科学报、生命时报、现代教育报、财新传媒共计6家国内主要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三位与会专家针对媒体提出的有关中国宫颈癌防治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所取得的成绩,筛查手段(CareHPV检测技术)的普及性及开展情况,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的免疫接种问题及我国HPV疫苗研发上市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回答。

乔友林教授首先向与会媒体介绍了宫颈癌全球防治的现状,由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4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仅2018年,全球约有57万名妇女被初次诊断为宫颈癌,约31万名妇女死于宫颈癌,其中高达86%的宫颈癌病例来自中低收入国家;而在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因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的普及,宫颈癌的防控已达到WHO“2030年全球消除宫颈癌”的标准。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治的癌症,WHO呼吁全球协作、共同实现在2030年消除宫颈癌。通过实现这一目标,告知公众癌症是可防可治甚至是可消除的,对于未来其他癌症的预防和控制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宫颈癌新发与死亡病例数分别为11.1万例和3.4万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自2000年以来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因此,作为宫颈癌负担大国,我国将在实现“2030年全球消除宫颈癌”这一目标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在宫颈癌的防治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人口基数大,不同地区经济、卫生水平发展不平衡,如何应用针对不同地区适宜的筛查技术和HPV疫苗免疫接种,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我国防控宫颈癌的核心问题。 

郎景和院士:加强针对性筛查  

郎景和院士结合其与乔友林教授共同主持的一项国家级多中心、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宫颈癌筛查研究,深入浅出地解析了适合我国城市和农村不同的筛查方案和检测手段。早在2009年,我国启动了农村“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截至2017年底,项目累计为7398万人次的适龄农村妇女提供了免费的宫颈检查。但是因为基础条件较差、专业人员缺乏,目前农村地区的筛查覆盖率仍明显低于城市。  

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由比尔·盖茨基金资助,乔友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成功研发了careHPV检测技术。该技术操作简易、价格低廉,于2012年10月获原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2018年7月获WHO体外诊断资格认证,是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宫颈癌快速筛检技术。这一成功的产学研结合案例正是我国在宫颈癌的防治过程中需要极力推广和实行的,我国面临着在人口基数巨大的群体中短时间内有效地防控宫颈癌这一巨大挑战,只有针对不同人群实行适宜的筛查手段才能真正建立起全国防控宫颈癌的战略平台。  

赵方辉教授:普及HPV疫苗接种  

赵方辉教授解答了媒体关于HPV疫苗的诸多疑问。自2006年HPV疫苗问世以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证实,HPV疫苗接种是除筛查外预防宫颈癌的最有效手段。赵方辉教授呼吁媒体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提升公众对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的认知水平。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HPV疫苗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分别覆盖了2种、4种和9种高危HPV病毒亚型,其中二价疫苗包含的HPV16/18两种高危亚型是造成70~80%宫颈癌的主要病因。WHO提出的“2030年全球消除宫颈癌”目标中提到:在35~45岁女性人群中应至少有70%完成宫颈癌筛查;在15岁及以上的女性人群中应完成90%的HPV疫苗接种。但目前,在我国适龄妇女中仅有30%的人接受了筛查;在已经引进的700万只进口疫苗中,不足1%的接种人群为9~14岁的女童。由此可见,我国宫颈癌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目前进口疫苗价格高昂、供应不足,而我国适龄接种人口众多,HPV疫苗的供需缺口巨大。因此,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提高HPV疫苗的可及性,实现HPV疫苗的国产化。只有多层面共同合作、增加经济及技术投入、鼓励国产疫苗的研发、充分发挥价格和产能的优势,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适龄人群HPV疫苗的免疫接种。可喜的是,由国家863项目支持、厦门大学自主研发的HPV16/18二价疫苗已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批阶段,我们热切地期待新疫苗将为我国的宫颈癌防控开启新的篇章。

在发布会的最后,乔友林教授强调,只有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宫颈癌综合防治模式,并及时根据动态监测和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实现WHO“2030年全球消除宫颈癌”这一目标,同时借由我们的技术平台和策略模式,带动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宫颈癌的综合防治,为全球宫颈癌的防治贡献属于我们中国的力量。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宫颈癌|防治|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